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動方案》的編制背景是什么?
??檢驗檢測認證作為生產性服務業、專業服務業,是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技術基礎。當前,上海正處于新型工業化轉型關鍵期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階段,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發展迎來新一輪戰略機遇,需要進一步做大產業規模、做強技術能級、做優產業結構、提升發展效益、打造知名品牌,把上海打造為最具核心競爭力、國際影響力、投資吸引力的檢驗檢測認證產業高地。
??2.本次出臺《行動方案》有哪些主要考慮?
??為搶抓發展機遇,推動本市檢驗檢測認證行業邁高端、提能級、上水平,促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一體發展,更好發揮對產業升級的賦能作用,本市制定了《上海市促進檢驗檢測認證行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并突出三方面考慮:一是強化需求牽引,著眼優勢產業緊缺需求、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前瞻布局,加強能力建設、加快技術攻關、打造專業平臺,賦能產業發展。二是堅持守正創新,積極對接國際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爭取率先開展檢驗檢測認證領域重要改革試點,全方位推進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三是加大政策供給,針對制約行業發展的裉節問題和政策堵點,進一步優化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提升要素資源保障綜合效應,增強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
??3.《行動方案》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行動方案》以建設適配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的先進檢驗檢測認證體系為主線,聚焦完善支持服務業發展政策體系,圍繞推動檢驗檢測認證行業自身發展和服務產業發展雙促進、雙提升,明確未來三年本市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發展的主要目標。
??到2027年,基本建成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的先進檢驗檢測認證體系。行業規模進一步壯大,全行業營收力爭突破600億元。產業集聚進一步增強,建設形成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浦東、靜安)+市級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園區+專業型服務基地的“2+N+X”產業布局體系。服務能級進一步提升,建成100個國家級和市級檢驗檢測服務平臺,新增100項“上海品牌”認證產品和服務。
??4.《行動方案》在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方面有哪些舉措?
??《行動方案》強調通過著力培育一批龍頭領軍企業、創建一批產業集聚園區、建設一批重點功能平臺,做大做強行業規模,釋放產業聚集效應。
??一是做強龍頭企業。推進事業單位性質檢驗檢測機構改革,重點培育2-3家綜合性檢驗檢測認證龍頭企業,在關鍵產業領域靶向培育領軍企業,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打造行業“領頭雁”。
??二是培育產業集群。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鼓勵民營社會資本投資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支持外資企業提升總部能級,完善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做大做強行業規模。
??三是建設高能級平臺。加快國家汽車芯片質檢中心建設,圍繞先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市級質檢中心和功能性平臺(智能機器人中試驗證平臺、低空航空器適航審定檢測中心、未來通信產業測試研究中心等),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5.《行動方案》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方面有哪些舉措?
??自主創新是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行動方案》提出將加力攻關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一批高端儀器裝備,增強企業創新活力,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
??一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芯片檢測、生物檢測、人工智能測評和新材料、人形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北斗等前沿產業領域,開展檢驗檢測技術和認證制度研究,突破關鍵技術瓶頸。
??二是加快儀器裝備自主研發。鼓勵機構參與研制,加快形成一批儀器儀表、智能檢測裝備標志性創新產品。支持檢驗檢測機構應用創新儀器設備,加速國產替代和升級換代。培育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檢測評審機構。
??三是加大企業創新支持力度。支持機構申報各類科研項目,促進大型儀器共享,通過“科技創新券”“專業服務券”支持購買檢驗檢測服務,爭取國際和國家級標準化技術組織落戶檢驗檢測認證機構。
??6.《行動方案》在加速動能模式轉化方面有哪些舉措?
??《行動方案》提出推動檢驗檢測認證行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提升檢驗檢測認證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一是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的應用,在電力設備、汽車、建設工程、電線電纜等專業領域率先建成10家數字化示范實驗室,開展數字化認證服務。
??二是推動智能化躍升。運用數字孿生、AI圖像識別、機器視覺等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檢驗檢測流程智能化,開發人工智能大模型,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認證,推行人工智能管理體系認證。
??三是推行涉碳類認證。開展重點產品國家碳足跡認證試點,加大碳標識等涉碳類認證結果采信力度,推動綠色產品認證應用,提升行業應對碳邊境調節機制的能力。
??7.《行動方案》在提升國際服務能力方面有哪些舉措?
??《行動方案》提出通過推動國際互認,完善國際化布局,深化合作交流,提升“上海服務”的國際話語權。
??一是推動國際互認。支持企業取得國際權威資質授權,與境外機構建立結果采信互認合作機制,實施“一測多證”和“小而美”國際互認合作項目以及國際能力驗證活動,推動數據結果國際互認,提升內外貿一體化服務能力。
??二是拓展海外市場。鼓勵企業加大海外市場布局,伴隨優勢產業和先進產能“走出去”。將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納入《上海市服務貿易促進指導目錄》,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強海外檢測認證服務平臺建設,服務企業出海。
??三是提升合作效能。成立上海品牌國際交流展示中心,持續打造“上品”標志“出海”品牌項目。編制“一帶一路”認證信息手冊及重點出口產品國際認證指南,為企業產品出口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和合規性支持。吸引國際組織落戶,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8.《行動方案》在賦能產業優化升級方面有哪些舉措?
??《行動方案》提出加強檢驗檢測認證與重點產業的深度融合,強化供需精準對接,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高效。
??一是深化兩業融合發展。圍繞新型儲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鏈,編制檢驗檢測認證供需清單,開展供需對接活動,推動實施100個協同技術攻關項目,形成100項標志性合作項目。發展產業互聯網平臺,優化在線服務。
??二是助力產業提質增效。支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開展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提升傳統制造業檢驗檢測能力,創新開展“上海品牌”等高品質認證,推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
??三是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健全長三角檢驗檢測認證一體化發展合作機制,共建動力電池、低壓電器、光伏儲能等領域的一體化檢測能力,推進“長三角綠色認證先行區”建設,形成跨區域創新合力。
??9.《行動方案》在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方面有哪些舉措?
??《行動方案》圍繞空間布局、人才引育、政策支持、宣傳引導、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優化舉措,完善政策體系。
??一是完善空間布局。培育創建3-5個市級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園區,鼓勵各區建設各具特色的專業型服務基地。用好“工業上樓”政策,破解機構發展空間瓶頸。
??二是加強人才引育。依托人才計劃引進檢驗檢測認證高層次緊缺人才,完善專業技術職稱評價機制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建設專業智庫,加強行業政策研究。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統籌用好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等市級專項資金,圍繞重點平臺籌建、關鍵技術攻關、緊缺能力建設等加大支持力度。發揮產業投資基金作用,支持優質項目投資與招引。鼓勵各區支持行業發展。
??四是加強宣傳引導。支持企業積極參與“政府質量獎”等評選,舉辦主題宣傳活動,增加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首發,提升行業知名度。
??五是營造良好環境。完善資質認定告知承諾制度,建立重點企業專員服務機制,加強行業監管,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引導行業健康規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