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兒童早期發展基地建設方案
??為推進徐匯區兒童早期發展基地建設,提升徐匯區兒童早期發展工作質量和內涵,根據《關于加強本市兒童早期發展基地創建的通知》(滬衛婦幼[2019]10號)和《關于加強本市兒童早期發展基地建設的通知》(滬衛婦幼[2020]5號)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幼有所育的工作指示,緊緊圍繞健康中國、健康上海戰略和行動,以保健為中心,保健與臨床相結合,面向群體、面向基層、面向家庭,預防為主,建立完善兒童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和運行機制,探索創新工作模式,為徐匯兒童早期發展提供全面、系統、連續、規范的整合型健康管理服務,不斷提高本區兒童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標
??到2023年,徐匯區以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和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兒童早期發展基地建設為契機,共同建立較為完善的兒童早期發展管理和服務體系。切實發揮兒童早期發展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為徐匯區的兒童早期發展提供業務培訓和技術支持,推廣適用于社區的預警篩查、健康評估、診斷和干預工具及適宜技術,提升區域兒童早期發展服務能力。
??三、組織架構
??成立徐匯區兒童早期發展基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區衛健委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組員由基地相關醫療機構分管領導組成。下設工作專班,由區婦幼保健所負責兩個基地統籌協調和工作任務落實。依托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整合區婦幼保健所、中國福利會幼兒園和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中福會國際婦幼保健院—徐匯區兒童早期發展基地”。重在提升社區兒童肥胖、兒童營養、兒童養育健康宣教等兒童保健能力。依托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整合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上海嘉會國際醫院和漕河涇、虹梅、龍華、田林、康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市六醫院—徐匯區兒童早期發展基地”。通過建設“徐匯區家庭醫生孕產婦管理培訓基地”,重在提升社區高危孕產婦篩查和隨訪、新生兒保健、母嬰健康宣教等工作能力。合理整合轄區優質資源,提升轄區兒童早期發展學科建設水平,為轄區母嬰保健提供同質化、連續性的高水平服務。
??四、建設內容
??(一)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兒早基地
??1、幫助區婦幼保健所開設營養門診,試點安裝使用兒童膳食營養評價軟件,開展兒童膳食營養評價,在兒保門診中開展兒童個體化“營養處方”,使得營養指導更加科學和個體化。在此基礎上,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廣。
??2、開設親子課程,專家下沉到婦幼所,每2月一次示范帶教。指導區婦幼保健所為全區高危兒童在3-4月齡時提供一次免費親子活動課程。
??3、參與社區健康教育活動,聯合中國福利會幼兒園為社區提供2場健康教育講座(線上/線下)。
??4、每年對轄區內醫療機構進行兒童早期發展業務指導6次。
??5、完成健康教育課件和視頻制作,內容包括母乳喂養、嬰幼兒喂養與營養、兒童視力發育與保健、意外傷害預防、常見疫病預防、疫苗接種知識等,協助區婦幼保健所做好全區兒童早期發展健康宣教工作。
??6、合作開展兒童早期發展科學研究,爭取國自然基金或省部級項目1項。
??(二)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兒早基地
??1、建立徐匯區家庭醫生孕產婦管理培訓基地,每月為徐匯區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提供高危妊娠篩查與識別、規范轉診、孕期隨訪、產后跟蹤與隨訪、圍產期健康、新生兒保健等產科、兒科系列培訓,提升全區兒童早期發展整合型服務管理能級。
??2、安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到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進修學習孕產婦的分級管理、高危孕產婦的篩查、診治與產后隨訪相關內容。每批次4人,每人進修3個月(門診2個月,住院部1個月)。
??3、組織上海市第六人民院專家下沉社區,進行義診與健康宣教,提高社區家庭醫生、孕產婦及家屬對高危妊娠的認知、監護與防控能力,以及新生兒護理、疾病篩查和高危兒綜合管理能力。
??4、幫助聯建單位兒科(兒保)門診建設,派出中級以上職稱醫師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出診,建立轉診的綠色通道。
??5、協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上海嘉會國際醫院開展孕婦學校、父母課堂、親子活動,提供科普講座、課程培訓等。
??五、經費保障
??兒童早期發展基地建設經費由區衛健委安排,區婦幼保健所具體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