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级日本三级久久99_又黄又粗又爽免费观看_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_亚洲看片lutube在线入口_亚洲欧洲偷自拍图片区_91精品国产网站

關于印發《2022年青浦區全面深化“一網通辦”改革、打響“青浦好辦”品牌工作要點》的通知

字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委、辦、局,各有關單位:

??經區政府同意,現將《2022年青浦區全面深化“一網通辦”改革、打響“青浦好辦”品牌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2月22日

2022年青浦區全面深化“一網通辦”改革、打響“青浦好辦”品牌工作要點

??2022年是“一網通辦”改革的用戶體驗年。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著力推進“一網通辦”改革向縱深發展,構建全方位政務服務體系,打響“青浦好辦”服務品牌,更好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為青浦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樞紐門戶”貢獻政務力量,根據《2022年上海市全面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工作要點》相關要求,結合區域實際,制定2022年本區“一網通辦”改革工作要點。

??一、主要目標

??堅持業務和技術雙輪驅動、線上和線下協同發力、效率和普惠統籌兼顧、發展和安全相輔相成,以用戶視角全面提升線上線下服務體驗,加快形成“一網通辦”全方位服務體系,實現更便捷、更高效、更精準。推進“三個一批”創新服務:重點打造一批“免申即享”服務、集成一批高效辦成“一件事”、做實一批公共服務接入。“一網通辦”平臺實際辦件網辦比例達到82%,“隨申辦”青浦旗艦店年訪問量突破400萬。持續推進“兩個免于提交”,深化電子證照應用。

??二、堅持業務流程再造,提升“青浦好辦”深度和速度

??(一)推行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變精準推送為精準兌現,加快推進服務、資金、補貼等相關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積極落實市級相關“免申即享”優惠政策,重點打造一批區級“免申即享”服務。依托市民主頁和企業專屬網頁,按照政策實施范圍和條件,通過數據共享、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輔助,精準匹配符合條件的企業群眾,實現政策全程無感兌現。

??(二)持續深化“一件事”集成服務。對照市級工作要求,對已上線的27個市級重點“一件事”深化落實,設置線下“一件事”服務專區,提升服務水平。積極參與市級新增“一件事”試點工作,做好市級“一件事”落地承接工作。拓展區級“一件事”改革覆蓋面,優化已上線19個區級“一件事”服務功能,新增一批區級“一件事”集成服務。建立健全區級“一件事”運營機制,落實“一件事”牽頭部門主體責任,支持牽頭部門加強運營、規范管理、持續優化。

??(三)高標準推進“一業一證”改革。在鞏固已有21個行業綜合許可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健全完善區級行業綜合許可全流程管理制度,推進行業綜合許可從新辦向變更、延期、注銷全環節拓展,逐步擴大改革行業范圍。積極探索“一業一證”改革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實現“碼上監管”,不斷提升監管實效。

??(四)優化全流程一體化辦事體驗。鞏固“好辦”“快辦”“智能辦”“不見面辦理”等改革成效,進一步提升智能服務水平。重點推進高頻事項申請表預填比例不低于70%,申請條件預檢不低于90%,一次申報通過率不低于90%,鼓勵各區級部門積極參與試點工作,拓展其他高頻事項優化智能服務。著力規范審批服務行為,探索現場踏勘、技術審查、專家評審、聽證等程序的限時辦結機制,加強對審批行為和時間的全過程管理。健全完善區級行政協助運營機制,提升審批服務實效。實現辦件全流程進度實時更新,為企業群眾提供辦事進度精準查詢、主動提醒等服務。

??(五)發揮“隨申辦”移動端優勢。按照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建設指南要求,積極做好“隨申辦”區級、街鎮旗艦店政務服務應用管理系統建設,進一步規范各類區級移動政務服務應用接入。配套做好“隨申辦”區級、街鎮旗艦店版本升級迭代,強化區、街鎮旗艦店服務供給。按照“應進必進”原則,持續推進具備在移動端提供服務條件的政務服務事項進駐“隨申辦”青浦旗艦店,拓展各領域特色應用及主題服務接入,提升個性精準普惠服務水平和用戶體驗。指導街鎮深化應用場景,做優做強街鎮旗艦店應用服務。在市級移動端企業專屬網頁框架下,打造青浦區特色移動端企業專屬網頁,支撐用戶授權體系及積分體系應用場景。

??(六)做強“隨申碼”場景應用。將“隨申碼”作為個人以及企業等市場主體的數字身份識別碼,推進數字身份跨域互認,拓展“隨申碼”社會化場景應用,實現“一碼通辦、一碼通行、一碼通服、一碼執法”。拓展“隨申碼”離線服務(離線碼)和“隨申碼”場所服務(場所碼)。推進區級各黨政機關集中辦公地入口采用掃“隨申碼”快捷登記方式。

??(七)提升企業專屬網頁服務能級。打造面向專屬行業領域的“一業一檔”,為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智能化的在線專屬空間。持續推進惠企政策的精準推送和精準兌現,提升精準化、主動化服務能級。有效承接市級統一多級授權代辦能力,探索建設移動端企業專屬網頁,進一步提升企業辦事的便捷化程度。落實“一網通辦”用戶積分體系,拓展積分兌換渠道,進一步增強用戶黏性。

