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各村:
??《三林鎮促進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已經鎮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浦東新區三林鎮人民政府
??2023年7月6日
三林鎮促進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根據《上海市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條例》《關于進一步促進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滬府辦規〔2022〕2號)和《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浦東新區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浦府辦發〔2023〕16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城鄉融合發展要求,結合三林鎮實際,制訂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鞏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進一步構建產權關系明晰、治理架構科學、經營方式穩健、收益分配合理的運行機制。著力推動三林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體現“城市所需、農村所能、區域特點”,進一步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積極探索穩健、增值、共建、共享的多樣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共同富裕。
??二、主要任務
??(一)拓寬集體資金投資渠道行動
??統籌拓寬農村集體資金投資渠道,以“盤活存量,激發增量”為原則,定期開展梳理農村集體資金工作,為投資優質項目提供參考。穩妥推進優質資產配置,收購和運營保障房配套商業設施;優化集體資產結構,落實“租稅聯動”政策,提高投資收益;推進筠溪科創園區開發建設,聚焦低密度“總部+研發”的發展方向,打造有特色、有集聚、含金量高的創新產業園區,不斷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責任部門:經發中心、鎮屬集體企業)
??(二)盤活集體資金資產行動
??提高集體資金收益。根據《上海市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補償費管理》的要求,在將土地補償費納入鎮財政專戶管理的基礎上,發揮財政的資金管理優勢,通過與金融服務機構(銀行)溝通,以提高土地補償費大額定存利率的方式,確保農民利益一定程度的增值保值。
??做優存量集體資產。梳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存量房屋資產,導入優質資源,打造集體資產“量產田”。積極引入社會優質資本參與集體經濟發展,復制、推廣三林坊文化創意園、234產業園轉型升級成功經驗,發揮“融創園”園區產業發展平臺的牽引和聚合作用,拓展和優化載體空間,推進新象限·楊思·紗廠更新項目、南林儲運公司產能升級,明通、熱軋廠等園區煥新工程,以及其他資產的轉型發展、提質增效,實現資產的高效利用。(責任部門:財政所、鎮屬集體企業)
??(三)提升鎮級集體經濟實力行動
??樹立“無經濟,不三林”理念。從招商活動中尋找商機,舉辦、承辦各類資源對接活動,尋找合作伙伴,加快龍頭項目導入,加強企業全生命周期管理與服務。
??“攻堅減負”掃清發展障礙。開展集體企業股權梳理工作,完成鎮級企業出資人變更登記,推動僵尸企業、空殼企業清理注銷工作,推進歷史遺留問題和項目處置工作,解決阻礙企業發展的各類難題,增強集體企業營收實力。(責任部門:經發辦、經發中心、歷史遺留問題處置專班組、鎮屬集體企業)
??(四)提升村級集體經濟活力行動
??開展村級企業股權梳理工作,形成“一村一策”,制定股權關系調整方案,基本完成村級企業出資人變更登記,推動僵尸企業,空殼企業清理注銷等工作理順村級集體企業權屬關系,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堅持“效益決定分配、先審計后分配”的原則,指導符合收益分配條件的村實現“應分盡分”。擬每年收益分配的村不少于7個,指導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年收入低于50萬元的村達到50萬元以上。(責任部門:經發中心、資產(集團)公司)
??(五)塑造農村集體企業品牌行動
??依托三林傳統民俗文化的功能優勢,進一步挖掘鄉村歷史、自然遺產等文化價值和景觀價值,實現民俗文化的農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圍繞傳統節日舉辦元宵、端午、中秋等民俗節慶活動,做好非遺傳承工作,豐富鄉村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增強地區文化的認同感。挖掘上海民俗文化節和世界龍獅錦標賽等特色本土文化項目,提升鄉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精準度。
??運營浦東文化新地標Young’s新東里都市運動中心。立足非遺項目保護,通過非遺體驗、展演展示、文創銷售等多種形式,賦予本土民俗品牌新的生命力。
??利用三林崩瓜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浦東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品牌資源,帶動幫扶對象發展優勢產業,形成“一鎮一品”、“一村一品”。通過為幫扶對象統一提供種苗、技術等一系列標準化服務,組織幫扶對象按照市場需求,有計劃、有針對性種植三林崩瓜,通過產品包裝和廣告宣傳,提高商品的經濟附加值,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創新鄉村振興“文旅融合”活動,與兄弟鎮的鄉村振興優質品牌、優質項目聯手,以“體驗傳統民俗文化+領略鄉村自然風光”模式整合優質資源開展一日游活動,不斷挖掘鄉土風情、鄉居風貌,分享鄉村振興建設成果。(責任部門: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公司)
??(六)實施人才隊伍建設行動
??發揮黨建引領“頭雁”效應,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原則,優選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業務能力強的優秀人才進入到村“兩委”班子。制定鎮屬企業“三定”方案,進一步規范企業職責、機構、編制,發揮比較優勢,實施錯位競爭,完善適應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需要的選人用人機制,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責任部門:黨群辦(組織))
??(七)加強監督和管理行動
??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農村集體資產的監督管理,嚴格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三林鎮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的實施辦法(試行)》文件精神,完善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制度,指導規范落實各項重大事項備案制度,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的合法權益。(責任部門:經發辦、紀委(監察辦)、經發中心)
??三、保障措施
??(一)統一思想
??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主動研究、多渠道提供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路徑,共同做好指導、協調和監督工作,推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強化責任
??將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等重點工作緊密結合、統籌謀劃推進。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研究制定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計劃,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各項監督管理制度和內部運行管理機制。
??(三)完善考核
??把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作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列入對村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負責人工作績效的綜合評估評價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