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問答實錄(2025年3月20日) 2025-03-21 來源:市政府新聞辦
新華社:當前,各地正在召開各類投資招商會,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有什么樣的優勢和吸引力?能否舉個例子?
張英: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是國內外投資者了解上海、投資上海、投資中國的重要平臺。這些年來,上海之所以廣受全球投資者的關心青睞,得益于國家各類政策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也得益于上海加快建設“五個中心”、持續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發展優勢。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聚焦產業新要素,打造綜合成本優勢。成本是企業發展重要的考量因素。近年來,上海瞄準企業關心的投資成本、直接成本、融資成本、轉型成本等重點領域,實施一攬子創新舉措。比如:去年出臺了工業降本增效“17條”,實打實為工業企業降低用能、土地、貸款等成本超520億元。
目前,我市工業勞動生產率排名全國城市第1,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連續15年排名全國第1。今年上海還將進一步加大力度。同時,瞄準新興產業發展需求,放大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綜合成本優勢,強化智算、語料、綠電、場景、平臺等創新要素供給,更好助力企業增利。
二是聚焦年輕新勢力,打造產業生態優勢。上??苿撡Y源豐富,是年輕一代創新創業的熱土。上海瞄準新領域新賽道,鼓勵更多年輕人在產業創新中“挑大梁、當主角”,在城市發展中“創大業、展宏圖”。特別是,上海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新機遇,打造“模速空間”“模力社區”,成立國地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打造全鏈條、全要素開源服務體系,優化產業生態,增強創新濃度和開放力度,更好讓年輕人在上海施展才干、成就夢想。
三是聚焦企業新服務,打造營商環境優勢。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沃土。上海聚焦提升企業感受度,出臺營商環境8.0版,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支持全球企業在滬投資展業。上海實施重點企業“服務包”,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帶動周邊落地200多家“AI+”企業,在全國首創工業領域AEO制度等,以更加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場環境,為在滬企業發展穩預期、添動力、強信心。
舉個“模速空間”的例子。為了吸引集聚全球AI創新企業和人才,上海打造了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孵化器—“模速空間”,推出了6萬方產業載體,打造了算力調度、開放數據、評測服務、金融服務、綜合服務等5大功能平臺,為創新企業和團隊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持。短短一年多時間,就集聚了100余家大模型企業,帶動周邊落地200多家AI企業、100余家投資機構,實現“上下樓就是上下游”“鄰居就是合伙人”。
如今,“模速空間”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亮點,已舉辦200多場AI青年先鋒論壇、沉浸式AI體驗展、項目投融資路演、場景對接、成果發布等活動,成為國內外年輕AI人才的創業熱土、創新樂園。空間內超千名從業者中,近1/3是28歲以下的年輕人,很多企業創始人、CEO、CTO平均年齡不到30歲。
這是上海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的生動例證。在全市還有很多這樣的產業園區和載體空間。歡迎大家多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來上海創新創業、投資興業的濃厚氛圍和無限機遇。
上海證券報:市國資委將如何發揮國資基金的作用,集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落地,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陳東:去年以來,國家和我市陸續出臺了《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鼓勵企業實施并購重組,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今年,我市將發展并購基金列入了重點任務,上海國資國企緊抓市場戰略機遇期,加快組建國資并購基金矩陣,與社會資本開放合作,加大產業并購力度,進一步提升新質生產力能級。
新組建的國資并購基金矩陣總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主要由市屬國有龍頭企業、金融機構、平臺公司發起,涉及國資國企改革、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民用航空、商業航天、文旅消費等領域。
國資并購基金矩陣將聚焦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和本市重點產業領域強鏈補鏈,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同時與行業龍頭企業、各類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專業服務機構、產業園區一起,助力完善我市并購市場生態。
下一步,市國資委將結合上海國資國企改革重點任務,以市場化方式實施一批并購重組,推進相關產業整合與升級,打造重點領域龍頭企業。市國資委也期盼與致力于上海產業發展的各類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加快集聚上海高端產業。
上海電視臺:當前上海經濟規模突破5萬億元,邁上了新臺階。過去一年,上海在投資促進工作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取得哪些成效?