??三、堅持拓展公共服務領域,提升“青浦好辦”實用度和便民度

??(一)交通出行領域。在醫院、商圈、交通樞紐等重點區域,探索區域示范性智慧停車、收費道路停車場智能化管理模式和差異化收費模式。

??(二)學有所教領域。按照市條線統一要求,依托“一網通辦”,推行全學段在線繳納學費和中小幼在線入學報名。

??(三)文旅休閑領域。推進全區各類公共場所在線預約、預定,群眾性活動在線報名,“隨申碼”掃碼核實身份等。持續推進數字酒店建設,打造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探索推進全區中小學校園公共運動場地在線預約、掃碼進入。

??(四)住有所居領域。扎實推進不動產登記服務改革5.0版,落實房屋買賣“一件事”。推進老年人居家照護安全監測(智能水表應用)服務場景應用。推進居民用水在線繳費。推動標準化、規范化智慧小區建設。推廣“隨申碼·家政”。試點市民在線認養公園綠地及樹木。

??(五)企業服務和用工就業等領域。探索“住所云”模式。推進企業用水便利“一站式”服務覆蓋全區。推進區域“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建立健全區級重點失業人員求職需求和就業服務臺賬。

??四、堅持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提升“青浦好辦”溫度和便捷度

??(一)深入推進“兩集中、兩到位”。摸清全區審批事項分布情況,擬定區級“兩集中、兩到位”實施方案,推動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向一個科室集中,審批科室向行政服務中心集中,行政審批事項進駐行政服務中心到位,行政審批權限授予窗口到位,夯實“一網通辦”改革基礎。規范細化市級下沉事項交接機制,明確區級承接部門職責,不斷提高承接市級下放事項的能力。

??(二)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幫辦服務體系。依托區級“遠程云”系統,拓展幫辦事項清單,延伸幫辦服務模式。持續做好線上專業幫辦服務,實現“線上人工幫辦”首次響應不超過1分鐘、解決率達到90%。參照市統一技術規范和標準,制作區級高頻事項幫辦微視頻。持續完善區級政務服務事項知識庫建設,建立知識庫新增、關聯、共享和查遺補缺工作機制,為人工幫辦提供實時、準確、全面的同源政務服務知識支撐。持續開展各級領導干部幫辦工作,通過“換位式”體驗,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各級政務服務中心探索建立一支由業務部門骨干組成的幫辦志愿者隊伍,推進幫辦服務進社區、進村居,提升幫辦服務能級。

??(三)加強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根據《“一網通辦”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和運行規范》地方標準,全面實施綜合窗口改革,行政服務中心、分中心、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綜合窗口設置比例達到100%。健全完善政務服務事項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的標準規范,明確事項管理、人員培訓、系統對接、“好差評”、統一預約等工作要求。推進線下窗口管理規范化水平,線下窗口申報(身份核驗+提交材料)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實現“一網通辦”統一預約平臺全覆蓋,推行預約按時辦理,綜合窗口預約辦理現場等候時間一般事項不超過10分鐘、復雜事項不超過30分鐘。

??(四)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放大“區-鎮-村”三級服務體系優勢,賦能“幸福云”建設,做實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和15分鐘服務圈。根據市級規定落實區級政務服務自助終端統一管理制度、集成服務標準和社會化應用標準。探索推動更多長三角、區級事項入駐自助終端,實現一端多能、整合應用。新增30個自助終端進村居社區、進樓宇園區。

??(五)提升適老化和無障礙服務水平。按照市級部署,配套優化“一網通辦”青浦區頻道及“隨申辦”區級、街鎮旗艦店長者專版,打造助殘服務專欄,提供“讀屏”等無障礙服務。拓展離線碼在養老、助殘等場景的應用。常態化開展長者智能技術運用能力提升行動,消除“數字鴻溝”。探索社區、村居部分服務“上門辦”“代辦”制度化、常態化,讓老年人、殘疾人、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零跑動”。

??五、堅持智慧化應用創新,提升“青浦好辦”智能度和支撐度

??(一)強化“一網通辦”平臺基礎能力。持續拓展統一物流遞送覆蓋范圍,加強統一總客服服務能力。持續拓展區級公共服務事項接入范圍,推動更多公共服務實現網上辦理。優化區級“區塊鏈+電子材料庫”服務能力。加強區級“一網通辦”平臺對個人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的保護。

??(二)深化電子證照制發和應用。進一步推進電子證照與實體證照同步制發。加強電子證照數據歸集和質量管理,進一步提升歷史數據完整度、準確度以及增量證照的實時度。推動電子證照發證清單主動公開率超90%。承接市級電子證照社會化應用能力,持續拓展電子證照在教育培訓、醫療衛生、市場監管等領域的社會化應用,擴大電子證照惠及人群覆蓋面。深化落實《上海市電子證照管理暫行辦法》,堅持安全性與便利度并重,高標準確保電子證照安全,優化電子證照授權機制和調取模式,做好權限控制,提高電子證照實際應用比例。

