滬府辦發〔2018〕34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旅游局關于促進上海入境旅游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市旅游局《關于促進上海入境旅游發展的若干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0月9日
關于促進上海入境旅游發展的若干意見
入境旅游是促進上海旅游高品質發展,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重要內容,是體現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吸引力、影響力的重要方面。為大力推動旅游供給側改革,促進入境旅游發展,助力上海建設“五個中心”,打響“四大品牌”,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現就促進上海入境旅游發展提出如下若干意見:
一、發展目標
堅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努力實現入境旅游發展環境更加優化,產品更加豐富,營銷更加精準,服務更加完善,充分發揮入境旅游的綜合效應、輻射效應、帶動效應,不斷提升上海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國際美譽度。到2020年,年入境游客數突破1000萬人次;入境游客逗留時長超過3.5天。到2035年,年入境游客數突破1400萬人次,將上海建設成為高品質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二、重點任務
(一)大力豐富入境旅游供給
1.打造一批世界級旅游精品。對標國際一流,加強黃浦江游覽水岸聯動,豐富游船產品,提升服務品質,使黃浦江游覽成為中外游客“必看必游”項目。加快國際旅游度假區功能提升,放大迪士尼樂園帶動效應,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國際親子游、家庭游目的地。以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舉辦為契機,優化生態環境,豐富美麗鄉村體驗,加快將崇明打造成為世界級生態旅游島。提升朱家角、楓涇等古鎮旅游品質,促進鄉村民宿健康發展。
2.培育一批“+旅游”新業態。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為契機,推動會展與餐飲、購物、娛樂等產業深度融合,提升國際會展旅游綜合服務水平,大力建設國際會展旅游城市。發揮優質教育和醫療資源集聚優勢,開發一批寓教于樂、體驗國情市情的研學旅游產品,推出一批集高端醫療、運動康復、休閑養生為一體的健康旅游產品,打造中醫藥國際健康旅游品牌,加快國際研學旅游目的地和國際健康旅游城市建設。
3.開發一批休閑旅游產品。適應國際旅游“自由行”、個性化的新特點,打造一批宜漫步、宜休憩、宜體驗的開放式景區,建設一批“建筑可閱讀”的微旅行街區。依托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創作設計具有國際水準的表演秀,創新旅游演藝、旅游影視產品,豐富夜間旅游生活。整合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劇院(場)、實體書店、咖啡館、特色餐廳等資源,開發一批旅游休閑產品和線路。加快全球新品首發地建設,重塑南京路、淮海路、豫園等經典購物旅游區,提升新天地、田子坊、徐家匯等特色購物旅游區,打造一批具有海派特點的新型購物體驗區和購物旅游線路,營造“買全球、賣全球”的購物旅游氛圍。
(二)加大全球旅游營銷推廣
1.加大境外營銷整合力度。加強城市旅游形象推廣的統一設計和策劃,推出“一個標識、一句口號、一部宣傳片、一組特色旅游紀念品”。整合各部門外宣資源,聯手策劃宣傳活動,聯合開展境外推廣。加大國際頂級文化活動、體育賽事等引入力度,擴大上海旅游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購物節、上海時裝周、F1中國大獎賽、ATP1000網球大師賽等節慶、賽事活動的海外影響力。聯合長三角地區、長江經濟帶重點城市開展境外營銷。加強“一帶一路”沿線旅游城市的國際合作營銷。
