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上海市浦東新區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浦府〔2023〕168號
區政府各委、辦、局,各管理局(管委會),各直屬企業,各街道辦事處、鎮政府:
??現將《上海市浦東新區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2023-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
??2023年9月15日
上海市浦東新區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2023-2025年)
??為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的重要部署,不斷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持續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根據《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等要求,結合浦東新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建設目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和《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部署,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打造改革創新引領、法治保障完備、對標國際標準、多元協同高效的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以下簡稱“保護示范區”)。
??通過建設保護示范區,落實重點改革舉措、開展重大專項行動、培育重要平臺載體。到2025年,本區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評價和世界銀行新體系評價處于前列,在國家層面對地區保護相關考核中保持優秀。保護示范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更加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更加完善,協同保護機制不斷深化,全鏈條保護運行更加順暢,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有力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效支撐浦東新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引領區建設。
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主要指標
序號 |
指標項 |
單位 |
預期值 |
1 |
制定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規或管理措施 |
部 |
3 |
2 |
形成對標國際的高標準保護改革事項 |
項 |
5 |
3 |
新增作品登記量 |
件 |
500000件 |
4 |
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數 |
件 |
85 |
5 |
支持高價值專利產業化實施項目 |
項 |
300 |
6 |
服務科創板擬上市企業 |
家 |
100 |
7 |
專利快速審查預審受理量年均增長率 |
% |
20 |
8 |
在境外設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 |
家 |
4 |
9 |
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優先推薦覆蓋率 |
% |
90 |
10 |
每年調解案件數 |
件 |
4000 |
11 |
壓減知識產權行政案件辦理周期 |
% |
10 |
12 |
知識產權訴訟案件全年收結案比例 |
% |
90 |
13 |
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 |
分 |
83 |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整體部署
??1.強化頂層設計。貫徹十二屆市委三次全會、五屆區委四次全會精神,將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作為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助推上海“五個中心”“四大功能”建設的重要任務,形成支撐高質量發展的保障。成立由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保護示范區建設工作。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列入區政府重要議事內容,區政府工作會議專題研究和部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每年至少三次。
??2.完善協調機制。將保護示范區建設納入區政府重點督查任務事項,加強推進落實情況考核;每年召開區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會議。建立橫向融合、縱向貫通的知識產權保護系統動員機制,在街鎮、管理局(管委會)設立知識產權聯絡員制度,建立知識產權基層干部培訓體系,部署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二)樹立知識產權法治建設的標桿
??1.彰顯法治創新能力。圍繞浦東改革發展中的難點、痛點,以立法保障知識產權領域“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實施《上海市浦東新區建立高水平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若干規定》,以法規形式明確知識產權綜合管理和綜合執法責任主體,推動專利實施調查制度、嚴格著作權行政保護特別規定、支持法院建立專家陪審員制度和“書狀先行”庭審模式等具有創制性、前瞻性的法規實施。
??2.聚焦重點領域突破。制定數據知識產權登記有關法規,明確數據知識產權的內涵外延,對申請登記、變更登記、撤銷登記等行為作出具體規定。推動開展商業秘密保護地方立法,創設商業秘密侵權載體和產品的處理規定,更高效開展對創新主體商業秘密保護。對著作權登記、糾紛解決機制在部門職責、行為模式等進行創制、變通開展論證,適時申報立法計劃。
??(三)爭當知識產權治理的樣板
??1.構建運行順暢的協同保護機制。以司法保護、行政保護、仲裁調解、社會監督構筑浦東“四輪驅動”知識產權保護格局,建立健全“五大銜接機制”,即民事訴訟和調解之間的訴調機制、認罪認罰刑事附帶民事賠償部分的調解機制、行刑雙向移送銜接機制、行政處理調解優先推薦機制、仲裁調解對接機制的多模式銜接機制。有效促進行政和司法辦案標準統一,強化打擊侵權違法犯罪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建設;法院、檢察院、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共建知識產權法官工作室、檢察辦公室工作站,建立司法機關與行政機關常態化工作對接機制。