??(三)加快電子簽章、電子票據、電子材料、電子檔案等應用。進一步拓展電子簽名和電子印章在政務服務以及個人和企業日常活動中的應用。持續提升電子營業執照、電子發票、電子收據的應用覆蓋率。建立完善區級“區塊鏈+電子材料庫”,探索區內全周期、跨部門電子材料共享應用。推進政務服務中心綜合受理窗口“一網通辦”電子文件歸檔,推動電子檔案“單套制”管理。在行政服務中心探索推進政務服務辦理全過程“無紙化”,推廣“辦結即歸檔”模式,減輕窗口工作人員負擔。

??(四)提升智能服務中樞支撐能力。依托市AI智能服務中樞,夯實區級“一網通辦”智能化服務技術支撐,賦能“好辦”“快辦”“智能辦”等應用。總結區級特色試點成果,面向全市復制推廣,深化“AI+服務”“AI+審批”“AI+監管”。

??(五)落實基層一線快速溝通反饋機制。按照市級要求,依托“隨申辦政務云”,落實市、區、街鎮、村居政務服務工作人員快速響應機制,實現“溝通在線、協調在線、組織在線”。暢通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溝通渠道,快速響應和處置在窗口一線發現的問題。

??六、強化數字賦能,筑牢“青浦好辦”數字底座

??(一)優化區大數據資源平臺服務能級。以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為目標,構建統一協調的公共數據管理體系,優化數據歸集、整合、共享、開放、運營等集中統一能力,進一步提升區級大數據資源平臺服務能級。圍繞用戶端,推動平臺從“能用”向“好用”轉變,并加強對平臺各使用單位的宣傳培訓。

??(二)提高數據治理的廣度和深度。推進“一網通辦”數據標簽管理,逐步建成區級特色標簽庫。建立健全數據質量聯動機制,支撐“一網通辦”中的數據異議核實與處置,實現閉環管理。落實公共數據便捷共享管理規范,優化數據跨部門共享申請流程。加強區內數據流動、技術安全、隱私保護、倫理道德等方面制度規則的創設。

??(三)強化公共數據匯聚。聚焦業務核心、重點需求,豐富應用場景,增強區級獲取數據能力,強化市級數據屬地化返還。按照《上海市數據條例》要求,落實各單位主體責任,持續推進各委辦局數據歸集,同步開展各街鎮、區屬公司自建系統數據歸集。充分發揮各行業主管單位作用,結合應用場景需求,推動公共事業等行業數據向區大數據資源平臺匯聚,實現公共數據應歸盡歸。

??(四)促進數據質量全面提升。常態化開展全區歸集數據規范化核驗工作,細化明確公共數據來源、更新頻率、安全等級、共享開放屬性等要素。完善青浦區數據異議核實與處理工作制度,夯實數據責任方主體責任,加快形成全區以數據應用促進數據質量提升的良性循環。

??(五)深化基礎庫、主題庫和專題庫建設。優化完善個人和企業專屬畫像,做實青浦區自然人、法人基礎庫,以空間地理“一張圖”為目標,加快全區三維精模空間地理底圖建設,推動地名地址標準化建設。堅持需求導向,迭代優化“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主題庫、企業運營、疫苗接種等專題庫指標體系,探索領導駕駛艙建設,為區領導一屏觀全局、科學開展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七、堅持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協同發展,提升“青浦好辦”廣度和跨度

??(一)賦能“長三角”數字干線。持續深化一體化示范區“一網通辦”集中落地機制,進一步破除數據壁壘,持續推動示范區數據共享。堅持需求導向、場景驅動,深化青吳嘉三地電子證照跨區域互認,積極推進身份證、營業執照、出生醫學證明等高頻電子證照在長三角區域互認應用。

??(二)優化跨省通辦事項或服務場景應用。優化完善一體化示范區“一網通辦”集成改革,探索實現示范區“出生一件事”、住房公積金異地租賃提取等民生高頻事項跨省通辦,統一示范區內企業登記流程與標準,讓長三角區域企業群眾享有更多“同城待遇”。復制推廣“一業一證”改革試點經驗,進一步探索示范區“一業一證”改革新路徑。

??(三)提升示范區服務體系能級。深化三地政務服務“一窗就近辦”“一網隨時辦”“一機自助辦”“一圖自選辦”。完善示范區“跨省通辦”綜合受理服務機制,提升“跨省授權、全盤受理、一窗綜合、同城服務”服務水平,探索推動一體化示范區先行啟動區為民服務辦事場所標準化建設。不斷優化示范區“一網通辦”專欄,強化長三角綠色示范區24小時自助服務區,進一步放大“一網通辦”智能辦理優勢。完善示范區“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地圖,方便企業群眾快速查詢,擴大政務服務地圖覆蓋面和實用性。

??(四)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以長三角政務服務系統為依托,加強面向長三角的國際人才、知識產權等特色服務,不斷優化長三角建設項目審批模式、長三角市場準入樣本、長三角海外人才引進福利等,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服務上海、輻射長三角打好政務基礎。

??八、落實保障措施,夯實“青浦好辦”服務根基

??(一)強化制度驅動。深入貫徹落實《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促進和保障“一網通辦”改革的決定》,確保重大改革舉措落實到位。大力支持改革創新,鼓勵基層首創,積極推進區級層面信息化職能整合。區級財政部門做好必要的資金保障,支持“一網通辦”重點項目建設。

