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問答實錄(2021年3月30日)(上午) 2021-03-31 來源:市政府新聞辦
??新華社:市級層面要求,各新城可以根據“十四五”重點地區的開發建設條件,打造若干樣板示范區。請問嘉定新城在這方面有哪些考慮?
??陸方舟:未來新城建設,不應該千城一面,應該是最現代、最生態、最便利、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新城建設中,我們現在規劃三個樣板示范區,可以分別代表過去、現在、未來:一個是西門歷史文化街區,一個是遠香湖中央活動區,還有一個是嘉寶智慧灣未來城市實踐區。
??西門歷史文化街區作為示范區,規劃面積約16公頃,它的定位是展現歷史傳承。大家知道嘉定老城是嘉定文化的根,西門歷史文化街區是老城中的風貌保護區,如何挖掘西門老街歷史文脈,進行保護性開發,既突出傳統歷史文化街區的特色,又實現傳統保護與現代功能融合,最后打造成為文化休閑、創意、商業、旅游、居住多功能復合的活力街區。這是示范樣板希望在老城中做的一個探索。我們希望嘉定老城豐厚的歷史底蘊滋養出新城未來發展的新特色。
??第二個示范樣板是遠香湖中央活動區,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定位是在原有基礎上,經過新一輪新城建設有更大的提升,打造成為最現代的城市中央活動區。經過十多年的努力,這一區域初步形成了現代城市的基礎,匯聚了遠香湖、保利大劇院、最美圖書館等一批地標性建筑群和優美生態景觀。接下來要突出“城市融入自然、自然導入城市”的理念,打造具有標識度、宜居度、美譽度的城市會客廳。公共服務升級方面,提升遠香湖和紫氣東來景觀帶等生態優勢,建設湖區地標建筑群、濱水文化景觀和大型公共綠地。實施科技賦能方面,讓科技改變城市,將積極推進科創總部園和“一環三路”智慧交通應用場景建設。提升產業能級方面,將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形成總部經濟集聚效應。
??第三個示范樣板是嘉寶智慧灣未來城市實踐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其中5平方公里是生態片林,可開發建設用地大約1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約134萬平方米。這個區域里擁有豐富的生態片林、河流水系等生態資源,同時擁有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等功能性平臺。它的定位是,以“三生”融合和城市數字化轉型為引領,做強集成電路及智能傳感器產業,與智能網聯汽車強化聯動,建設集智創產業中心、智慧生活街區、數字化服務中心、研發總部片區和企業花園辦公區等為一體的智慧產業社區,打造以生態型科創產業為特色的未來城市實踐區。
??我們選的三個樣板示范區,希望在歷史風貌保護方面有創新,在現代城市中央活動區建設方面有提升,特別是為未來城市留有探索空間,在嘉定新城里面可以體會到未來城市的場景。這是我們對樣板示范區做的考慮。
??解放日報:城市功能提升是新城建設重要內容,新一輪新城建設當中,嘉定新城怎么樣完善提升城市功能?
??高香:嘉定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為人建城,努力成為人民城市建設的實踐者和領跑者。我們常說此心安處是吾鄉,未來的嘉定新城既要靠強大的產業功能留住人才,也要靠優質城市功能留住人心。其中兩大功能:一是基本功能,還有一個是特色功能。
??一方面完善“人有我優”的基本功能,這次市委市政府打造新城不再是郊區新城,是具有獨立功能的長三角綜合性節點城市。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我們將抓好這個機遇,對標一流標準,引進高品質公共服務資源,率先建成營運一批重大功能性項目,推動嘉定新城公共服務水平邁向全市一流。
??要說最要緊的也是市民最關心的就是要辦好家門口的學校和社區旁的好醫院。嘉定新城已經有的學校是優質學校交大附中嘉定分校、華二初中等優質資源,今年上師大第五附屬學校等一批市屬學校要開學,“十四五”期間嘉定新城將建設22所學校,宋校嘉定實驗學校5所學校正在建設中,華師大第五附屬學校、上海實驗學校嘉定新城分校、上海大學附屬嘉定實驗學校等一批優質資源也在加速落地,在新城集聚起一批聯名校,百年老校。區委區政府出臺了教育衛生人才的十八條政策,挺有干貨的。全力引進和培育優秀師資隊伍,通過進一步促進教育優質均衡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在醫療資源方面,目前瑞金醫院嘉定北院已經整合為瑞金北院院區,和本部是一體化運作,垂直化管理。今年瑞金醫院的二期13多萬平方將在嘉定開工。加上仁濟醫院嘉定分院以及正在建設的上海中醫院嘉定新院和在籌建中的上海中醫藥大學嘉定中醫院,在嘉定凝聚一批優質綜合類和專科類醫院,通過緊密型的醫聯體把各級醫療資源串聯起來,努力辦好社區旁的好醫院。