蒲亞鵬:促進投資是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過去一年,市投促辦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會同相關部門、各區和管委會,推動投資促進工作打開新局面、再上新臺階。
2024年,全市落地億元以上項目近兩千個、總投資超1萬億元;工業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首次超2000億元,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比較有顯示度的項目,如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從去年5月開工到今年2月建成投產,再度刷新“特斯拉速度”;法雷奧項目從土地摘牌到項目開工在24小時內完成,實現“拿地即開工”。這些引進項目為推動我市經濟健康穩定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簡單總結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一是深化改革形成新體系,招商引資質效加快提升。在市委市政府的謀劃部署下,組建招商引資和企業服務一體化專班,高位推進招商服務一體化。重點是強化招商服務體系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統籌市級各部門之間的服務職能,同時形成市區協同的格局。為來滬投資興業的企業家、創業者建立一個統一的服務入口,為企業投資與經營發展中面對的各類問題建立一個托底的高效解決路徑。我們將企業的問題清單當做政府的工作清單,去年累計解決企業訴求超1.5萬件。
在創業與經營過程中,需要面對各類復雜外部環境和自身發展中的問題困難,全市上下各級投資促進的職能部門和工作人員,將始終和企業站在一起,搭建政府服務和企業需求之間的“寬帶連接”,陪伴企業共同成長。
二是打造創業創新生態,推動新增投資在鏈上匯聚,在集群中發展。投資促進工作必須錨定上海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目標,以上海雄厚的產業規模為基礎,把握產業空間分布演化的趨勢,進一步明晰上海這個大都市級的產業發展的總體格局。使企業精準定位到適合自身發展的空間、生態和產業鏈當中。
目前,全市已經規劃了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電子信息、軟件和信息服務、汽車、高端裝備)及空間分布,各區和管委會也依托自身優勢特點布局主導產業發展,發展目標和路徑更加明確,形成以產業鏈招商、以產業生態招商和以發展機遇招商的良好態勢。
三是持續煥新“投資上海”品牌,加快各類要素資源集聚、融合、涌現。上海這座城市,匯聚江河,面向大海。在各類要素的集聚融合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市投促辦仍然要主動作為,為“投資上海”持續引流。去年,市投促辦充分發揮主場招商優勢,依托進博會、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工博會、世界設計之都大會等重大會展,開展各類產業推進活動超6600場,數百萬人次的投資交流、信息碰撞,涌現出大量投資機遇和需求。
同時,加大“走出去”海內外招商力度,開展“投資上海·全球行”、“全國行”系列活動,多渠道、多維度展現上海城市形象,進一步打響“投資上海”品牌。上海的經濟規模已經跨越了5萬億的臺階,上海這座經濟中心城市在新的起點上已經揚帆而起,必將行穩致遠。在此,誠邀全球企業家、投資人和創業者登上上海這艘經濟巨輪,與上海同舟共濟,共享機遇、共創未來。
澎湃新聞:上海在擴大開放、利用外資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在新形勢下開展外資招商服務,推動外資高質量發展,市商務委有哪些具體舉措?
