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3年長寧區全面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
區政府各委、辦、局,各街道辦事處,新涇鎮政府:
《2023年長寧區全面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工作要點》已經2023年5月22日區政府第4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5月22日
2023年長寧區全面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工作要點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和推進治理數字化轉型工作要求,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持續擦亮長寧“寧好辦”政務服務品牌,推動“一網通辦”改革向縱深發展,為奮力打造“四力四城”、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精品城區提供不懈動力,根據《2023年上海市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工作要點》《2023年上海市全面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工作要點》等文件要求,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工作要點。
一、主要目標
持續深化“一網通辦”改革,打造“一網通辦”智慧2.0版,全面提升本區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智慧化水平。加快構建線上線下泛在可及全方位服務體系,迭代升級“隨申辦”市民云長寧旗艦店,推出“隨申辦”企業云長寧旗艦店,做強做優企業和個人掌上辦事服務,建立“辦不成事”響應聯動機制,探索虛擬政務服務窗口辦理模式,完善“15分鐘政務服務圈”建設。
落實市優化企業和個人“雙100”高頻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任務,推進智能申報,實現企業群眾首辦成功率不低于90%,人工幫辦解決率不低于90%。新增和優化區級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服務10項,“高效辦成一件事”5項,“智慧好辦”服務3項。全區政務服務事項年度實際網辦比例達到85%以上,全程網辦比例達到70%以上,各政務服務窗口好評率達99.98%以上,“隨申辦”市民云長寧旗艦店新進駐服務事項超過30個,月活躍用戶數突破3萬。
二、重點任務
(一)打造“智慧好辦”金牌服務
1.提升政務服務智能化水平。強化業務和技術統籌推進,形成工作合力。持續簡化、優化線上線下辦事流程,積極承接市級“雙100”高頻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智慧好辦”試點。選取區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開展“智慧好辦”升級,推進智能申報智能預審、在線專業人工幫辦、入駐自助終端辦理、辦理狀態實時同步等服務,實現線上線下申請材料結構化、業務流程標準化、審查規則指標化、數據比對自動化。智能預填比例不低于70%,智能預審比例不低于90%,企業群眾首辦成功率不低于90%。人工智能自動審批不少于1項。
2.深化政策和服務“免申即享”模式。制定區“免申即享”實施方案,加強宣傳引導,推進條件成熟的行政給付、資金補貼扶持、稅收優惠等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務“免申即享”“政策體檢”全覆蓋。加強數據和算法支撐,依托市民主頁和企業專屬網頁實現智能匹配、自動送達、快速兌現。配合市里完成1項區級“免申即享”服務,持續優化已上線的4項服務。聚焦企業扶持、費用補貼等惠企利民政策,推出10項區級“免申即享”服務事項,不斷擴大政策受益群體覆蓋面。
3.深入推進“一件事”集成服務。根據全市統一部署,推進市級重點新增和優化的“11件事”在長寧落地。聚焦提高辦事效率,降低辦事成本,深化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打造年度精品特色“一件事”5項。優化區級“一件事”管理系統,加強全過程跟蹤,持續提升辦件質量。強化審管協同和信息共享,對通過“一件事”集成服務辦理的行政審批項目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4.拓展“一業一證”改革深度。持續鞏固和拓展改革成果,積極承接業態拓展、申報系統優化等市級改革任務。延續《關于長寧區深化“一業一證”改革試點的實施辦法》,完善行業綜合許可證全流程管理制度,明確“窗口發證+行業牽頭部門送(頒)證”模式。持續拓展行業綜合許可證社會化應用,探索基于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的行業準入新模式。
