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2022年普陀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的通知
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
??現將《2022年普陀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上海市普陀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
??(上海市普陀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代章)
??2022年6月9日
2022年普陀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
??2022年普陀區信用工作按照國家、上海市和區委、區政府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夯實國家信用示范區創建成果,以加強信用信息歸集為基礎,以拓展信用應用為主線,以服務區域經濟恢復和重振、服務政府治理、服務市場主體、服務群眾辦事為主要目標,提升信用服務能級,創新信用應用場景和產品,加強社會誠信宣傳引導,助力打響“人靠譜(普),事辦妥(陀)”品牌。
??一、服務區域經濟恢復和重振,構筑“人靠譜(普),事辦妥(陀)”信用高地
??1、更大力度促進中小微企業信用融資。深化大數據普惠金融應用,拓展提升普會貸·信易貸平臺功能。(區金融辦、區發改委)深入園區、樓宇等,開展“靠普貸”宣傳活動,擴大覆蓋范圍。(區金融辦、區發改委、區工商聯、各街鎮)充分發揮重點園區的作用,完善多層次企業信用融資服務體系,進一步拓展特色支持“白名單”企業范圍,推動銀行多樣化創新,實施差異化信貸支持。(區金融辦、區發改委)加強與市擔保中心合作,持續推進“批次貸”業務擴量提質增效,積極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增信和財政資金杠桿撬動放大效應。(區財政局)
??2、完善中小微企業信用融資評價體系。開展“信易貸”工作思路研究,完善信用評價模型,實現對中小微企業的精準“畫像”。依托市信易貸平臺,對獲得貸款企業信用狀況實行動態監測,分析研判潛在風險并及時推送相關機構參考。(區發改委、區金融辦)
??3、積極打造信用“名園”“名企”“名品”。加強信用賦能園區服務,持續推進“信用聯盟”創建活動。(區發改委、區市場監管局)鼓勵園區落地信用應用場景。(區商務委、區文旅局、區科委)將科技園區信用工作開展情況納入科技園區年度績效評價考評范圍。(區科委)加強對信用服務機構的政策、資金扶持,引導信用服務機構健康發展。鼓勵和引導信用服務機構參與信用監管、信易貸等工作。(區發改委)
??二、健全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助推“放管服”改革
??4、推動重點領域信用監管全覆蓋。在食品生產和銷售、餐飲服務、藥品零售、醫療器械、產品追溯、特種設備、網絡市場監管領域,落實信用風險分級分類要求,加強對重點領域、重要事項的抽查,在監管方式、抽查比例和監管頻次等方面采取差異化措施。(區市場監管局)聚焦納稅、物業、環保、職業培訓、勞動監察、安全生產、養老機構、社會組織、長護險、工程建設、律師律所、民辦教育、醫療衛生、文體旅游、政府采購、城管執法等領域,各行業主管部門依據公共信用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監管信息,建立符合行業特征、監管需求的各領域信用評價標準或模型,對監管對象進行信用分類。運用信用分級結果,合理確定監管重點、監管措施,對信用較好、風險較低的市場主體,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對違法失信、風險較高的市場主體,有針對性加大抽查、現場檢查的力度。(區稅務局、區房管局、區生態環境局、區人社局、區應急局、區民政局、區醫保局、區建管委、區司法局、區教育局、區衛健委、區文旅局、區體育局、區財政局、區城管執法局)
??5、健全信用承諾信息歸集公示機制。建立告知承諾信用信息的記錄、歸集、推送工作機制,將承諾履行信息向區公共信用平臺歸集,并作為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依據,形成反饋閉環機制。(區發改委牽頭,各行業主管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深化完善以告知承諾為基礎的分級分類審批制度,加強信用信息在政務服務事項辦理中的應用。(區府辦、區發改委按職責分工負責)落實第三批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實現事前信用狀況系統自動查詢和信用全流程閉環管理,逐步拓展信用承諾應用場景。(區司法局、區府辦、區發改委牽頭,各行業主管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完善重點領域行業自律機制,鼓勵行業協會、商會組織會員單位積極開展行業誠信自律活動,進行誠信經營等方面的信用承諾。(區民政局、區工商聯)