??另外一方面要凸顯“人無我優”的特色功能,新城建設不是千城一面,嘉定新城需要別具一格,也需要“獨一份”的個性魅力,這方面嘉定基礎非常好。新城里面有輻射長三角的保利大劇院,也有全國唯一的F1賽車場,我們將做大做強特色功能,真正將嘉定新城打造成“反磁力中心”,廣聚長三角的人氣。
??最亮眼的是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重要承載區,打響汽車文旅魅力之城的文化品牌。我們與久事集團深度合作,依托F1賽場和市民體育中心,加速推動F1電競中國冠軍賽等重大賽事落地,持續擴大上海汽車文化級品牌影響力,打造長三角一流賽事中心,和全國汽車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剛才提到的項目只是嘉定新城美好藍圖中的冰山一角,我們將始終把完備城市功能的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也誠邀大家一起發現和共享。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嘉定有遠香湖、紫氣東來等城市公園,“十四五”期間嘉定新城將采取哪些舉措強化生態宜居優勢?
??李峰:嘉定新城有一個著名的城市意象叫“千米一湖、百米一林、河湖相串、荷香滿園”,這是嘉定新城和諧生態的標志,十多年新城建設當中,嘉定新城獲得國中國最佳生態宜居城市的稱號,我們在接下來的“十四五”期間會持續強化新城人居環境和城市韌性提升新城品質攻堅。
??第一,構筑綠色空間。首先要形成新城外圍的大生態格局,嘉定新城森林覆蓋率非常高,我們會重點打造繞城生態走廊,包括歷史文化生態走廊和高速生態廊道,到2025年新城森林覆蓋率達到21%。其次會完善城鄉公園體系,也是以高于中心城標準打造示范公園城市,我們會加強公園綠地和文體功能結合,在規劃當中未來5年要新建五座城市公園,現在大概有20座城市公園,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5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以上。最后通過完善綠道網絡推動區域生態環境、生態景觀成片聯動,形成步行5分鐘有綠地,騎行15分鐘有景觀,車行30分鐘一定有公園。
??第二,暢通藍色水網。嘉定老城有一個圓形護城河,東西向的練祁河和南北向的橫瀝河,形成“十字加環”河道,現在還在發揮功能。2019年我們在環城河護城河河道做了貫通,獲得魔都最美健身步道的稱號,有20多條健身步道。“十四五”期間重點推進橫瀝河文化水脈建設,就是南北向文化水脈,連通南向和北部華亭,貫通新城南北,重點暢通水系鏈接改善水生態環境和親水環境,真正構筑融歷史文化、水上運動、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綠色生態示范功能,同時大幅度提升水環境治理能力,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我們有一組指標,到2025年新城區域內河湖水面率達到8.93%,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5%,骨干河道和主要湖泊公共空間貫通率達到80%。
??第三,打造韌性城市。除了看得見城市公共空間之外,還會著重建設完善看不見的基礎設施和保障體系,打造智慧安全城市。一方面我們需要滾動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要提升生態環境體系的治理,保障生態安全。同時,要加強新城綜合防災和安全風險管理,構建韌性城市空間,確保城市安全。三是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建設低碳城市,持續改善市容和景觀。到2025年現在有幾個數字包括污染地塊的安全利用率達到100%,新建建筑100%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率達到100%。
??總之,“十四五”期間我們的產城融合生態宜居的新城,將會提升到新的高度,也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才到嘉定落戶,來發展自己新的產業。
??經濟日報:五大新城要構筑區域輻射的綜合交通樞紐,請問嘉定新城在這方面是如規劃的?
