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0053號提案的答復 2019-06-18 來源:市政府建議提案處
廖瑛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改善‘一網通辦’平臺系統,進一步優化本市營商環境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經研究,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您在提案中就進一步完善“一網通辦”平臺系統功能、強化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提升用戶線上辦事的便利感和獲得感等方面提出了改進優化的建議和可實施的措施,符合當前本市“一網通辦”工作實際,值得采納。目前,本市正在開展五方面的工作。
一、優化完善“一網通辦”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從需求側出發,以用戶為中心,在“一網通辦”總門戶推出市民和企業主題式服務。通過采用主題引導方式,將專業性強的事項轉化為問卷形式,層層提問篩選用戶需要提交的材料,免去用戶對辦理業務的理解學習過程。通過采用公告欄、提示語、百科詞條、信息復用等功能,減少用戶填寫內容,實現一表填報。通過智能引導,達到千人千面的辦事結果,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精準化、主動化的服務。在去年建設的市民主頁和企業專屬網頁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主題式服務范圍,在服務市民層面新增100個復雜主題和40個便民服務,在服務企業層面新增100個專屬復雜主題和20個利企服務。
二、深入推進公共數據治理,提升數據共享應用能力
一是完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功能,打通國家、市、區三級共享通道,建立完善數據共享交換機制;二是加快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制定政務信息系統整合方案,將分散、獨立、交叉的部門信息系統整合為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大系統;三是大幅精簡辦事過程中需要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實現申請人實際提交材料平均減少一半,按照“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材料一律不需提交,能夠通過數據共享或網絡核驗的材料一律不需提交,能夠通過電子證照庫調取的證照一律不需提交”的原則實現一批事項“零材料提交”,做到申請人僅需填寫格式化申請表即可辦理,無需提交其他申請材料。各區、各部門提出的“零材料提交”事項,覆蓋面應不少于本區、本部門政務服務事項的10%。
三、創新工作方式,提供24小時不打烊服務
按照“一網通辦”總門戶7×24小時提供服務的要求,全面排查各區、各委辦局和相關系統服務時間,規范部門系統更新和維護操作。由于“一網通辦”總門戶平臺功能在不斷地迭代優化,市大數據中心按照計劃定期組織相關系統更新和維護,一般安排在非工作日或夜間進行,以減少對用戶體驗的影響。
四、研究“一網通辦”自助服務終端的布置機制
持續推進各類服務匯聚接入,服務渠道不斷拓展。在PC端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政務服務向移動端(“隨申辦”APP)、各類自助服務終端應用。對于政務服務窗口自助服務終端,本市正開展相關調研,探索實施窗口建設標準化管理運行新模式,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規范化服務窗口建設標準,加快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并會根據調研結果,加強“一網通辦”與政務服務終端平臺對接的標準規范建設,有序推進自助服務終端在全市推廣,讓上海成為辦事最方便效率最高的全球卓越城市。
五、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
今年,本市建立了“好差評”制度,構建用戶導向的“好差評”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一網通辦“好差評”系統,通過線下掃描“好差評”二維碼,線上直接評價的方式,對實體大廳、服務熱線、政務服務門戶及移動端所提供的服務開展評價,并獲取第一手評價反饋情況,力求客觀反映政務服務整體水平。同時,通過邀請專業社會第三方測評機構參與線上線下評估工作;不定期組織開展線下明查暗訪;聘請一批政務服務監督員參與評估工作;發揮“12345”市民服務熱線作用,通過多渠道收集用戶反饋,不斷優化流程,更新系統,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用戶體驗感。
感謝您對本市“一網通辦”工作的關心、支持,歡迎您繼續提出意見建議。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