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松江區水務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局機關各科室,各基層單位::
??《關于進一步加強松江區水務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經局黨組班子會討論通過,現予印發。
??上海市松江區水務局
??2023年4月3日
關于進一步加強松江區水務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
??為加快本區水務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水務干部人才效能和潛力,明確松江水務干部人才隊伍發展的目標和任務,為本區水系統治理現代化以及建設綜合性節點城市等戰略需求提供干部人才支撐,根據《上海水務海洋人才發展"十四五"規劃》及松江區"十四五"人才規劃相關精神,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發展基礎
??區水務局核定機關企事業崗位512人,目前在編408人。35歲以下(含35歲)130人,占比31.9%;35歲至45歲(含45歲)114人,占比27.9%;45歲至55歲(含55歲)126人,占比30.9%;55歲以上38人,占比9.3%。碩士研究生學歷22人,占比5.4%;本科學歷244人,占比59.8%;大專及以下學歷142人,占比34.8%。
??區水務局黨組高度重視干部人才工作,將干部人才工作與推動松江水系統治理發展需求緊密結合,統籌推進各類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松江水務系統干部先后榮獲上海市水務海洋系統“身邊匠人”、上海市污染防治攻堅先進個人、上海市河長制工作先進個人、上海市水務海洋青年拔尖人才提名獎、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二、面臨形勢
??松江水務干部人才隊伍規模、結構和素質有了一定提升,但對照新形勢、新任務,本區水務干部人才隊伍建設仍存在一定不適應,突出表現為立足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人才規劃不夠;干部人才隊伍年齡結構偏大、層次未顯,梯隊建設有待加強;懂技術、懂管理、具備系統性思維的干部人才體量不足;各類干部人才的選拔、培育、評價和激勵機制仍需優化改進,人才培養平臺資源有待持續整合加強;人才培育經費投入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新時代干部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圍繞新時代松江水系統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要求,聚焦服務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松江新城和松江樞紐“三張王牌 ”更高質量建設重要契機,加快建設一支素質優、結構優、效能優、能力強、作風強的高素質專業化水務人才隊伍,以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為新階段松江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黨管人才、政治引領。強化黨組統一領導,加強政治引領、黨性錘煉,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健全黨管人才領導體制和工作格局,充分發揮黨組織凝聚人才功能。統籌整合各方力量,推動水務干部人才工作科學發展。
??二是堅持統籌協調、分步推進。堅持統籌協調,建立協調有力、落實有效、實施有序、配置合理的工作格局。按照“整體部署、分步推進、逐步完善”的工作路徑,持續完善干部人才隊伍分層分類管理使用措施。
??三是堅持事業為上、人事相宜。結合不同層次人才特點,因才施策、科學培養,著力增強水務人才實踐和創新能力,提高水務人才綜合素質。創新激勵機制,科學評價、有效激勵,不斷拓寬水務人才發展空間,增強人才活躍度,提升人才貢獻力。
??四是堅持以用為本、服務發展。堅持優化人才培養、評價、選拔、使用、激勵和保障體制機制,用好用活各類人才。以服務本區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聚焦綜合性節點城市水系統治理人才需求,夯實人才基礎,補足人才短板,進一步激發和釋放人才效能。
??(三)發展目標
??牢固樹立人才優先發展理念,通過改革完善干部人才工作體制機制,統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重點業務領域人才縱深發展,實施專項人才工程,強化人才保障措施,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結構優化、布局合理、干事創業的適應新時代需要水務干部人才隊伍,推動松江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1.人才結構更加優化。科學調控人才隊伍規模,隊伍梯次更加合理,年齡、知識、專業結構持續優化,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基層隊伍“造血”功能進一步增強。
??2.人才分布更趨合理。水務相關領域人才分布更加均衡,在黨建工作、水安全保障、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修復、水發展規劃、幸福美麗河湖建設等重點領域集聚一批優秀人才、業務骨干,培養一支講政治、善管理、懂業務的素質過硬干部隊伍。
??3.人才發展平臺持續拓寬。以交流任職和崗位鍛煉為載體,開展全系統青年干部跨條塊、跨領域多崗位鍛煉,為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搭建交流平臺。以多層次、多形式的技能競賽活動為培養載體,為技能人才搭建能力提升和技術展示平臺。