??管紅梅:“十四五”時期,嘉定新城將進一步提升外向度和聯動性,著力構建更具輻射度的樞紐體系、更具暢聯度的路網體系、更具便捷度的公共交通、更具舒適度的慢行系統,全力構建綜合交通發展新格局,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強力支撐嘉定新城滬寧發展軸上的樞紐節點城市地位。
??首先,圍繞“更有輻射度”,對標“一城一樞紐”的建設發展要求,全力打造安亭樞紐。圍繞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鐵和滬通鐵路的客運功能基礎,全力推進軌交14號線西延伸、市域鐵寶嘉線、嘉青松金線的規劃建設,形成集國鐵、市域鐵、軌道交通、中運量客運、長途客運和常規公交“六位一體”的上海新城綜合交通樞紐。同時,圍繞嘉閔線、嘉閔北延伸的規劃建設,圍繞嘉定北、新城東等站點形成TOD開發,進一步突出嘉定新城的節點功能。
??其次,圍繞“更具暢聯度”,全力打造外暢內聯路網體系。對外將構建“三橫四縱”對外高速干線網絡,啟動沿伊寧路-瀏翔公路-綠意路-G15沈海高速的輔環項目,加快沿寶安公路-瀏翔公路-綠意路-嘉松北路形成快速環線。同時,將配合推進嘉閔聯絡線建設,推進S5伊寧路立交建設,深化研究S5抬升工程。對內更加強調線上通達、點上疏解的路網功能,強化主次路網的連續通達、織密支路網,推動形成“三環多射”內部路網體系。同步完善貨運體系和貨運通道,提升交通服務水平。
??再次,圍繞“更具便捷度”,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網絡。積極倡導公交優先,全力構建以軌道交通為主體、中運量和常規公交為補充的公共交通體系。加快中低運量骨干公交網絡規劃研究和示范線規劃建設。建設若干個公交首末站和一批交通樞紐公共換乘(P+R)停車設施,提高重點區域停車配建指標和停車共享范圍。從綠色出行來看,持續推動滬宜公路、勝辛路合乘車道的示范應用,加大新能源客車推廣使用力度。
??最后,圍繞“更具舒適度”,全力打造安全、環保的慢行系統。通過提升并完善街坊道路、人行連廊和地下人行通道的通達性,提高新城區域慢行網絡的覆蓋度、感受度。結合居住片區及商業片區街道,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為依托,開展更具人性化、精細化的道路空間和交通設計,打造全人群友好、全出行鏈無礙的高品質街道空間。充分依托嘉定老城歷史風貌區環城河特色水系和綠地資源,促進慢行交通的通行功能與游憩休閑等功能有效銜接、有機融合,共同打造品質宜人的綠道系統。
??上海廣播電視臺:根據“十四五”期間產城融合新要求,嘉定新城在產業集聚方面有什么新目標?
??蔡寧:“五大新城”建設是未來上海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極,它并不是在重新打造新城,而是新城的迭代升級,我認為核心實質還是產城融合,補齊短板。接下來我就如何產業集聚以及產業功能提升和產業空間的優化做一下介紹。
??第一,目標。嘉定區未來產業發展就是以高質量的產業來推動產業結構的轉型。嘉定新城規劃面積將近160平方公里,到目前二產(制造業)規模大概1755億,三產(商貿服務業)3534億,總產出5289億,目標到“十四五”末是萬億級產出。如果要達到這個產出,每年要兩位數以上增長,支撐在哪里呢?區委區政府有一個很重要的謀劃就是“六輪驅動”,五個千億級加上一個倍增系統。汽車新四化、智能傳感器產業、高端醫療裝備和精準醫療,院地合作和校地合作再打造兩個千億級產業生態系統。在線新經濟的倍增計劃,目前整個新城范圍內的在線新經濟產業規模大概2000億左右,到“十四五”末會超過4000億。
??第二,萬億級產業載體在哪里?我們開始考慮特色園區打造。在整個嘉定新城范圍內共有32.6平方公里的產業用地,到現在為止目前有8個特色園區,嘉定區全域一共19個特色園區,整個新城范圍內產業用地的產出率目前還是不高的,大概每平方公里56億左右,低于全市76億平均水平。到“十四五”末我們會達到每平方公里107億的水平,這就是我們的載體。靠什么打造呢?市經信委和我們區正在謀劃“一城一名園”,未來打造一個“國際汽車智慧城”一張閃亮的名片,從名字上可以解讀“國際”是未來國際化的標準“汽車”是我們的主導產業,“智慧”包括新車“新四化”、智慧傳感器和智慧醫療,這是一個大概念不是泛指某一個園區而是大產業園區的概念。名園的打造就是為了吸引著名企業到這里來入駐生產,名園和名企形成良性互動,名企來了之后對名園進一步賦能,形成良性互動。