??2.構建功能完善的平臺支撐體系。建設開放共享、內外聯動的知識產權保護平臺集群,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持續加強上海市浦東新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開展專利無效口審點對點遠程審理等國家試點工作;支持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上海中心運行,在中國境內開展涉外知識產權爭議案件仲裁與調解業務,與上海市、福建省、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建立訴調對接機制,引導境外市場主體選擇浦東作為解紛首選地;建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版權服務中心,實施版權快速登記、快速監測、快速維權功能;加強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知識產權服務站建設,為創新主體開展全生命周期知識產權服務。協助上海市知識產權局成立生物醫藥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加強生物醫藥產業知識產權保護。
??3.構建高效便捷的多元解紛模式。創新性地發展落實新時代“楓橋經驗”,構筑浦東知識產權多元解紛模式。建立以浦東新區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為平臺、五大調解工作室和兩大專業工作室為支撐的“1+5+2”知識產權人民調解工作格局,加大對調解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調解工作專項資助,保障調解工作體系專業、高效運行,支持人民調解專業工作室穩定化運作、調解工作人員專業化發展;率先實施行政保護領域的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優先推薦制度,創制履行調解協議后處罰適當減免的特別規定,促進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解決,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浦東經驗;建立上海知識產權仲裁院服務聯絡點,加強合作交流,互享專家資源,支持調解機構參與知識產權仲裁案件調解工作,實現知識產權糾紛仲裁與調解對接。
??4.構建科學精準的監管監測機制。開展知識產權領域“雙隨機”檢查,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注冊申請。建立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督促整改“四項機制”,即園區街鎮知識產權聯絡員機制、重點申請主體約談機制、區域專利代理機構監督機制、專利快速預審聯動核查機制,堅決遏制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各類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行為,對相關案件線索應查盡查。開發重點市場監管系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巡查系統,實現線索可預警、證據可固定;開發遠程調解系統、執法辦案輔助系統,提升行政保護效率;建設現代化智能快審系統、證物演示及留存系統、智能語音及遠程庭審系統,推進智慧審判。持續優化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機制,編制浦東新區年度知識產權信用信息“三清單”(數據清單、行為清單、應用清單);強化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主體聯合懲戒管理和信用分類分級監管,將知識產權信用數據及時、完整、準確歸集到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對知識產權嚴重失信主體在參與招投標、落實政府財政扶持政策、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限制。
??(四)打造知識產權保護的高地
??1.支持創新主體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大企業開放中心培育支持計劃,鼓勵大型企業開放創新資源和創新網絡,集聚、培育、孵化創新鏈上的中小科創企業,在開放創新過程中形成高價值專利成果。聚焦發展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開展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舉辦政企溝通圓桌會、政策宣講會等溝通交流活動,促進政府與外國商協會、外資企業多層次溝通交流,為外商投資營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助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要樞紐形成。編制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指引,開展擬上市企業知識產權布局、侵權風險評估、糾紛應對等工作。推進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支持專利快速審查、快速確權、著作權快速登記等措施,促進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更好支撐保障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穩健發展。深入推進“銷售真牌真品、保護知識產權”社會自律承諾活動。
??2.會展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針對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中國美容博覽會等重大會展開展駐點執法巡查,及時發現、有效處置各類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推進展前知識產權合規承諾或者相關權屬證明備案、展中遭遇侵權投訴無法提供未侵權證明時立即遮蓋、下架商品或者取消參展資格等工作。推動侵權證據公證保全預約服務機制,不斷完善浦東會展知識產權糾紛多元解決機制。推動建立會展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建立協會行業指導、主辦方合同規制、參展商經營自律等工作機制,減少會展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發生。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等會展場館設立固定的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工作室,實現維權關口前移、現場快速解決糾紛。
