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府〔2020〕50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上海市寶山區W12—1301單元(祁連敏感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的批復
市規劃資源局、寶山區人民政府:
滬規劃資源詳〔2020〕357號文收悉。經研究,市政府同意《上海市寶山區W12-1301單元(祁連敏感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具體批復如下:
一、該規劃范圍即南大地區,東至南陳路—南秀路,南至環鎮南路—祁連山路—S5滬嘉高速,西至S20外環高速,北至豐翔路—環鎮北路,總面積約628.9公頃,其中規劃建設用地約608.9公頃。
二、南大地區要落實“全力以赴做好轉型發展、產業升級和生態宜居的大文章”的要求,努力建設成為全球領先、國內典范、生態活力智慧的創新城區。要最大化發揮結構綠地的生態效應,樹立城綠交融的生態標桿;營造活躍的產業生態環境,打造各類要素匯聚的創新引擎;精準服務創新人才和居民的需求,形成產城融合的活力城區;積極推動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成為智能城市的先行典范。
三、要形成“組團式、多中心、網絡化”的功能結構。“組團式”,即由綠化廊道、城市干道劃分,形成6個產業組團、6個居住組團;“多中心”,即結合軌道交通站點,形成1個地區中心、2個社區中心,各組團內設置公共服務中心;“網絡化”,即構建道路交通、市政設施、綠化水系等多系統網絡。
四、要優化區域生態格局,發揮整體生態網絡的作用。本次規劃綠地面積約261.6公頃,控制外環綠帶寬度大于500米,滬嘉生態廊道寬度300—800米,組團綠廊寬度大于100米,依托走馬塘、陳家江景觀水廊以及組團間綠化廊道,營造藍綠交織的公共空間網絡。
五、要堅持TOD導向,產城融合,保障重點轉型區域發展空間。規劃總建筑面積約541萬平方米,其中規劃住宅約268.2萬平方米(規劃租賃房約39萬平方米)。
六、要強化交通支撐,倡導綠色出行。創造適宜公交、慢行的交通環境,適當加大城市支路網密度,新建地區路網密度為10.6公里/平方公里。
七、建立智能城市總體框架,啟動智能城市示范項目,建設智能城市基礎平臺,打造2個示范組團、3條智能展示軸帶,成為智能城市的先行典范。
八、原則同意各項規劃控制指標和附加圖則控制要素。
九、在規劃實施過程中,要落實產業功能,強化智能技術應用,深化城市設計和建筑方案研究,實施項目管理,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優化城市公共環境,促進南大地區有序轉型、協調發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20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