??(二)完善“好差評”制度和考核評估。充分發揮“好差評”對“一網通辦”改革的推動作用,引導企業群眾自主自愿參與評價。完善“好差評”定期通報機制,強化差評大數據分析和問題整改閉環機制,推廣“好評”做法,發揮雙向激勵作用。認真做好“一網通辦”考核評估,對照評估標準改進工作,推動提升“一網通辦”服務效能。

??(三)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各街鎮、區級部門“一網通辦”工作隊伍建設,繼續推進“青浦好辦”系列培訓,邀請市級專家對相關重點工作進行培訓,提升工作隊伍主體意識和改革能力。加強全區數據治理工作隊伍建設,探索建立“首席數據官+數據專員”制度,統籌開展本單位公共數據治理工作。根據市統一部署,按照“行政辦事員(政務服務綜合窗口辦事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推進基層窗口工作人員職業化發展。組織開展區級“一網通辦”專項立功競賽,提升窗口工作人員獲得感、歸屬感和榮譽感。加強區級部門對基層窗口的業務培訓,探索試點新錄用公務員到一線窗口參加實踐培訓。

??(四)加大宣傳力度。推進“青浦好辦”宣傳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從用戶“需求側”出發,重點宣傳與企業辦事、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應用,讓企業群眾了解、體驗、使用“一網通辦”。繼續深化“五進”活動,加大進社區力度、拓展進社區范圍,實現11個街鎮全覆蓋,探索延伸宣傳觸角至文體場館等。擴展宣傳新內容,將最新改革成果第一時間通過講座、視頻等多種方式傳達給企業群眾,不斷提升“青浦好辦”宣傳、推廣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附件:

??1.2022年青浦區“一網通辦”改革任務分工表

??2.2022年青浦區重點推進“免申即享”服務清單

??附件1

2022年青浦區“一網通辦”改革任務分工表

序號

任務名稱

任務內容

牽頭單位

責任單位

時間節點

1

推行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

加快推進服務、資金、補貼等相關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積極落實市級相關“免申即享”優惠政策,重點打造一批區級“免申即享”服務。

區經委、區政務辦

各相關部門

10月底

2

持續深化“一件事”集成服務

對照市級工作要求,對已上線27個市級重點“一件事”深化落實,設置線下“一件事”服務專區,提升服務水平。

區市場監管局、區經委、區規劃資源局、區衛健委、區人社局、區稅務局、區醫保局、區教育局、公安青浦分局、區退役軍人局、區財政局、區民政局、區發改委、區建管委、區科委、區房管局、區商務委、區殘聯

各街鎮、各相關部門

9月底

3

積極參與市級新增“一件事”試點工作,做好市級“一件事”落地承接工作。

區規劃資源局、公安青浦分局、區建管委、區醫保局、區稅務局、區房管局、區司法局

各相關部門

10月底

4

拓展區級“一件事”改革覆蓋面,優化已上線19個區級“一件事”服務功能,新增一批區級“一件事”集成服務。

區綠化市容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農業農村委、區房管局、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區民政局、區民宗辦、區消防救援支隊、區人社局、區經委、區衛健委

區衛健委、區綠化市容局、區生態環境局、區水務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消防救援支隊、區農業農村委、區房管局、區人社局、區民政局、區檔案局、區民宗辦、區經委、區體育局、區科委、區文旅局、區發改委、區商務委

10月底

5

建立健全區級“一件事”運營機制,落實“一件事”牽頭部門主體責任,支持牽頭部門加強運營、規范管理、持續優化。

區綠化市容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農業農村委、區房管局、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區民政局、區民宗辦、區消防救援支隊、區人社局、區經委、區衛健委等相關部門


10月底

6

高標準推進“一業一證”改革

在鞏固已有21個行業綜合許可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健全完善區級行業綜合許可全流程管理制度,推進行業綜合許可從新辦向變更、延期、注銷全環節拓展,逐步擴大改革行業范圍。

區市場監管局、區煙草局、區消防救援支隊、區衛健委、區生態環境局、公安青浦分局、區文旅局、區體育局、區水務局、區新聞出版辦公室、區農業農村委


10月底

7

積極探索“一業一證”改革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實現“碼上監管”,不斷提升監管實效。

區市場監管局、區煙草局、區消防救援支隊、區衛健委、區生態環境局、公安青浦分局、區文旅局、區體育局、區水務局、區新聞出版辦公室、區農業農村委


全年

8

優化全流程一體化辦事體驗

鞏固“好辦”“快辦”“智能辦”“不見面辦理”等改革成效,進一步提升智能服務水平。

各相關部門


全年

9

重點推進高頻事項申請表預填比例不低于70%,申請條件預檢、審查要點自動校核等智能預審功能覆蓋率不低于90%、準確率不低于90%,一次申報通過率不低于90%,鼓勵各區級部門積極參與試點工作,拓展其他高頻事項優化智能服務。

