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選擇浦東是必然,將更好地輻射帶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2021-07-20 來源:澎湃新聞
??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為何在這個時間節點發布《意見》?對此,7月15日晚,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振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采訪。
??為何是浦東,又走向何方?
??王振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第一年。同時浦東開發開放走過了三十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面向新的未來三十年,正是我國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的三十年。習近平在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新征程上,我們要把浦東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大局中加以謀劃,放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謀劃”。
??王振認為,三十年前,中央啟動浦東新區開發開放,就已表明浦東新區在我國對外開放大業和經濟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這次中央再次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建設,浦東新區在對外開放、科技創新、市場體系、城市功能、社會治理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國前列,并充分呈現了其國際化、現代化的引領地位,而且在上海“四大功能”建設中更是擔當了核心承載區的重任;另一方面,浦東新區這三十年也是輻射帶動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的三十年,無論是對外開放、科技創新,還是政府建設、社會治理等,都是各地的引擎、示范。正是因為這些優勢和特點,對于我國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尤其對于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浦東新區必然再次成為開路先鋒和排頭兵和引領者。
??《意見》提出了發展目標:到2035年,浦東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構建,現代化城區全面建成,現代化治理全面實現,城市發展能級和國際競爭力躍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東建設成為在全球具有強大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影響力的城市重要承載區,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璀璨明珠。
??對此,王振稱:“三個全面,意味著浦東要比全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提前15年左右。所以浦東的引領之路,也是探索實踐之路。”圍繞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建設現代化的創新體系、產業體系、要素體系、流通體系,建設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圍繞現代化城區,要建設創新、生態、人文之城,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智慧城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圍繞現代化治理,要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創新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建設安全城市。
??對長三角影響幾何?
??《意見》強調,推動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為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供重要通道,構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更好發揮龍頭輻射作用,打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窗口。
??“從浦東新區開發開放三十年的成功軌跡看,無論是對外開放、科技創新,還是政府建設、社會治理等,都對長三角各地發揮了極其重要的龍頭輻射作用,是各地開放發展的引領、示范,也是各地創新發展的引擎、帶動。”王振表示,新的發展階段,中央對浦東新區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其中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更好服務和帶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實施。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將為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更加強勁活躍的動能。
??王振認為,浦東新區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龍頭輻射作用將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實施更高水平改革開放,將進一步為長三角各地提供高水平的制度創新經驗和路徑,激發長三角地區的開放型經濟優勢和活力。改革開放是長三角地區強勁活躍的動力之源,而開放型創新經濟更是長三角地區的典型特征。要從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中獲取動能、獲取紅利,就要繼續發揮浦東新區的開路先鋒作用,通過打造全域特殊經濟功能區,著力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性開放,率先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互銜接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從而為長三角各地的開放型經濟拓展升級,提供實現路徑和有效做法。
??二是全力做強創新引擎,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將助力長三角地區更加有力地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加快建設世界級創新產業集群。構建創新共同體,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大幅提升創新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是長三角地區承擔的國家使命,也是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所要實現的重要目標。要發揮浦東的高端創新資源集聚優勢和制度創新優勢,聚焦集成電路、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突破,加速科技成果孵化轉化,有力牽引長三角創新產業的分工協作、培育壯大,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在創新產業領域,加快培育出世界級產業集群。
??三是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建設高標準要素市場,將更好服務長三角各地夯實實體經濟基礎、深度融入全球經濟、積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是上海有別于其他中心城市的戰略要務,同時也是上海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抓手。要著力搭建全球性的資源要素平臺網絡體系和基礎設施體系,構建國際化、網絡化的高標準要素市場,促進要素通暢流動,促進資源要素在長三角區域空間有效配置,促進各地的創新產業發展。
??同時,浦東新區既要通過自身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建設來提升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國際開放樞紐功能,還要充分依托長三角各地的長板優勢,通過創新構建區域共建共享機制,聚合力量,共同提升浦東新區的“四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