??3.商貿流通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全面推進商貿流通領域知識產權綜合執法、定期聯合執法行動。建立浦東新區重點商標保護名錄,加強對重點商標、馳名商標、涉外高知名度商標的主動保護。在重點市場(商場)布局設立一批維權保護基層聯動工作站,加強宣傳與指導,提高經營戶知識產權意識。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培育工作,建立健全培育引導、提升能力、規范監督的工作機制,提升商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完善重點市場監管系統,對接重點市場物聯網設備實施客流、用電量等指標監測,實時分析可疑售假線索、固定相關證據,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智能化水平。通過建立定期約談、合規指導、制發行政檢察建議書等方式,引導互聯網企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妥善處理侵權糾紛,促進互聯網健康發展。
??4.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專項行動。每年制定年度地理標志綜合監管方案和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計劃,加大對地理標志產品線上監測、線下檢查力度,依法查處地理標志違法行為。全面推進南匯水蜜桃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推動建立南匯水蜜桃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檢驗檢測體系,構建涵蓋地理標志識別、保護、運用、管理全鏈條的標準化體系,實現“機巡全覆蓋、人巡查重點、網巡控銷售、質巡保品質”的監管保護模式,對南匯水蜜桃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合法使用人開展全方位監管。充分發揮知識產權、農業農村、檢察公益訴訟等職能優勢,聯合向有關電商平臺制發建議書,加大對平臺內南匯水蜜桃地理標志產品經營者的審查和管理。建立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站,強化地理標志產品生產、銷售全流程的指導、保護與監管。
??5.國際旅游度假區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綜合執法優勢,組建專門隊伍入駐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建立迪士尼相關知識產權糾紛快速反應常態化機制。實施線索分析、案件調查、民行對接、行刑銜接的全方位行政司法聯動機制。建立知識產權、市場監管、城市管理、文化執法等多部門聯席會議制度、聯絡員制度和“前臺共管、后臺分流”工作機制,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執法聯勤聯動”,切實提升迪士尼相關權利保護的行政效能。全面實現迪士尼商標權、著作權等相關領域知識產權立體交叉保護制度,助力“上海服務”品牌中旅游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五)維護知識產權領域國家安全利益
??1.支持創新主體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質量“引進來”。健全海外糾紛應對指導工作體系,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浦東分中心建設,在歐洲、美國、東南亞等地建立4家海外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編制海外維權案例庫、法規庫,組建知識產權專家庫;發布PCT國際專利申請實務指南,指導浦東企業強化海外專利布局;開展區域主導產業知識產權競爭態勢的監測、研判,編制發布浦東新區相關主導產業預警報告;探索市場化“共濟”模式,引導保險機構推出知識產權綜合保障險種,優化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產品方案;實施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專項資助,加大政策供給,引導企業提升把握國際規則能力、國際市場開拓能力、防范國際市場風險能力。積極應對國際貿易領域的知識產權糾紛調查。
??2.深化對外合作交流。在博鰲亞洲論壇等國際社會重要對話平臺上,倡導宣傳浦東知識產權制度創新舉措。入駐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等國際性會展,發布浦東新區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指南,向中外參展商宣傳浦東知識產權保護政策;開展專利服務業試點,指導境外專利代理機構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浦東設立常駐代表機構的申請;開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服務體系培訓;建設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保護與服務聯盟,形成資源互動、信息共享、線索互通、保護聯動機制。
??三、改革創新成果
??(一)建立高標準對接國際規則的優選地
??對標國際經貿規則,率先承擔壓力測試。全面落實RCEP知識產權內容,積極對標CPTPP、DEPA等國際經貿協定,為全國改革創新探路。實施浦東新區法規,制定國際高標準的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創制按照權利人實際損失、侵權獲利、許可費十倍以內賠償額或一千萬元以內法定賠償額的規定;對標《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建立高標準地理標志保護制度,通過立法對地理標志產品予以保護,形成關于《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互認的地理標志的保護制度,創制對“類”“型”“式”“仿”等表述的處罰規定,從嚴保護地理標志。對標國際通行做法,率先將著作權、商業秘密舉證責任轉移規定從民事訴訟程序拓展到行政執法程序中。推進浦東國家版權創新發展基地建設,在全國率先探索以“著作權行為發生地”原則開展跨地區作品登記。
??(二)建立高質量培育創新成果的引導區