各相關部門


10月底

10

著力規范審批服務行為,探索現場踏勘、技術審查、專家評審、聽證等程序的限時辦結機制,加強對審批行為和時間的全過程管理。

各相關部門


10月底

11

健全完善區級行政協助運營機制,提升審批服務實效。

各相關部門


9月底

12

實現辦件全流程進度實時更新,為企業群眾提供辦事進度精準查詢、主動提醒等服務。

區政務辦、各相關部門


10月底

13

發揮“隨申辦”移動端優勢

按照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建設指南要求,積極做好“隨申辦”區級、街鎮旗艦店政務服務應用管理系統建設,進一步規范各類區級移動政務服務應用接入。

區政務辦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

11月底

14

配套做好“隨申辦”區級、街鎮旗艦店版本升級迭代,強化區、街鎮旗艦店服務供給。按照“應進必進”原則,持續推進具備在移動端提供服務條件的政務服務事項進駐“隨申辦”青浦旗艦店,拓展各領域特色應用及主題服務接入,提升個性精準普惠服務水平和用戶體驗。指導街鎮深化應用場景,做優做強街鎮旗艦店應用服務。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


10月底

15

在市級移動端企業專屬網頁框架下,打造青浦區特色移動端企業專屬網頁,支撐用戶授權體系及積分體系應用場景。

區政務辦


10月底

16

做強“隨申碼”場景應用

將“隨申碼”作為個人以及企業等市場主體的數字身份識別碼,推進數字身份跨域互認,拓展“隨申碼”社會化場景應用,實現“一碼通辦、一碼通行、一碼通服、一碼執法”。

區政務辦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

全年

17

拓展“隨申碼”離線服務(離線碼)和“隨申碼”場所服務(場所碼)。

區政務辦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

全年

18

推進區級各黨政機關集中辦公地入口采用掃“隨申碼”快捷登記方式。

區機管局、區政務辦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

10月底

19

提升企業專屬網頁服務能級

打造面向專屬行業領域的“一業一檔”,為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智能化的在線專屬空間。

區政務辦


10月底

20

持續推進惠企政策的精準推送和精準兌現,提升精準化、主動化服務能級。

區經委、區政務辦

各相關部門

全年

21

有效承接市級統一多級授權代辦能力,探索建設移動端企業專屬網頁,進一步提升企業辦事的便捷化程度。落實“一網通辦”用戶積分體系,拓展積分兌換渠道,進一步增強用戶黏性。

區政務辦


10月底

22

交通出行領域

在醫院、商圈、交通樞紐等重點區域,探索區域示范性智慧停車、收費道路停車場智能化管理模式和差異化收費模式。

區建管委


6月底

23

學有所教領域

按照市條線統一要求,依托“一網通辦”,推行全學段在線繳納學費和中小幼在線入學報名。

區教育局


11月底

24

文旅休閑領域

推進全區各類公共文旅場所在線預約、公共體育場館在線預訂、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在線報名,在相關場所推行“隨申碼”掃碼核實身份、核對防疫信息、核銷預約和門票。

區文化旅游局、區體育局、區綠化市容局


11月底

25

持續推進數字酒店建設。打造數字圖書館,提供電子圖書卡“免證件、免押金”借閱,異地就近歸還服務。繼續打造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

區文化旅游局


11月底

26

依托“隨申辦”探索推進全區中小學校園公共運動場地、設施有序開放,可在線預約、現場掃碼進入。

區教育局、區體育局


11月底

27

住有所居領域

扎實推進不動產登記服務改革5.0版,按照市級部署要求,推進房屋買賣“一件事”,打通登記、交易、稅務等部門系統壁壘。

區規劃資源局、區房管局


9月底

28

推進老年人居家照護安全監測(智能水表應用)服務場景應用。

區民政局、區水務局


11月底

29

推進居民用水在線繳費。

區水務局


9月底

30

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慧社區服務體系,推動社區服務和管理功能綜合集成。推動標準化、規范化智慧小區建設,開展小區智能安防、流動人員管理、停車服務、郵件快件存放等智慧化應用。

區民政局、區科委

區商務委、公安青浦分局、區建管委、區房管局、區郵政局

11月底

31

推廣“隨申碼·家政”,實現家政服務人員亮碼上門服務。

區商務委


11月底

32

在郊野公園、環城水系公園等公園綠地,試點市民在線認養公園綠地及樹木,在線支付認養費用,定期觀察認養植物的生長狀態。

區綠化市容局


11月底

33

企業服務和用工就業等領域

立足區域實際,探索“住所云”模式,破解企業辦理注冊登記時需要根據房屋類型、布局、產權提供各類復雜材料的難題。

區市場監管局


9月底

34

推進企業用水便利“一站式”服務覆蓋全區。

區水務局


10月底

35

推進區域“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

區市場監管局


12月底

36

建立健全區級重點失業人員求職需求和就業服務臺賬,切實幫助各類群體提升就業能力,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招聘搭建高效供需對接平臺。

區人社局


11月底

37

深入推進“兩集中、兩到位”

摸清全區審批事項分布情況,制定區級“兩集中、兩到位”實施方案,推動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向一個科室集中,審批科室向行政服務中心集中,行政審批事項進駐行政服務中心到位,行政審批權限授予窗口到位,夯實“一網通辦”改革基礎。

