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2023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知識產權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國辦發〔2023〕48號,以下簡稱《國家方案》),將知識產權領域事項分為知識產權宏觀管理、知識產權授權確權等七個方面。根據隸屬關系、組織實施主體,劃分為中央、地方或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由中央與地方分別承擔支出責任。
《國家方案》明確要求各省級人民政府要參照該方案精神,結合省以下財政體制等實際,合理劃分省以下知識產權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為貫徹落實國家文件精神,市財政局會同市知識產權局在中央與地方知識產權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總體框架下,結合我市實際,起草形成了《上海市知識產權領域市與區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制訂《實施方案》的主要考慮:一是與《國家方案》總體框架和內容保持銜接,即以《國家方案》劃分基本原則以及已明確劃分的有關事權和支出責任作為重要依據和基礎,將需由地方承擔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在市與區之間進行科學合理劃分。二是突出我市知識產權領域特點,對我市知識產權領域事項作進一步細化,與《國家方案》相比,新增7個我市特有事項。三是結合知識產權領域管理實踐,遵循市和區現行職責分工和經費保障政策,保持現有市和區財力格局基本穩定,對我市知識產權領域管理實踐中已劃分科學合理并行之有效的事項予以梳理確認。
二、主要內容
(一)關于知識產權領域具體事項
在知識產權領域財政事權劃分上,《實施方案》與《國家方案》基本保持一致,即:將我市知識產權領域財政事權劃分為知識產權宏觀管理、知識產權授權確權、知識產權運用促進、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知識產權涉外工作、知識產權領域其他事項等七個方面。
結合我市實際,《實施方案》新增制定全市性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規則,市、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等7個事項。
(二)關于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
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將《國家方案》中明確應由地方承擔的事權和支出責任,根據事項的實施主體、受益范圍、兼顧政府職能和行政效率等因素,在市與區之間作了相應劃分,主要包括:
1. 將對全市有重要影響、涉及全市性、市級直接實施以及市級政府和部門為責任主體的知識產權領域事項,確認為市級財政事權,由市級承擔支出責任。
主要包括:制定實施全市性知識產權戰略、規劃、政策,全市性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知識產權涉外工作;在全市有重大影響或跨區域的知識產權重大違法案件組織查辦和督查督辦;市級職能部門承擔的專利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商標受理初審、國內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作品登記等事項,市級職能部門與外國地方政府和地方組織、港澳臺開展知識產權合作交流;隸屬關系在市級的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高等學校知識產權學科、學院、學位建設等。
2. 將各區行政區域內更適合由區級提供的知識產權事項,確認為區財政事權,由各區承擔支出責任。
主要包括:制定實施區域性知識產權戰略、規劃、政策,區域性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區級職能部門承擔的專利快速預審、快速確權、作品快速登記等事項;隸屬關系在區級的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知識產權宣傳教育和普法等。
3. 將市級統一部署各級共同落實的事項以及跨區域的知識產權域事項,確認為市與區共同財政事權,由市與區按職責分工分別承擔支出責任。
主要包括:全市范圍內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優化知識產權營商環境建設,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三、有關工作要求
為貫徹落實好我市知識產權領域市與區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任務,《實施方案》中明確:各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充分認識知識產權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落實支出責任,合理安排預算,確保職責履行到位。要按照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著力優化支出結構,提高知識產權領域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要強化統籌協調,把知識產權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與知識產權領域重大改革有機銜接、協同推進,促進知識產權工作高質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