5.優化拓展線上線下幫辦服務。全面提升“一網通辦”幫辦響應速度和精準解決率,提升幫辦系統服務能級。線上,切實落實市級部門“雙100”事項開通“專業人工幫辦”,實現1分鐘響應、90%解決率;“12345”熱線三方通話直轉部門專業人員接聽,接通率不低于90%;配合市相關部門,上線幫辦微視頻,降低企業群眾學習和試錯成本。線下,繼續推進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幫辦制度,原則上各有關單位領導班子成員每人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幫辦工作,提升區政務服務大廳“肩并肩”幫辦服務區能級,設立重大項目幫辦工作室。建立線上線下“辦不成事”反映、幫辦、整改閉環聯動機制,在“隨申辦”長寧旗艦店設置“辦不成事”反映渠道,各政務服務中心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兜底服務,解決企業群眾辦事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復雜問題。
6.持續推進“兩個免于提交”實效。健全“兩個免于提交”工作機制,壓實區級部門和街鎮“兩個免于提交”工作的主體責任,每月對窗口受理用證免交情況開展考核,做到“能免盡免”“應免盡免”。加強行政協助系統的管理,確保行政協助回復的及時性。深化拓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7.持續增強“兩頁”服務能力。持續豐富“一人(企)一檔”檔案信息,拓展按人群、職業、行業的“千人(企)千面”個性化專屬網頁,不斷提升區級市民主頁和企業專屬網頁個性、精準、主動和智能服務水平。聚焦不同行業,提升政策解讀創新性、有效性,提供行業政策、政策解讀、精準推送、政策體檢、政策申報、政策咨詢、政策評價全流程政策服務。政策所屬部門要創新政策解讀方式方法,細化政策適用場景,依托企業專屬網頁打造全生命周期政策服務。探索8個“亮數”創新服務應用。升級消息提醒、精準推送等功能,定制8個政策體檢,接入5個“一企一檔”,新增5個特色應用,打造5個專題專欄,做實10個積分兌換模型,為全區企業設置標簽160個,支持重點業務開展。
(二)構建“泛在可及”服務體系
1.打造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的15分鐘政務服務圈。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標準統一、服務同質,推動窗口端、電腦端、移動端、自助端四端聯動,功能升級。探索設立虛擬政務服務窗口,建立統一、規范、安全的視頻交互遠程受理的線上虛擬政務服務大廳,實現“屏對屏”溝通,為企業群眾提供線上“面對面”服務。深化自助服務,完善區級政務服務自助終端標準和管理制度,明確屬地街鎮、各政務服務中心為自助終端設備維護第一責任人,優化點位布局,強化內容供給,推進高頻事項入駐自助終端。持續深化長三角“一網通辦”,在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跨省通辦專窗,在各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推廣使用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提高高頻服務事項跨省辦理便利度。探索長三角律師執業活動的“通辦”機制,打造長三角律師執業在線互認通辦新模式。進一步完善政務服務地圖。
2.深化政務服務中心和政務服務事項線下標準化建設。持續開展政務服務事項“兩個集中”工作,根據市級部署推進政務服務下沉基層辦理。區級政務服務窗口按照全市統一要求實行一體化管理、提供規范化服務,實現入駐事項的規范管理和辦件數據的統一匯聚流轉共享。推動綜合窗口比例達到100%。實現政務服務場所辦事統一預約排隊服務全覆蓋,預約辦理現場等候時間一般事項不超過10分鐘、復雜事項不超過30分鐘,窗口辦理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持續做好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便民服務工作。推進水電氣網聯合報裝服務,全面實施“樁基先行”政策措施,探索“分期竣工”模式,推動更多事項“審批不出中心”,加快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程網辦。