區委編辦、區府辦、區政務辦

各區級部門

6月底

38

規范細化下沉事項交接機制,明確區級承接部門職責,不斷提高承接市級下放事項的能力。

區政務辦、各相關部門


10月底

39

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幫辦服務體系

依托區級“遠程云”系統,拓展幫辦事項清單,延伸幫辦服務模式。

區政務辦

各區級部門

10月底

40

持續做好線上專業幫辦服務,實現“線上人工幫辦”首次響應不超過1分鐘、解決率達到90%。

區政務辦、各相關部門


10月底

41

參照市統一技術規范和標準,制作區級高頻事項幫辦微視頻。

區政務辦、各相關部門


全年

42

持續完善區級政務服務事項知識庫建設,建立知識庫新增、關聯、共享和查遺補缺工作機制,為人工幫辦提供實時、準確、全面的同源政務服務知識支撐。

區政務辦、各相關部門


10月底

43

持續開展各級領導干部幫辦工作,通過“換位式”體驗,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各區級部門


10月底

44

在各級政務服務中心探索建立一支由業務部門骨干組成的幫辦志愿者隊伍,推進幫辦服務進社區、進村居,提升幫辦服務能級。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


10月底

45

加強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根據《“一網通辦”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和運行規范》地方標準,全面實施綜合窗口改革,行政服務中心、分中心、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綜合窗口設置比例達到100%。

各街鎮、各相關部門


10月底

46

健全完善政務服務事項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的標準規范,明確事項管理、人員培訓、系統對接、“好差評”、統一預約等工作要求。

各相關部門


9月底

47

推進線下窗口管理規范化水平。線下窗口申報(身份核驗+提交材料)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實現“一網通辦”統一預約平臺全覆蓋,推行預約按時辦理,綜合窗口預約辦理現場等候時間一般事項不超過10分鐘、復雜事項不超過30分鐘。

各相關部門


10月底

48

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

放大“區-鎮-村”三級服務體系優勢,賦能“幸福云”建設,做實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和15分鐘服務圈。

各街鎮、各相關部門


全年

49

根據市級規定落實區級政務服務自助終端統一管理制度、集成服務標準和社會化應用標準。

區政務辦


全年

50

探索推動更多區級、長三角事項入駐自助終端,實現一端多能、整合應用。新增30個自助終端進村居社區、進樓宇園區。

各街鎮、各相關部門


全年

51

提升適老化和無障礙服務水平

按照市級部署,配套優化“一網通辦”青浦區頻道及“隨申辦”區級、街鎮旗艦店長者專版,打造助殘服務專欄,提供“讀屏”等無障礙服務。

區政務辦、區殘聯


全年

52

拓展離線碼在養老、助殘等場景的應用。

各相關部門


全年

53

常態化開展長者智能技術運用能力提升行動,消除“數字鴻溝”。

各街鎮、各相關部門


全年

54

在已有的社區村居“幫辦代辦上門辦”基礎上,探索社區、村居部分服務“上門辦”“代辦”制度化、常態化,讓老年人、殘疾人、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零跑動”。

各街鎮


全年

55

強化“一網通辦”平臺基礎能力

拓展統一物流遞送覆蓋范圍。

區政務辦、區郵政局


全年

56

加強統一總客服服務能力。

區城運中心、區政務辦


全年

57

持續拓展區級公共服務事項接入范圍,推動更多公共服務實現網上辦理。

各區級部門


全年

58

優化區級“區塊鏈+電子材料庫”服務能力。

區政務辦

各區級部門

10月底

59

加強區級“一網通辦”平臺對個人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的保護。

區政務辦

各區級部門

全年

60

深化電子證照制發和應用

進一步推進電子證照與實體證照同步制發。

各區級部門


全年

61

加強電子證照數據歸集和質量管理,進一步提升歷史數據完整度、準確度以及增量證照的實時度。

各區級部門


全年

62

推動電子證照發證清單主動公開率超90%。

各區級部門


10月底

63

持續拓展電子證照在教育培訓、醫療衛生、市場監管等領域的社會化應用,擴大電子證照惠及人群覆蓋面。

各相關部門


全年

64

深化落實《上海市電子證照管理暫行辦法》,堅持安全性與便利度并重,高標準確保電子證照安全,優化電子證照授權機制和調取模式,做好權限控制,提高電子證照實際應用比例。

各相關部門


全年

65

加快電子簽章、電子票據、電子材料、電子檔案等應用

進一步拓展電子簽名和電子印章在政務服務以及個人和企業日常活動中的應用。

區科委、區政務辦


全年

66

持續提升電子營業執照、電子發票、電子收據的應用覆蓋率。

區財政局、區市場監管局、區稅務局


全年

67

建立完善區級“區塊鏈+電子材料庫”,探索區內全周期、跨部門電子材料共享應用。

區政務辦

各區級部門

10月底

68

推進政務服務中心綜合受理窗口“一網通辦”電子文件歸檔,推動電子檔案“單套制”管理。

區檔案局


9月底

69

在行政服務中心探索推進政務服務辦理全過程“無紙化”,推廣“辦結即歸檔”模式,減輕窗口工作人員負擔。

各相關部門


全年

70

提升智能服務中樞支撐能力

依托市AI智能服務中樞,夯實區級“一網通辦”智能化服務技術支撐,賦能“好辦”“快辦”“智能辦”等應用。

區政務辦


10月底

71

總結區級特色試點成果,面向全市復制推廣,深化“AI+服務”“AI+審批”“AI+監管”。持續優化迭代,強化各領域算法模型建模和機器深度學習,拓展和豐富智能場景應用。