??4.人才效能有效釋放。人才制度體系更加完善,人才“引育管用服”各環節高效順暢,進一步建立健全松江水務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各項管理和發展機制,加快建設松江水務干部人才管理服務系統。
??四、主要任務
??(一)著力打造“三支隊伍”
??1.建設黨政人才隊伍。以提高政治素質,增強黨性修養為根本,以提升專業能力為重點,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堅持在防汛防臺、河湖水質提升、供水安全保障、水環境綜合治理、水務重大工程建設等重點業務崗位培養使用干部,培養造就忠誠擔當、業務過硬的高素質黨政人才隊伍。大力選拔、錘煉適應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的優秀青年黨政人才,逐步形成結構優化、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的黨政人才梯隊。拓寬干部成長路徑,持續推進崗位鍛煉、交流任職,加大機關和局屬單位輪崗交流任職力度,提升黨政領導干部綜合履職能力。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制度,重點推進“1+10+N”(局黨組+局屬基層單位+專業領域)教育培訓體系和“碧水紅帆”品牌化建設,實現教育培訓的經常化、全覆蓋,提升黨政干部綜合素質。
??2.建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以選拔、培育水務行業高層次人才和拔尖后備人才為重點,努力建設一支具有突出專業技術能力、善于解決復雜問題的技術骨干隊伍。建立水務行業重點領域專家庫,依托水務工程職稱評審、行業專著編撰、獎勵表彰等工作,通過摸底調查、單位推薦等方式,發現掌握一批優秀水務技術人才入庫培養支持。完善優秀人才職稱評審機制,加快協調建立體現松江水務人才職業特點和成長規律的職稱評審體系,優化職稱評審方式,統籌職稱評審計劃,注重考察人才履責績效、創新成果、實際貢獻,堅持憑能力、實績、貢獻評價人才。優化專業技術人員知識體系,創新專業技術繼續教育模式,以滿足實際工作需求為導向,聚焦重點業務領域知識更新,組織開展務實管用的專題培訓,結合實地調研、專題講座、院校培訓等形式持續豐富精品課程庫,不斷提升專業技術水平。
??3.建設青年后備人才隊伍。實施松江水務“菁英揚帆”計劃。按照“引才、建檔、儲備、使用”原則健全完善年輕干部發現儲備、培養鍛煉、選拔使用和管理監督全鏈條機制,認真落實年輕干部統籌選配、上掛下派等制度。建立完善“后備干部庫”。在綜合管理、專業技術等領域選拔培育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富有創新精神的青年人才,作為黨政人才和技術骨干人才的后備隊伍。掌握40周歲以下優秀正、副科級儲備人選,根據干部配比設立正科級和副科級后備干部庫,原則上采用“三年進行一次集中調整,一年一次滾動調整”的動態管理方式,不斷完善干部梯隊建設。建立完善“青年英才庫”。著眼今后5年乃至更長時期松江水務事業發展的需要,探索以重點工程、重點項目、重要崗位為依托,選拔培養一批具有創新和發展潛力的優秀年輕干部,形成青年英才庫。持續加大培養力度,組織年輕干部跨部門、跨條線交流任職,實現多崗位綜合歷練。強化對青年拔尖人才進行重點培養指導,督促培養單位制定、實施培養計劃。
??(二)重點推進“四項工程”
??1.水務工匠培育工程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分領域、分崗位選樹一批崗位尖兵、業務骨干,重點培育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新時代水務工匠隊伍。健全水務工匠培育體系。逐步完善培養、使用、評價機制,遴選技能技藝精湛、工作經驗豐富、善于解決實際問題、帶隊能力強的一線高級技能人才,分領域分專業建強人才方陣,發揮輻射作用,充分發揮各領域技能專家在傳承革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實施技能提升行動。積極推進技術革新、技能研修、師傅帶徒、團隊建設等工作,注重引入院校、科研機構、骨干專家優質培訓資源,廣泛開展適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安全技能培訓,提升職工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實施競賽錘煉行動。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訓,持續完善局系統技能競賽體系,圍繞水系統治理重點領域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能比武,促進行業人才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雙提升。
??2.素質能力提升工程
??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持續強化思想淬煉、專業訓練、實踐鍛煉,培養造就忠誠干凈擔當、數量充足、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水務干部隊伍。深入實施“上掛下派”鍛煉機制。結合局系統實際不斷完善崗位鍛煉機制,持續釋放人才效能,選派優秀年輕干部職工參加市水務部門交流鍛煉,拓展工作視野,增長知識才干;針對機關新錄用公務員下派到基層單位進行掛職鍛煉,深入了解基層實際,鼓勵支持在一線崗位扛起重任、勇挑大梁;新錄用事業單位人員有計劃安排到局相關科室學習跟班,提高對水務工作系統性認知,接收單位和科室圍繞工作能力、服務意識、作風建設等方面對新進人員進行綜合評估,作為干部動態使用的決策依據。開展師徒帶教傳承行動。在局系統開展“師徒帶教”活動,通過簽訂帶教協議、制定培養計劃、季度帶教點評、學員表現鑒定等充分發揮業務領域“傳幫帶”作用,引導基層建立健全師徒帶教工作的長效機制。每年征集評選3-5個“師徒帶教”典型案例,表彰評定“卓越導師”“優秀學員”,推廣“師徒帶教”的成功經驗。打造精細化培養平臺。開展“松水大講堂”系列專題培訓,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經驗豐富具有代表性的水務干部現場授課,同時突出針對性和前瞻性,重點學習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和新方法。深入推進全員培訓,圍繞松江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對水務現代化的現實要求,舉辦黨建工作、生態文明、河湖管治、審批服務、安全生產等專題培訓班,不斷豐富干部專業化能力培訓供給。