??6、提升信用修復服務效能。加大信用可修復理念和公共信用信息修復“一件事”的宣傳力度,進一步縮減信用修復辦理時間。(區發改委牽頭、各行業主管部門按職責負責)加強政府部門信用修復工作協同,落實企業信用信息系統與“信用中國(上海)”網站信用修復共享和互認機制。(區發改委、區市場監管局)加大對破產重整企業納稅信用修復支持力度,有效銜接納稅信用評價與“首違不罰”制度,保護市場主體活力。(區稅務局)加快企業信用領域突出問題整改,對于嚴重失信主體和多次受到行政處罰的企業,加大力度督促失信企業,通過主動改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社會影響等方式修復失信信息。(區法院、區稅務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司法局,具有行政處罰職能的部門)
??三、創新拓展應用領域,形成信用應用標桿效應
??7、深化信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長三角跨區域信用合作,與安徽省馬鞍山市、阜陽市、滁州市、黃山市建立長三角跨區域信用合作伙伴關系,探索信用信息共享互認機制。(區發改委、區市場監管局)進一步加強產業政策資金全過程信用監管,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區發改委、區科委、區商務委、區市場監管局、區文旅局、區金融辦、區司法局)深化落實市場監管、文化市場管理等八個領域執法事項的輕微違法免罰制度。(各行業主管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繼續推動司法領域善意文明執行制度落實,嚴格適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列入條件和程序,適當設置一定寬限期,暫緩發布失信名單信息。(區法院)
??8、推動信用服務高品質生活。持續創新守信激勵應用場景,大力實施信用惠民便企“信易+”工程,為各類守信主體在招標投標、政府采購、政府性資金項目安排、國有土地出讓、評先評優、融資授信、住房租賃、交通出行、旅游購物、文體活動等方面提供優惠便利。(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探索開展“信易購”“信易游”項目,拓展市場化守信激勵措施,支持企業、電商平臺等企業以多種方式發放消費優惠券,促進消費提升。(區商務委、區文旅局)為參與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提供免費保險、頒發電子勛章、享受相應星級守信青年福利措施和志愿者禮遇。(區文明辦、團區委)
??9、提升信用賦能高效能治理水平。加強在行政審批、政策扶持、表彰評優、招商引資等領域開展信用核查。(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創新信用治理方式,服務“一網統管”建設,構建社區、街面信用數字化管理新模式,探索城管執法檢查結果和案件查辦平臺同步貫通。(區應急局、區城管執法局)推進“一企一檔”創新監管工作,探索建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和數據模型。(區市場監管局、區大數據中心)。深化“普陀碼”2.0版建設,拓展信息公示、消費預警、信用核查等功能。(區市場監管局、區大數據中心)推進社區公約建設,落實居民公約的制定、修訂工作,充分發揮居民公約等社會規范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區民政局、各街鎮)
??四、加強信用建設協同聯動,營造良好誠信環境
??10、夯實信用建設協調推進機制。發揮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作用,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和聯絡員會議,落實國家信用示范區復評等各項重點任務。做好市對區信用年終考核迎檢工作。(區發改委、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11、形成區域信用應用特色。推動各部門、各街鎮結合本職應用等方式,形成一批信用特色應用。(區發改委、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在誠實守信、信用應用等方面開展誠信群體、誠信企業、誠信人物評選,加大先進典型宣傳示范,增強社會誠信意識。(區發改委、區市場監管局、區文明辦)
??12、完善信用監測評估機制。根據上海市政務誠信評價工作方案,落實本區政務誠信建設任務,提升政府誠信行政水平和公務員誠信履職意識。(區發改委、區府辦、區司法局、區人社局、區建管委、區統計局、區法院、區信訪辦)開展干部“靠譜指數”評估工作。(區委組織部)按月度開展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雙公示評估,不斷提升信息歸集的及時性、準確性、全面性。(區發改委)
??13、加強誠信宣傳教育。持續深入推進“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宣傳活動。充分運用各類媒體廣泛宣傳誠信理念、弘揚誠信文化、褒揚誠信典型、曝光失信案例,提升群眾對我區誠信建設的滿意度。(區發改委、區文明辦、區融媒體中心)圍繞“3.15”消費者權益日、食品安全宣傳周、質量月、誠信興商活動月等重要節點開展誠信教育宣傳活動。(區市場監管局、區商務委、區金融辦、各街鎮)探索開展中小學校法治信用教育一體化的應用場景開發和實踐活動。(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