??形成支撐創新發展的源頭保護機制。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和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五大領域,加快知識產權布局,培育一批高價值發明專利;加強專業預審資源配置,專利快速預審數穩步增長;實施“高價值專利產業化支持”計劃,設立專項資金、發布申報指南,鼓勵創新主體將高價值專利進行實施,形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支持數字產業化能級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實施產業數字化躍升計劃,開展助力文創重點企業穩增長服務季,打造一批原創精品力作;加強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加大培訓、咨詢服務等經費支持,鼓勵專業社會團體為產業園區企業開展商標工作指導,提升服務能力。
??(三)建立高效能保護知識產權的模范區
??發揮“四合一”綜合管理和執法體制優勢,建立知識產權立體交叉保護制度,針對同一行政執法案件中并存的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志等多種侵權違法行為,實現一張處罰決定書同時懲處侵犯兩個以上知識產權客體行為的創新。協助開展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范建設試點,制定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相關流程;嚴格落實專利重復侵權從重處罰制度,創設再次侵犯同一專利行為處以違法經營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或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款的處罰規定。支持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建設全國首家專門辦理知識產權案件的基層派出檢察院,在全國率先開展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合一”綜合履職;設立上海科創中心海關,成立全國首個科創企業知識產權海關保護中心;法院通過設立技術調查部門、組建技術調查官團隊、完善專家陪審員、技術咨詢專家機制,健全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開展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工作,健全商業秘密保護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編制浦東新區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指南。
??(四)建立高起點引培專業人才的集聚區
??實施浦東“1+1+N”人才新政,將擁有重大技術發明等自主知識產權指標列為引進多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評價內容之一。構建多層次、多渠道、多角度的知識產權能力提升體系,持續推出“浦東知識產權微課堂”系列線上培訓課程。育塑企業總裁知識產權高級研修班、科創板儲備企業知識產權訓練營、知識產權公共課堂等知識產權干部能力提升項目品牌。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創新主體培育和引進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五)建立高水平優化營商環境的樣板區
??全面落實《上海市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對標世界銀行評估新體系,將知識產權保護納入浦東新區打造營商環境綜合示范區重點工作。深化浦東新區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志“四合一”綜合管理和執法體制改革,建設知識產權統一管理綜合服務平臺、設立知識產權公眾訴求統一受理平臺,建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知識產權綜合服務窗口。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事務“一站式”保護機制,推動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受理事項在浦東新區“一網通辦”。建設資源集聚、需求精準、服務可及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平臺,發布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清單,國家級知識產權獎項資助項目先行納入“免申即享”事項。
??四、進度安排
??(一)動員部署階段(2023年6月—2023年9月)
??成立浦東新區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浦東新區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工作動員部署會,印發《上海市浦東新區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2023-2025年)》。
??(二)實施建設階段(2023年9月—2025年1月)
??有力推進各項任務落實,按時完成建設方案目標任務,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區域知識產權各項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三)總結自查階段(2025年1月—2025年4月)
??根據保護示范區建設目標任務,全面開展查漏補缺,系統總結建設工作成效與不足,拉長補短,形成總結報告,迎接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驗收評審。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浦東新區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保護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與區知識產權聯席會議辦公室合署辦公,細化分解方案目標任務,落實各項具體工作措施。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協同配合、共同推進,形成保護示范區建設的強大合力。
??(二)完善資金保障。在浦東新區科技發展基金中設立知識產權專項,對調解機構、知識產權保險、海外維權等予以資助。區財政部門對功能性知識產權平臺建設運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予以經費保障。
??(三)強化監督考核。按照部門和職責分解落實,壓實壓緊目標責任。加強對保護示范區建設的督查督辦,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研究和推動任務落實,確保保護示范區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四)加大宣傳引導。大力宣傳示范區保護工作成效,營造有利于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社會氛圍。發揮知識產權示范區的示范引領作用,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