??3.凝心聚力助航工程
??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通過進一步健全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機制,為敢于擔當者擔當,為敢于負責者負責,讓干部人才在良好環境中錘煉勇于擔當、善于作為的本領。建立完善干部人才座談機制。局黨組每年組織召開水務系統中青年干部座談會,局黨組書記參加,通過座談交流形式了解系統干部情況、傾聽所思所想,為干部人才釋疑解惑、排憂解難、助航賦能,同時提出要求、指明方向,達到交流思想、找準路徑、凝心聚力的工作成效。持續完善激勵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績效分配機制,充分發揮績效考核正向激勵作用。持續落實好工作支持、待遇保障、心理關懷等舉措,深入落實談心談話、領導干部走訪慰問困難干部家庭等機制,推動關心工作更加細致、關愛措施更有溫度。構筑松江水務榮譽體系。定期表彰水務系統優秀干部人才,大力宣傳干事創業先進事跡,積極營造珍視榮譽、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推動全體水務干部職工見賢思齊、奮發有為,切實增強歸屬感、提升獲得感。
??4.數字人事賦能工程
??推進干部智慧管理。開發建設松江水務局干部人才管理系統,努力構建人員數據立體成像、工作決策多維輔助、工作部署閉環落實、上下一體協同貫通的人事工作綜合應用。建立功能完備、兼容共享、務實管用、安全高效的全區水務人才庫,確保各類人才信息內容準確、傳輸安全、更新及時,實現對人才數據信息的動態跟蹤和實時掌握。加大管理服務應用。突出干部人事分析研判、關聯比選、精準培養等關鍵環節,推進人才管理、評價、服務全流程線上運行,實現人才管理“一網通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進一步強化黨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引領作用,不斷完善局黨組統一領導、組織人事部門牽頭抓總、用人部門發揮主體作用的協調高效、上下聯動的人才工作格局。將人才工作列為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提高基層領導班子人才專項考核權重。持續完善人才工作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的運行機制,建立完善局系統人才工作會議制度,協調推動人才工作的高效運轉。
??(二)加強實施評估
??局屬各部門、單位要切實強化“一盤棋”思想,堅持齊抓共管,明確職責分工、推進重點工程、強化監管落實。組織開展中期評估、年度評估,適時進行動態調整,明確工作推進的考評指標體系,制定人才發展意見實施監測評估辦法,加大項目化推進力度,強化結果應用,把干部人才發展工作考核納入用人單位和部門考核范圍。
??(三)加強服務支撐
??加強對人才的組織關懷,完善人才調研制度,加強人才工作聯系、感情交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加大資金保障,建立穩定的經費投入渠道,用人單位、部門在年度部門預算中須列支人才培訓費用。注重輿論引導,選樹宣傳典型事跡和干部人才工作先進經驗,弘揚新時代水務精神,激發和引導優秀人才積極投身松江水務建設。
??附表:松江水務干部人才隊伍建設重點項目表
??附表:
松江水務干部人才隊伍建設重點項目表(任務清單)
序號 |
名稱 |
內容舉措 |
相關部門 |
執行周期 |
一 |
打造”三支隊伍“ |
|
||
1 |
建設黨政人才隊伍 |
選拔、錘煉優秀青年黨政人才 |
全局 |
持續推進 |
2 |
持續推進崗位鍛煉、交流任職 |
全局 |
持續推進 |
|
3 |
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制度 |
全局 |
每年度 |
|
4 |
建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
建立完善水務行業重點領域專家庫 |
全局 |
持續推進 |
5 |
完善優秀人才職稱評審機制 |
局屬事業單位 |
持續推進 |
|
6 |
優化專業技術人員知識體系 |
局屬事業單位 |
持續推進 |
|
7 |
建設青年后備人才隊伍 |
實施松江水務“菁英揚帆”計劃 |
全局 |
持續推進 |
8 |
建立完善“后備干部庫” |
全局 |
三年 |
|
9 |
建立完善“青年英才庫” |
全局 |
三年 |
|
二 |
推進”四項工程“ |
|
||
10 |
水利工匠培育工程 |
健全水務工匠培育體系 |
全局 |
持續推進 |
11 |
實施技能提升行動 |
局屬基層單位 |
持續推進 |
|
12 |
實施競賽錘煉行動 |
局屬基層單位 |
每年度 |
|
序號 |
名稱 |
內容舉措 |
相關部門 |
執行周期 |
13 |
素質能力提升工程 |
深入實施“上掛下派”鍛煉 |
全局 |
持續推進 |
14 |
開展師徒帶教傳承行動 |
全局 |
每年度 |
|
15 |
打造精細化培養平臺 |
全局 |
持續推進 |
|
16 |
凝心聚力助航工程
|
建立完善干部人才座談機制 |
全局 |
每年度 |
17 |
持續完善激勵保障制度 |
全局 |
每年度 |
|
18 |
構筑松江水務榮譽體系 |
全局 |
每年度 |
|
19 |
數字人事賦能工程 |
推進干部智慧管理 |
全局 |
持續推進 |
20 |
加大管理服務應用 |
全局 |
持續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