2.拓寬入境旅游營銷渠道。加快布局境外宣傳營銷渠道,通過政府購買、委托代理等方式,在境外建立城市旅游形象推廣中心(點)。加強與國際旅行商、酒店集團、航空公司合作,充分用好各類駐外機構、境外友好城市等渠道,開拓宣傳營銷途徑。遴選一批上海旅游形象推廣大使、上海會議大使,做好海外客源招徠工作。探索建立市場化、社會化的城市旅游形象營銷機制,搭建功能性企業平臺。
3.強化新媒體新技術應用。拓寬網上宣傳推廣渠道,建設“上海品質生活”移動應用端,升級改版對外門戶網站。加大與境內外新媒體平臺合作力度,進一步用好新媒體社交工具。推動旅游領域新技術的場景化應用,創新宣傳推廣方式。
4.大力培育入境旅游骨干企業。鼓勵旅行社等市場主體大力開拓入境游業務,提高產品策劃和自主外聯能力。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培育若干領跑國內入境旅游市場的骨干企業,提高國際市場影響力。
(三)提升入境旅游服務能力
1.提高入境簽證便利化程度。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用足用好免簽入境、過境免簽、郵輪入境15天免簽等政策。推動擴大過境免簽、免簽入境的適用范圍。探索試點專項旅游項目簽證政策。
2.提升入境旅游交通通達性。提升浦東、虹橋國際機場等國際樞紐機場建設水平,優化主要客源地間直飛航線,增強國際中轉能力。加快寶山吳淞口、虹口北外灘國際郵輪母港建設,探索郵輪“多點掛靠”審批簡易化,有條件開放無目的地郵輪航線,推動與國際港口互為母港和多母港航線發展,增加訪問港數量。
3.增強入境通關服務便捷度。提高機場、碼頭、火車站的通關便利化、智慧化水平,增加境外游客入境通關窗口,增設自助通關設施,設立旅游宣傳資料發放點,簡化通關手續,優化工作流程,探索創新旅行社團隊游客快速通關方式。
4.提升國際通信服務暢達度。在機場、碼頭、火車站等區域增設手機卡銷售點,增加隨身無線通信網絡租用點,提供入境旅游通信服務套餐。擴大公益無線通信網絡覆蓋面,優化通信服務質量。
5.優化入境旅游消費環境。提高國際信用卡支付便利度,增加社會外幣兌換服務點。增設市內免稅店,設立郵輪港進境免稅店,擴大機場免稅店規模,豐富免稅品品類,支持國產商品進入免稅店。加大離境退稅政策宣傳推廣,創建離境購物退稅商業示范街,推動離境退稅憑證電子化,優化離境退稅服務流程。開展離境退稅商店現場小額退稅試點。探索拓展離境退稅標的物范圍。
6.提高旅游公共服務國際化水平。提高指引標識系統的國際化水平,在機場、碼頭、車站、酒店、游客咨詢中心等重點窗口配備多語種交通指示牌、安全警示牌、交通地圖、旅游推介手冊等。推出內容豐富、使用便捷的城市旅游“一卡通”(ShanghaiPass)。提高“12345”上海市民服務熱線、“962288”上海對外信息服務熱線、“962020”上海旅游咨詢服務熱線的多語種服務能力。建立針對國際游客的應急醫療救助機制。
7.加大旅游市場綜合治理力度。加強旅游市場綜合監管,加大對不合理低價游、“黑導游”拉客、非法旅游購物點等打擊力度。建立旅游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強化旅行社全過程信用管理和聯動獎懲。大力倡導文明旅游,探索建立多語種的市民旅游志愿者隊伍。
(四)加大扶持和保障力度
1.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完善上海旅游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大對入境旅游業務的扶持力度,鼓勵支持海外旅游營銷推廣活動,提高資金扶持有效性。
2.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旅游學科教育國際化水平,深化旅游院校國際合作,促進旅游人才國際交流。加強涉外旅游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旅游創意策劃、國際旅游市場營銷、多語種高等級導游員等人才儲備。探索允許外籍人士報考上海導游員資格證。
3.加強國際旅游市場研究。加快旅游國際智庫建設,把握國際旅游市場發展趨勢、主要客源市場和新興市場需求特點。探索旅游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建設,做好出入境旅游數據統計和分析。
4.推進旅游國際標準化建設。深化與有關國際組織的合作交流,建立健全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標準體系和作業規程。充分發揮第三方專業機構的市場化認證和監督評價作用,提升上海旅游服務國際化、專業化水平。
上海市旅游局
2018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