何冬賓:今年上海外資工作主要抓好落實國家《穩外資行動方案》。根據全球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結合上海實際,圍繞“精準”下功夫,力求實效,重點體現在:精準施策,精準招商,精準服務。
精準施策:市商務委根據外資企業普遍反映政策散、理解難、申請繁的問題訴求,梳理編制《外商投資政策匯編》(又稱《政策黃頁》),用多國語言翻譯,并強化政策鏈接和指南,讓政策變得易獲得、易理解、易申請。
其次市商務委今年將在與外資企業業務發展最相關的開放政策方面下更大功夫,爭取更多開放試點。繼續用好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80條”的2.0版,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落實好在生物技術、外資獨資醫院、增值電信等最新開放措施,在自貿試驗區、臨港等區域先行試點,持續為上海外商投資促進工作打開新空間、創造新機遇。
精準招商:市商務委制訂了精準招商行動方案,細化國別、細化產業、細化目標客戶。通過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路演招商、會展賽事招商、合作伙伴招商等方式,盯住直接投資、股權投資、返程投資、利潤再投資、金融投資等重點領域,力爭穩住外資規模和占全國的比重。
精準服務:在全市招商服務一體化工作機制下,市商務委把服務外資企業作為重中之重,認真執行好營商環境8.0的各項舉措。今年市商務委的服務將在抓政策落地、抓問題解決的實效上下功夫。首先是繼續多方聽取外資企業的訴求和問題,堅持舉辦政企溝通圓桌會,去年市區兩級開了近130場,很多問題通過這個平臺反映并解決。今年市領導已親自召開兩場,下周二還有一場。市商務委對問題建立了跟蹤督辦,持續協調推動,直到解決。
其次,根據外資企業需求比較集中的幾個方面,打算建立反應更加迅速的小專班機制,如創新應用、標準制定、兼并收購、權益保護、人才用工服務等,針對企業的個性化問題協調解決痛點、堵點。大機制解決面上共性問題,小專班打通企業個性痛點,讓外資企業放心發展、更加安心、更有信心。
第一財經:上海文旅投促周是2025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的配套活動之一,能否介紹一下活動的亮點?
金雷:文化旅游業作為全市重點招商領域,市文化旅游局研究確立了“4+16”文旅重點招商產業目錄,完善匯集文旅招商引資政策,創建了文旅營商通公共服務平臺,搭建了上海旅游投資促進大會、上海文旅投促周等招商服務平臺。
2025上海文旅投促周將于3月30日-4月1日舉行。將邀請百家重點文旅企業,并在投促周活動期間召開多場投資配對會活動,進一步展現上海的經濟活力、創新動力、城市魅力和投資潛力,著力打造亞太旅游投資門戶。本屆上海文旅投促周主要有三個方面特點。
一是突出投展聯動、雙向賦能,2025上海文旅投促周將與上海旅游產業博覽會同期同地聯動舉辦,充分發揮上海產業博覽會作為全球最大旅游專題博覽會優勢,投消結合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環節,努力使參展商變投資商。
二是突出聚焦主題、精準配對,2025上海文旅投促周將以“盤活存量,創造增量”為主題舉辦三場文旅投資配對會,主題分別為:文旅運營專場——“文旅存量資產運營”、 文旅設備專場——“文旅前沿技術與設備”、內容創新專場——“沉浸式文旅與文創IP”。
三是突出頭部引領、新質生產力投資,邀請來自全國優質投資基金、文旅運營集團、酒店集團等頭部機構參加,包括浙旅投、海南旅投、江蘇文投、綠地城投、新昌旅游集團等國內知名實力投資企業90余家,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企業投資、沉浸式與IP賦能、食飲新生態、產業出海等投資熱點。希望以更好服務、更優環境吸引更多優質文旅機構投資上海、投資文旅。
東方網:2025年是浦東投資促進年。請問結合此次大會,浦東有哪些投資促進新舉措?
