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737號(經濟發展類038號)提案答復的函 2019-08-09 來源:市政府建議提案處
張恩迪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打造長三角地區產權共同市場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支持打造長三角地區產權共同市場
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議,對于產權市場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打造長三角地區產權共同市場的時機和條件已基本成熟。
中國產權市場應經濟體制改革大潮而生。它以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為重點,在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促進國有資本有序流動、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防止國資流失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30年來,產權市場發展迅速,實現了從單一國有產權交易平臺向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轉變。打造長三角地區產權共同市場,是貫徹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具體舉措,有利于發揮價值發現功能,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二、重視長三角區域內產權市場建設存在差異
經過20多年的發展,長三角區域內集中了一批交易規模較大、經濟實力較強且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產權交易機構。長期以來,借助地緣優勢,產權交易機構間開展了一系列項目合作、交流研討等活動,共同發起成立了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在統一信息發布、交易規則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為打造長三角地區產權共同市場奠定了一定基礎。
但是,通過調研和走訪蘇浙皖三省發現,長三角區域內產權市場建設步伐不一致,各產權交易機構在機構性質、市場規模、運營模式、服務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
一是市場布局不合理。目前除我市外,其他三地都存在省內產權市場布局分散的問題,除省級產權交易機構外,長三角區域內地市級產權交易機構合計二十余家,規模大小與服務能級參差不齊,大都局限于區域性業務,區域壁壘明顯,市場活躍度不高,價格發現功能不強,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二是運營模式不一致。組織形式方面,事業單位、全民所有制企業、國有全資企業、國有多元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等多種形式并存。其中,我市產權交易機構為國有獨資企業,江蘇省產權交易機構為事業單位,浙江省產權交易機構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安徽省產權交易機構為國有多元企業。業務模式方面,既有實行會員代理制的,也有直接組織交易的。業務范圍方面,除傳統國有產權外,還涉及知識產權、金融產權、農村產權、碳排放權等多要素品種和領域。
三是監管體制不明確。目前產權市場存在多頭監管和監管職能交錯重疊現象。國有產權交易行為受國務院國資委監管;國有產權作為公共資源,納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監管;產權交易機構的設立以及合規運營受證監會牽頭的“清整聯辦”監管。
三、共同努力打造長三角地區產權共同市場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我市將聯合蘇浙皖三省并積極爭取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共同努力打造長三角區域內產權共同市場。
一是建立聯席會議機制。三省一市產權市場主管部門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推動區域內產權市場信息互聯互通,建立統一信息發布和披露制度,實現聯網交易。鼓勵產權交易機構通過項目協作、會商交流等開展業務合作和良性競爭,實現互利共贏,協同發展。
二是推動三省一市域內產權交易機構的整合。協同多方力量,推動三省一市各自開展域內產權交易機構整合工作。以各省產權交易機構為基礎,整合省內各類產權交易機構,統籌兼顧職能調整、人員安置等問題。
三是推動長三角地區產權市場整合。在國務院國資委的指導下,結合地方意愿,形成并實施長三角區域產權市場深度整合方案,推動以國有產權為主的各類要素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實現優化配置,更好地服務于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
感謝您對長三角地區產權市場發展的關注,希望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予以監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