區政務辦


全年

72

落實基層一線快速溝通反饋機制

按照市級要求,依托“隨申辦政務云”,落實市、區、街鎮、村居政務服務工作人員快速響應機制,實現“溝通在線、協調在線、組織在線”。暢通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溝通渠道,快速響應和處置在窗口一線發現的問題。

區政務辦


10月底

73

優化區大數據資源平臺服務能級

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為目標,構建統一協調的公共數據管理體系,優化數據歸集、整合、共享、開放、運營等集中統一能力,進一步提升區級大數據資源平臺服務能級。圍繞用戶端,推動平臺從“能用”向“好用”轉變,并加強對平臺各使用單位的宣傳培訓。

區政務辦


全年

74

提高數據治理的廣度和深度

推進“一網通辦”數據標簽管理,逐步建成區級特色標簽庫。

區政務辦


10月底

75

建立健全數據質量聯動機制,支撐“一網通辦”中的數據異議核實與處置,實現閉環管理。

區政務辦


10月底

76

落實公共數據便捷共享管理規范,優化數據跨部門共享申請流程。加強區內數據流動、技術安全、隱私保護、倫理道德等方面制度規則的創設。

區政務辦


10月底

77

強化公共數據匯聚

聚焦業務核心、重點需求,豐富應用場景,增強區級獲取數據能力,強化市級數據屬地化返還。

區政務辦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區屬公司

全年

78

按照《上海市數據條例》要求,落實各單位主體責任,持續推進各委辦局數據歸集,同步開展各街鎮、區屬公司自建系統數據歸集。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區屬公司

區政務辦

全年

79

充分發揮各行業主管單位作用,結合應用場景需求,推動公共事業等行業數據向區大數據資源平臺匯聚,實現公共數據應歸盡歸。

區政務辦、各相關部門


全年

80

促進數據質量全面提升

常態化開展全區歸集數據規范化核驗工作,細化明確公共數據來源、更新頻率、安全等級、共享開放屬性等要素。

區政務辦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區屬公司

全年

81

完善青浦區數據異議核實與處理工作制度,推動形成全區以數據應用促進數據質量提升的良性循環。

區政務辦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區屬公司

全年

82

深化基礎庫、主題庫和專題庫建設

優化完善個人和企業專屬畫像,做實青浦區自然人、法人基礎庫,以空間地理“一張圖”為目標,加快全區三維精模空間地理底圖建設,推動地名地址標準化建設。

區政務辦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區屬公司

全年

83

堅持需求導向,迭代優化“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主題庫、企業運營、疫苗接種等專題庫指標體系,探索領導駕駛艙建設,為一屏觀全局、科學開展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區政務辦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區屬公司

全年

84

賦能“長三角”數字干線

持續深化一體化示范區“一網通辦”集中落地機制。

區政務辦


12月底

85

堅持需求導向、場景驅動,深化青吳嘉三地電子證照跨區域互認,積極推進身份證、營業執照、出生醫學證明等高頻電子證照在長三角區域互認應用。

各相關部門


12月底

86

優化跨省通辦事項或服務場景應用

將戶口登記、出生醫學證明、預防接種、醫療保險參保等環節進行優化整合,實現示范區“出生一件事”跨省通辦。

區政務辦、區衛健委、公安青浦分局、區醫保局等相關部門


12月底

87

試點示范區住房公積金異地租賃提取等民生高頻事項跨省通辦。

區政務辦、市公積金管理中心青浦區管理部


全年

88

統一示范區內企業登記流程與標準。

區政務辦、區市場監管局


全年

89

復制推廣“一業一證”改革試點經驗,進一步探索示范區“一業一證”改革新路徑。

區政務辦、各“一業一證”改革相關單位


全年

90

提升示范區服務體系能級

完善示范區“跨省通辦”綜合受理服務機制,提升“跨省授權、全盤受理、一窗綜合、同城服務”服務水平。

區政務辦


12月底

91

探索推動一體化示范區先行啟動區為民服務辦事場所標準化建設。

相關街鎮、區政務辦


12月底

92

不斷優化示范區“一網通辦”專欄,強化長三角綠色示范區24小時自助服務區,進一步放大“一網通辦”智能辦理優勢。完善示范區“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地圖,方便企業群眾快速查詢,擴大政務服務地圖覆蓋面和實用性。

區政務辦


全年

93

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

以長三角政務服務系統為依托,加強面向長三角的國際人才、知識產權等特色服務,不斷優化長三角建設項目審批模式、長三角市場準入樣本、長三角海外人才引進福利等,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服務上海、輻射長三角打好政務基礎。

區政務辦、區市場監管局、區人社局


全年

94

強化制度驅動

深入貫徹落實《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步促進和保障“一網通辦”改革的決定》,確保重大改革舉措落實到位。