李慧:浦東新區作為上海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十分重視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的參與,并借助大會平臺向世界展示浦東堅定開發開放、不斷追求經濟高質量發展、與世界共創新未來的美好愿景。
今年,浦東新區一如既往與大會同頻共振,將同步組織舉辦“1+N”系列特色區級活動,即:1場以“共贏浦東、鏈聚全球”為主題的浦東新區投資促進大會,近40場特色鮮明的投資促進活動。
2025年是浦東投資促進年,蛇年春節后的第二個工作日,浦東便發布生態聚勢、行業聚力、服務聚質、要素聚合、隊伍聚能“五大”投促行動,向外界宣誓了浦東抓投資促發展的決心和力度。接下來,浦東新區圍繞“五大行動”,以用情做好企業服務、用心陪伴企業成長為導向目標,重點強化好3方面的保障措施。
浦東新區將問效于企,強化全周期的政策支撐。將聚焦于企業創新研發、產品應用、市場拓展、規模投資、企業融資等發展需求,加大全生命周期的涉企政策供給。將優化提升涉企政策服務數字化能力建設,推動政策“一鍵觸達”、智能匹配功能建設,讓企業更便捷高效獲取政策扶持。將做優“走出去”綜合服務體系,支持海外倉和物流設施建設,助力企業海外發展。
浦東新區將問需于企,強化全方位的要素支撐。將聚焦人形機器人、大模型、生物制造等新賽道,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園區地標。將深化產業用地彈性規劃和功能復合,持續加大“工業上樓”力度,最大程度釋放產業空間。將面向全球深化“明珠計劃”,更大力度引進各類人才,配套出臺團隊建設、科研攻堅、創業投融資、安居配套等一攬子激勵措施。將完善全產業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發揮國資創投引導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浦東發展,支持浦東企業發展。
浦東新區將問計于企,強化全維度的場景支撐。浦東一直致力于開放城市級應用場景,如模力社區垂類模型應用場景、無人駕駛測試道路應用場景等。今年將面向制造、金融、健康、商務、文旅等重點領域開放一批場景,并支持龍頭企業開放企業級應用場景,通過場景鏈接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打造更具活力的創新試驗場。
浦東的發展,離不開海內外各界的共同參與,在這里,也真誠地懇請媒體朋友,多到浦東走走,多了解浦東,多宣介浦東,多與你的朋友一起談論浦東,歡迎您到浦東來,一起做好投資促進的工作,一起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工作推向深入,推向新高度。
科技日報:臨港新片區作為前沿科技產業發展的高地,在當前經濟新形勢下,如何持續打造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對于重點產業方向,有哪些具體策略和考慮?
唐浩:作為上海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的“試驗田”和“發動機”,臨港立足開放創新核心使命,始終堅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當前,面對經濟新形勢,臨港新片區圍繞“新質生產力”,聚焦新型工業化,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協同,全力構建前沿科技產業集群。主要是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是構建一流營商環境,著力培育產業生態。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在上海臨港正式投產,從拿地到首臺產品下線僅歷時9個月,比整車超級工廠的12個月大幅縮短3個月,表明我們有能力持續為全球企業提供超高效率的服務。
二是突出政策的精準發力,著力培育產業生態,支持鏈主企業做大做強,通過支持中小型科創企業創新創業,促進大中型企業的融通發展,引進研發設計、檢驗檢測、咨詢認證等服務平臺,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形成產業的集聚效應。
三是組建專業的招商公司和企業服務中心,通過招商服務一體化的機制,吸引更多的創新型企業落戶臨港。
本次在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即將簽約的幾個項目是臨港新片區重點產業的優質企業代表,臨港新片區建立了全過程全環節服務保障機制,未來臨港新片區不再只是快速響應,而是主動參與項目進程,主動為企業設計整個建設計劃,讓服務成為產業落地、打造集群的核心競爭力。
在重點產業發展方面,臨港新片區將聚焦集成電路、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及數字經濟,“4+1”的產業體系,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千億級產業集群。比如在民用航空產業方面,臨港新片區將抓住C919規?;l展、C929新機型研制等機遇,布局新產能,完善產業鏈條。目前,臨港已聚集民用航空企業45家,初步具備大部段、復材、裝備、發動機、保稅維修等能力。
下一步,臨港新片區將加快推動建設大飛機園及航發商發產業園,推動大飛機制造產業鏈向現代服務產業鏈延伸,發展飛機租賃、航空培訓、航空金融保險等新業態,提升產業附加值。加強與國際航空企業的合作,推動外資供應鏈本地化,提升產業國際化水平。
臨港新片區是年輕的城,年輕人的城,是上海的未來之城,也是全球創新資源的聚合地,我們期待以此次投資促進大會為契機,與全球的伙伴共謀發展、共享機遇,為上海市建設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貢獻臨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