3.全面提升“掌上辦”服務能級。推動“隨申辦”市民云長寧旗艦店迭代升級,圍繞個人全生命周期,推進高頻事項、“一件事”“好辦”等個人服務事項接入,完善長寧旗艦店主題服務庫,強化各街鎮旗艦店服務供給,提升服務能級和用戶體驗。加強“隨申辦”企業云長寧旗艦店建設,圍繞企業全經營周期,打造事項辦理、信息查詢、政策解讀、特色專欄、涉企檔案等服務,構建升級“政企直連”通道,積極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助力企業良好發展。
4.推進“隨申碼”在城市管理場景的應用。深化拓展“一人一碼”應用場景,持續推進離線“隨申碼”在助老扶幼等場景作為權益憑證的應用,進一步提升市民數字化便利度、獲得感。深入推進“一企一碼”全市統一的企業“隨申碼”服務體系,為各類法人組織提供個性化、精準化、便利化服務體驗。探索場所和部件碼在城市服務和管理中的應用,在學校體育場館開放、重點商務樓宇訪客進出等方面開展試點。
(三)強化新技術支持和數據治理
1.做大做強區大數據資源平臺。依托長寧區數據中臺三期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大數據資源平臺基礎能力,完善數據底座,提升社會化應用支撐能力,加強平臺數據安全管理能力。延續數據運營服務,優化完善基礎數據治理和使用,實現數據深度治理、高效共享、多維應用。推進市、區大數據資源平臺資源一體、管理協同。加強對各條線、街鎮業務數據賦能,發揮區級應用創新優勢。
2.深化全生命周期數據治理。推動數據上鏈,根據“三定”職責,推進職責目錄編制,實現區級數據目錄和信息系統在市級平臺的登記上鏈,完成數據資源與業務職責關聯。依據市數據目錄的數據標準和安全分級管理要求,推動數據標準上鏈,持續保障數據質量和數據安全管理。按照“應匯盡匯”原則,推進“聚數工程”,拓展數據歸集范圍,提升數據歸集的系統性、全面性、時效性。探索應用隱私計算技術與垂直管理系統對接,充分依托市級企業數據歸集,推動政府履職所需企業數據的使用。
3.運用區塊鏈等新技術賦能政務服務。加強區級電子證照質量管理,進一步提升歷史數據完整度、準確度,做好增量證照歸集及時度。全面推進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電子發票、電子檔案在政務服務領域的廣泛應用,優化提升電子證照使用體驗和使用效能。深化“區塊鏈+電子材料”,在綜合窗口系統建設“電子材料”歸集模塊,落實及時歸檔機制。實現電子材料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復用,推動電子材料在政務服務和社會化領域共享。推進企業住所標準化登記信息庫“住所云”建設。
4.建立健全知識庫運營工作機制。以企業群眾視角,多渠道匯聚問答清單,建立運營管理規范及工作機制。擴大知識覆蓋度、精準度及工單響應度。在新的政策文件實施前1個工作日,應當將相關問答更新至知識庫。配合專項重點工作,開展專題知識庫建設。配合市大數據中心對已入庫存量知識開展巡檢核查,查無糾錯工單制5個工作日反饋。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經費、人員、場地保障。各區條線部門負責指導、協調和督促主管行業領域政務服務工作。區政府辦公室負責具體統籌協調、細化任務分工,推動解決有關重點難點問題,確保改革任務落地見效。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一網通辦”工作第一責任人。
(二)加強隊伍建設。強化政務服務窗口人員力量配備。區政務服務中心統一配備綜合窗口工作人員,負責部門派駐窗口人員的日常管理、服務規范,并對其年度考核等次提出建議。完善工作人員薪酬體系,增強人員隊伍穩定性。健全培訓管理制度,不斷提升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和水平,拓展職業上升空間。組織開展“一網通辦”專項立功競賽,提升窗口工作人員獲得感、歸屬感和榮譽感。
(三)落實各項制度。夯實全事項、全渠道、全流程“好差評”制度,優化評價方式,方便企業群眾自愿自主評價,實現評價、反饋、整改、監督閉環管理。完善“12345”熱線反映“一網通辦”問題的分辦、整改、反饋機制。落實《長寧區建立完善幫辦制度提高“一網通辦”便捷度的實施方案》,建立區、街(鎮)級政務服務人員在線組織、溝通、協調快速響應和處理機制,建設并推廣使用窗口“啄木鳥”輕應用平臺,提高溝通協作效率,更好地破解企業群眾辦事難點、堵點問題。健全“一業一證”有機協同、資源有效共享的協同監管機制,實現監管效能最大化、對企業經營干擾最小化。
(四)加大宣傳力度。持續推進“一網通辦”宣傳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加強對高頻場景應用、幫辦等“一網通辦”重點改革任務和個性化、特色化工作的宣傳,鼓勵各單位首創精神和做法,為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提升企業群眾知曉度和參與度,提高長寧政務服務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