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府各委、辦、局,各街道辦事處、鎮政府,各有關單位:
??現將《上海市普陀區規范電子證照管理與應用的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普陀區政務服務辦公室
2022年11月7日
上海市普陀區規范電子證照管理與應用的實施方案
??為加快城市數字化轉型,規范本區電子證照管理與應用,促進和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根據《上海市電子證照管理辦法》等管理規定,結合本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管理原則
??電子證照管理和應用遵循“標準統一、應歸盡歸、互認互通、安全可靠”的基本原則。
??(二)職責分工
??區府辦是本區電子證照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統籌規劃、協調推進、指導監督全區電子證照及應用工作;區政務服務中心承擔應用接入、安全管理工作;區政務服務辦、區建管委、區教育局、區生態環境局、區體育局、區衛健委、區文旅局等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按照國家和本市標準規范,開展電子證照制發、歸集、更新、注銷和應用工作。
??二、主要任務
??(一)制發與歸集
??1.發證清單管理
??區建管委、區教育局、區生態環境局、區體育局、區衛健委、區文旅局等發證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按照統一規范參與編制本區的電子證照發證目錄,明確證照名稱、發證單位、持證主體類型、證照歸集起始時間、類目公開屬性、標準級別(區)、證照模板、照面信息等,并對電子證照發證目錄進行同步更新和維護。
??區府辦將各單位電子證照發證目錄匯總形成全區電子證照發證清單,并根據證照類目公開屬性,通過“一網通辦”總門戶向社會公布。
??2.證照歸集與更新
??區政務服務辦、區建管委、區教育局、區生態環境局、區體育局、區衛健委、區文旅局等發證單位按照國家和本市標準規范制發電子證照,并同步歸集到市電子證照庫,確保歸集入庫的電子證照與本單位業務系統數據的一致性。制發電子證照應當作為業務管理的必要環節,實現電子證照與實體證照同步制發與更新,但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以及經技術認定無法實現的除外。
??3.電子送達
??區政務服務辦、區建管委、區教育局、區生態環境局、區體育局、區衛健委、區文旅局等發證單位制發的電子證照,應當按照市政府辦公廳、市大數據中心的部署,通過“一網通辦”總門戶或“隨申辦”移動端向持證主體進行送達,電子證照送達時間可作為向申請人頒發、送達證照時間,但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除外。
??4.存量證照入庫
??區政務服務辦、區建管委、區教育局、區生態環境局、區體育局、區衛健委、區文旅局等發證單位應當將有效期內的電子證照以及有條件電子化的歷史證照電子化后完整歸集到市電子證照庫。
??5.不可抗力
??發證單位因不可抗力不能及時制發、歸集、更新或注銷電子證照的,應當及時采取應急措施并上報區政務服務中心,并在故障排除后的3個工作日內,完成電子證照的制發、歸集、更新、注銷。
??6.電子簽名與認證
??區政務服務辦、區建管委、區教育局、區生態環境局、區體育局、區衛健委、區文旅局等發證單位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和國家、本市的有關規定,依托市電子證照庫統一制證能力對電子證照進行電子簽名(或簽章)。
??(二)應用與服務
??1.用證清單
??區各用證單位應當基于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及辦事指南等,按照精準、必要的原則,建立本單位的用證清單,并進行動態管理,確保用證范圍合法、合規、合理。區府辦指導監督區各用證單位動態管理用證清單,并將各用證單位用證清單匯總形成全區用證清單。
??2.材料免交
??用證單位在辦理行政相對人業務申請過程中,凡可以通過市電子證照庫獲取所需電子證照的,不得要求行政相對人提供相應實體證照和復印件,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3.用證單位接入和使用要求
??納入用證清單管理范圍的應用場景,用證單位應當按照用證清單管理和技術要求,完成技術功能對接并規范開展應用。其他政務類應用場景,確需調用電子證照的,用證單位應當通過政務服務中心向市大數據資源平臺申請調用電子證照,具體要求按照公共數據共享的有關要求執行。
??4.持證主體亮證
??持證主體可以通過“一網通辦”總門戶、“隨申辦”、普陀區綜合窗口管理平臺或其他經國家有關部門、本市綜合管理部門認定的移動端,查詢或出示電子證照,表明持證主體的身份、資質等。
??5.一業一證
??區政務服務辦根據“一業一證”改革要求,對本區核發的行業綜合許可證實行電子化管理,推行市場主體電子亮證應用,為行業綜合許可證的持證企業提供便利。
??6.社會化應用
??區府辦會同區各職能部門推動在金融、物流、教育、醫療、文化、旅游等有條件的行業,在管理服務活動中廣泛應用電子證照。
??社會化用證主體向區府辦申請用證并到區大數據資源平臺備案,按照技術規范實現與市電子證照庫的對接,嚴禁超出權限使用電子證照。
??7.社會化應用可信授權訪問體系
??社會化用證主體應當通過統一的可信授權訪問體系接入市電子證照庫,經持證主體亮證、授權后規范調取電子證照。
??8.電子證照社會化應用能力市級賦能承接
??區大數據中心承接市大數據中心向各區政府開放的電子證照社會化應用能力,并在確保數據安全前提下配合區府辦和各職能部門推廣應用。區府辦負責將本區推廣的社會化應用場景向市政府辦公廳報備。
??9.跨省應用
??區政務服務中心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的統一部署,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跨省(市)應用電子證照。
??10.彌合數字鴻溝
??各用證單位應當保留傳統服務方式,不得將應用電子證照作為辦事唯一渠道,充分保障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的基本需求。
??11.異議核實與處理
??持證主體以及各用證單位對電子證照數據準確性、完整性、時效性有異議的,可以向發證單位提出異議核查申請。發證單位應當根據本市公共數據異議核實與處理有關規定完成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告知異議申請人。
??跨?。ㄊ校┳C照數據異議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12.容錯免責
??在電子證照應用過程中,有關單位和個人因客觀原因出現意外后果或者未能實現預期目標,但是符合改革方向且相關程序符合規定,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予追責。
??(三)日常管理與監督考核
??1.專人管理
??發證單位和用證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實際,指定專人負責電子證照管理工作,并向區府辦報備。
??2.日志記錄
??政務服務中心和各發證單位、用證單位應當按照職責分工,采取身份認證、可信授權、存取訪問控制、信息審計跟蹤等技術手段,建立電子證照制發、歸集、更新、注銷、共享、應用等全過程日志記錄。
??3.安全責任
??發證單位、用證單位、社會化用證主體應當嚴格執行市電子證照庫的安全管理要求,加強本單位業務系統和電子證照的數據安全管理,確保電子證照合法合規使用,保護持證主體的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
??4.修訂制度規范
??發證單位和用證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現行管理制度、規范性文件及業務規程中與本辦法不相適應的條款進行修訂,消除電子證照應用的制度障礙。
??5.監督考核
??區府辦、區政務服務中心通過隨機抽查、模擬辦事、電子督查等方式對各發證單位和用證單位的相關工作進行日常監督。電子證照制發、應用和推廣工作納入各單位年度考核。
??6.經費保障
??各級預算單位電子證照日常運營管理及應用產生的費用,納入同級財政保障。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