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為什么要發展醫學人工智能?
??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重點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作為人工智能與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結合點,醫學人工智能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上海作為全國醫療資源最集聚、醫療活動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也為發展醫學人工智能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和廣闊的空間。目前,人工智能在我市醫療健康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應用規模,并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
??基于以上條件,為進一步推動上海醫學人工智能發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的重要部署,加速人工智能技術與醫學創新深度融合,引領人工智能創新、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升醫療衛生健康水平,將上海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應用示范和產業發展高地,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上海將如何推進醫學人工智能發展?
??重點圍繞三個方面,提出工作目標、梳理重點任務、細化支撐保障。一是明確醫學人工智能發展重點場景。通過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著力圍繞臨床醫療、醫療管理、公共衛生、醫保監管、藥械研發、中醫藥等6大領域,努力打造全領域全鏈條的醫學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二是細化醫學人工智能發展支撐路徑。著重通過加強大模型、算力、關鍵技術等方面的攻關,為發展醫學人工智能提供技術儲備。通過支撐平臺建設,加強對醫療數據、算力等資源的統籌共享,更好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三是優化醫學人工智能發展保障政策。著重通過產業集聚和市場主體培育,強化醫學人工智能領域技術支撐,打造醫學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引領高地。著重通過強化安全監管、資金保障、人才引育等方面,為醫學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構建良好生態。
??三、聚焦醫學創新發展,下一步我市醫學人工智能重點賦能的領域有哪些?
??醫學創新發展是人工智能應用的重要著力點,從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醫療影像輔助診斷、手術智能規劃系統到如今的醫療大模型,人工智能深度賦能醫療發展,將全面提升本市醫療人工智能發展質量和水平。
??一是傳統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技術在臨床中落地應用。我市醫療機構臨床水平較高,兼具較強技術探索動力和意愿,在加強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提升臨床醫生醫療水平方面進行了多方努力和探索。基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技術在海量數據中發現相關規律,疾病診療、醫學圖像識別、病情評估等應用已在臨床中加速落地。比如,我市某醫療機構研發基于Fast-CNN等前沿計算機圖像處理算法和快速三維重建構架的AI全自動術前規劃系統,可在3分鐘內完成一例復雜臟器的病灶、動靜脈和周邊相關組織的三維重建,幫助醫生在三維重建基礎上完成切除、封堵等多種手術模擬。又如,我市某醫療機構大規模應用影像人工智能,目前已經啟用了29款影像人工智能應用,包括CT、MR、DR、PET/CT等多類型影像,面向腦、心、骨、血管、前列腺等多類型器官和系統,提供輔助分析、攝片質控、輔助診斷等多類型應用,實現疾病篩查、診斷、治療全過程管理等功能。
??二是大模型加速賦能臨床診療,為臨床輔助決策提供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根據病歷信息和臨床數據,自動化生成醫學解釋、臨床診斷建議和治療方案,從而輔助醫生進行臨床決策,提升現有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的智能化水平。此外,大模型還可以處理和分析大量的病理學、臨床記錄和基因組學數據,從海量的醫學文獻和臨床病例數據庫中學習知識,并結合患者的基本健康信息和檢查檢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提供解釋結果、生成診斷和治療建議、評估治療選擇、預測疾病風險和緊急預警等方面的幫助,為醫生和研究人員提供決策支持。比如,我市醫療機構積極探索大語言模型電子病歷輔助生成,主要基于互聯網醫院預問診信息,結合患者歷史就診記錄及檢查檢驗報告等,借助大模型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進行歸納、提煉、摘要自動生成患者病史綜述,提供本次互聯網接診醫生參考,提高醫生接診效率。隨后寫病史時,綜合已有病史綜述和本次在線問答文字、語音、上傳圖片報告、圖片病史等,利用生成式大模型可以生成格式化的病歷文書。
??三是智能機器人助力智慧醫院建設,提升醫院管理運行效率。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結合,正推動醫療領域走向智能化、微創化以及數字化的未來。機器人自動化輔助手術能夠提升手術準確性,降低手術風險。比如,我市醫療機構已經完成我國首臺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單孔手術機器人外科手術,擁有最短7cm的展開距離,是目前唯一可以實現經后腹膜入路的單孔機器人,開拓了在泌尿外科、兒科、普外科、婦科等多個科室創新應用,為眾多病癥治療提供了更微創的手術方案。
??四是推動產業進步為落腳點,獲得創新發展新動能。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從產業鏈結構、空間位置和金融扶持都具備成熟的環境,與長三角地區各環節聯動,構建起成熟的產業環境。截止目前,上海有34家企業涉及AI制藥,共推進了51個臨床前研究和14個臨床試驗項目,在全國占比分別高達60%和47%。目前雖未有AI技術輔助研發的藥物上市,但借由上海成熟的市場、豐富的人才儲備和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實現技術突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