各相關部門


全年

95

大力支持改革創新,鼓勵基層首創。

區政務辦


全年

96

積極推進區級層面信息化職能整合。

各相關部門


全年

97

區級財政部門做好必要的資金保障,支持“一網通辦”重點項目建設。

區財政局


全年

98

完善“好差評”制度和考核評估

發揮“好差評”對“一網通辦”改革的推動作用,引導企業群眾自主自愿參與評價。

各相關部門


全年

99

完善“好差評”定期通報機制,強化差評大數據分析和問題整改閉環機制,推廣“好評”做法,發揮雙向激勵作用。

各相關部門


全年

100

認真做好“一網通辦”考核評估,對照評估標準改進工作,推動提升“一網通辦”服務效能。

各相關部門


全年

101

加強隊伍建設

加強各街鎮、區級部門“一網通辦”工作隊伍建設,繼續推進“青浦好辦”系列培訓,邀請市級專家對相關重點工作進行培訓,提升工作隊伍主體意識和改革能力。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


全年

102

加強全區數據治理工作隊伍建設,探索建立“首席數據官+數據專員”制度,統籌開展本單位公共數據治理工作。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區屬公司


全年

103

根據市統一部署,根據“行政辦事員(政務服務綜合窗口辦事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推進基層窗口工作人員職業化發展。

區人社局、區政務辦、各相關單位


全年

104

組織開展區級“一網通辦”專項立功競賽,提升窗口工作人員獲得感、歸屬感和榮譽感。

區總工會、區政務辦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

10月底

105

加強區級部門對基層窗口的業務培訓。

各區級部門


全年

106

探索試點新錄用公務員到一線窗口參加實踐培訓。

各街鎮、各區級部門


全年

107

加大宣傳力度

推進“青浦好辦”宣傳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從用戶“需求側”出發,重點宣傳與企業辦事、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應用,讓企業群眾了解、體驗、使用“一網通辦”。

區政務辦、各街鎮、各區級部門


6月底

108

繼續深化“五進”活動,加大進社區力度、拓展進社區范圍,實現11個街鎮全覆蓋,探索延伸宣傳觸角至文體場館等。

區政務辦、各街鎮、各區級部門


10月底

109

擴展宣傳新內容,將最新改革成果第一時間通過講座、視頻等多種方式傳達給企業群眾,不斷提升“青浦好辦”宣傳、推廣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區政務辦、各街鎮、各區級部門


全年

110

參與市政府辦公廳組織的“中國上海”門戶網站“一網通辦”在線訪談,原則上每年至少開展一次訪談。

區政務辦

各區級部門

全年

??附件2

2022年青浦區重點推進“免申即享”服務清單

序號

服務名稱

責任單位

時間節點

1

對本市學前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適齡幼兒實施資助

區教育局、區民政局

9月底

2

對本市基礎教育階段殘疾學生實施免費教育

區教育局、區民政局

9月底

3

對本市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資助

區教育局、區民政局

9月底

4

對本市中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

區教育局、區民政局

9月底

5

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區級配套資金

區科委

10月底

6

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業區級配套資金

區科委

10月底

7

老年綜合津貼

區民政局

10月底

8

發放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費

區民政局

10月底

9

法律援助受援人司法鑒定費減免

區司法局

10月底

10

用人單位新招用高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補貼

區人社局

10月底

11

失業人員申領失業保險金(價格臨時補貼申請)

區人社局

1月底

12

上海市水土保持補償費免征

區水務局

10月底

13

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待安排工作期間生活補助費的給付

區退役軍人局

8月底

14

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在待安排工作期參加本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給付

區退役軍人局、區醫保局、區稅務局

8月底

15

對待安排工作期間的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社會保險關系 建立或者轉移接續之前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發放住院醫療費用補助

區退役軍人局、區醫保局

8月底

16

綜合減負(退休)

區醫保局

8月底

17

醫療救助

區醫保局、區民政局

10月底

18

上海市殘疾人交通補貼

區殘聯

10月底

19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勵資助

區科委

10月底

20

婦女“兩病”篩查

區婦聯、區衛健委

10月底

21

民營企業總部一次性認定扶持

區商務委

10月底

相關附件

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日韩|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 老司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片aa在线观看 | 少妇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ww污污污网站在线看com | 一久久久| 成成年人黄色视频网站 |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 亚洲CHINESE猛男自慰GAY | FREEZEFRAME丰满老妇 |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 四月色播| 欧美亚洲另类丝袜综合网 | 好看的黄色录像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91 | 天天插狠狠干 | 亚洲成年女人av毛片性性教育 | 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爽av大片 |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 国产v片| 欧美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视频中文字幕 | 飘雪影院手机免费观看免费动漫 | 4438xx亚洲最大五色丁香 | 日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人妻出轨AV中文字幕 | 风流少妇树林打野战视频 | 黄色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成人人人人精品欧 | 国产成人精选在线观看不卡 | 中文字幕一线产区和二线区的区别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色吧国产精品 | 爽爽窝窝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免费观看黄色片 | 一二三四日本高清社区5 | 亚洲AV成人无码精品网站老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