??第三,有了目標和載體,動能在哪里?動能就是科技創新和數字賦能,數字賦能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傳統產業的數字化。嘉定目前有20多萬戶企業,如何把這些傳統企業進一步升級迭代?我們要利用現在的5G技術、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等對傳統產業進行賦能,打造一批無人工廠、樣板工廠對傳統企業賦能。另外,數字產業化。數字不僅僅是流量的概念,現在是一個生產資料、生產資源。嘉定新城和其他五個新城我認為最有特色的就是智能網聯或者智慧城市的打造這塊,因為我們有先天獨到的優勢擁有智能網聯的示范區,目前要打造國家智慧交通的示范試驗區,為數字產業化打造了非常好的條件。
??大家可以暢想一下嘉定未來之城各位可以乘坐無人駕駛的公交,換乘無人駕駛的出租,可以在馬路上有無人售賣機進行售賣,晚上還有無人的清掃車在清掃,這是我們打造的未來數字之城。同樣未來的數字之城也會給嘉定產業賦能形成數字化產業,以上是我對產業的描述。嘉定區好的項目不缺土地,好的產業不缺空間,歡迎大家共同參與嘉定新城的建設,共同分享嘉定新城的成果,同時一起展望嘉定新城美好的未來。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嘉定新城要建設國家智慧交通先導試驗區,請問具體有哪些新舉措、新亮點?
??高香:嘉定與汽車是相互打著深深烙印的。建設國家智慧交通先導試驗區,既是嘉定立足自身優勢、搶抓示范引領的戰略選擇,也是新城“獨此一份”的特殊作為。一方面,城市建設,交通先行。智慧交通將有力提升“人-車-路-云-城”協同作戰能力,有助于打通城市“大動脈”、暢通“毛細血管”,提升整個城市和城市群的通達性。另一方面,智慧交通,以人為本。通俗地講,就是讓“聰明的車跑在智慧的路上”,系統整合嘉定汽車全產業鏈和生態鏈,使“無人駕駛”融入生產、走入生活,引領人們出行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變革。我們將圍繞“五大方向”(整體性轉變、革命性重塑、全方位賦能、多場景激活、新出行服務),從“路”“云”“車”“城”四個方面推動智慧交通建設。
??一是串起智聯的“路”。依托首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全球5G智慧交通示范區等平臺,加快規劃建設智能化道路,建設廣泛覆蓋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覆蓋全國路網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統以及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和智能汽車基礎地圖等。今年,我們將重點打造遠香湖無人駕駛示范環路、裕民南路“最美未來道路”、白銀路“上海第一路”和滬宜公路智慧車列。
??二是打造智控的“云”。以車輛、交通和環境數據為基礎,構建國家智能汽車大數據云控基礎平臺、智能汽車云控平臺和運營服務平臺。基于5G和整體車用無線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探索建設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智慧交通專網,逐步參與構建全國統一的智能汽車專用的“智慧交通專網”。
??三是創造智能的“車”。支持車企等創新主體加快智能、網聯等核心技術攻關,建立基于智能制造的智能汽車零部件及整車制造生態體系。深化人工智能應用和軟件開發,鼓勵智能傳感、互聯網等企業與車企跨界深度融合,提供更多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方案和智能汽車集成方案。
??四是建設智慧的“城”。依托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等平臺,打造數據、研發、測試、運營和管理五大數字化賦能平臺,推進5G通信網、北斗定位網和智能交通網三網融合。重點圍繞遠香湖中央活動區開展先行先試,深度開發“一環三路”智慧交通應用場景,率先發布智慧交通“嘉定標準”。
??未來五年,我們將致力于將嘉定新城打造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范圍內“無人駕駛率先突破、數字高速先行通車、智慧交通創新賦能、城市品質共同提高”的先導試驗區。這是嘉定的目標,也是我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