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聞辦今天(7月12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介紹了《關于加快推進南北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華源,市經濟信息化委總工程師張宏韜,市規劃資源局副局長許健,市交通委副主任董愛華,金山區區長李澤龍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為貫徹落實市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加快形成“中心輻射、兩翼齊飛、新城發力、南北轉型”的空間新格局,進一步推動南北地區轉型發展,近期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南北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配套發布了《加快推進南北轉型發展的支持政策》(簡稱《支持政策》,作為附件),寶山區、金山區也已結合工作實際分別印發了兩區轉型的《行動方案》,全市已形成“1+1+2”的南北轉型政策框架體系(即《實施意見》+《支持政策》+兩區《行動方案》),南北轉型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
一、《實施意見》的總體考慮
寶山區、金山區是我市傳統產業基礎扎實的實體經濟承載區,也是優化城市空間格局、推動核心功能向長三角南北兩向輻射的重要門戶。隨著我市“三大任務、一大平臺”戰略向縱深拓展,南北轉型將成為全市塑造戰略空間版圖的重要抓手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關鍵舉措。為更好地推動南北轉型發展,在政策研究制定過程中,重點把握三點。
一是轉型視角,這是“如何看轉型”的問題。南北轉型不僅要跳出南北、更要跳出上海,站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角度看。南北兩區要充分發揮在傳統產業科研、人才和龍頭企業布局的基礎優勢,聚焦新材料、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等重點領域,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推動長三角產業鏈固鏈補鏈強鏈,打造世界級沿江沿海產業帶。為此,《實施意見》著眼于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和服務全市發展大局,對南北轉型進行系統謀劃和長遠布局。
二是轉型路徑,這是“如何抓轉型”的問題。南北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因地制宜精準轉型,解決制約發展的結構性、制度性問題。為此,《實施意見》提出,要以產業轉型為核心,全面統籌空間轉型和治理轉型。其中,產業轉型重在打破“主導產業依賴高、新興產業能級低、基礎產業配套差”的結構性桎梏,構建高端現代產業體系;空間轉型重在打通南北地區對外交通連接不暢堵點,構建內通外聯的交通網絡體系,進一步增強輻射長三角能力;治理轉型重在解決兩區醫療衛生、保障住房等公共設施配置和服務水平相對不足問題,加大優質資源供給力度,全方位提升城市軟實力。
三是轉型策略,這是“如何促轉型”的問題。南北轉型的方向路徑清晰了,還要匹配合適的策略方法,關鍵是要發揮好數字綠色賦能作用、重點區域轉型示范作用、重大交通設施先行作用以及龍頭企業帶動引領作用。為此,《實施意見》提出要錨定“雙碳”目標加快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打造“物聯、數聯、智聯”的公共數字底座;促進優質資源向吳淞、南大、濱海等重點區域傾斜;推進北沿江高鐵寶山站交通樞紐、滬乍杭鐵路金山站交通樞紐建設;加強與區域內“大院大所大企”的全方位合作,充分調動區域內市場主體特別是央企參與轉型的積極性。
二、《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共包括總體要求、功能引領、產業轉型、空間轉型、治理轉型、保障措施六個部分,總體上可概括為“1+4+9”:
“1”,就是1個總體要求。南北轉型要以產業轉型為核心全面統籌空間轉型和治理轉型,通過整體性、系統性轉型將南北地區打造成為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主力軍、傳統工業地區轉型的樣板區、實體經濟筑基的壓艙石、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為上海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支撐。堅持“勇擔使命、服務全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系統謀劃、分步推進”“市區聯動、以區為主”基本原則。到2025年,基本成為產城融合發展、新興產業集聚、生態宜居宜業的現代化轉型樣本,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新增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增量比重達到20%以上。
“4”就是4大板塊的重點任務。主要包括:一是加強功能引領,全面釋放南北地區轉型動能。重點是精準錨定發展定位,凸顯轉型特色功能。寶山要構筑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打造現代化、創新型、生態化國際大都市主城區和全市綠色低碳轉型樣板區;金山要建成打響“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載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區、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二是以產業轉型為核心,構建高端現代產業體系。重點是推動制造業從“基礎性”到“戰略性”躍變,形成新材料及生物醫藥、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柱的“1+3”產業體系,推動服務業從“配套性”向“特色化”升級,推動都市農業從“普適性”向“標桿性”優化,錨定“雙碳”目標加快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寶山要在高性能鋼材等特殊金屬材料、生物醫藥研發制造、智能機器人本體制造等領域打造新興產業集群,打造以鋼鐵交易平臺為首的各類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高標準建設上海國際郵輪旅游度假區;金山要做大做強碳纖維復合材料、醫療器械研發、無人機制造和場景應用等新興產業,依托海水海灘、文化資源等特色旅游業態打造文旅消費新地標,創建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三是以空間轉型為重點,增強資源要素配置效率。重點是建設內通外聯的交通網絡體系,推動南北地區建設融入面向長三角綜合交通網絡的樞紐站點。寶山要打造北上海樞紐門戶,提升在沿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和沿海綜合運輸通道中的重要節點功能,推動吳淞、南大、環上大等重點區域轉型發展;金山要打造上海西南交通樞紐,強化與新城、長三角周邊城市的聯通,加快推動上海化工區和上海石化區域、上海灣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金山工業區)和上海碳谷綠灣產業園(原金山第二工業區)、濱海地區轉型發展。四是以治理轉型為支撐,全方位提升城市軟實力。重點是推動公共服務“補短板”和“提品質”并重、城市治理“數字化”與“精細化”并舉、營商環境“強招商”與“優服務”并行。寶山要推進上海大學“雙一流”建設和打造區域疑難病癥診治中心,依托“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創建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標桿;金山要打造職業教育新高地和布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圍繞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等領域打造精細化管理善治城市典范。
“9”就是9方面的支持政策。與這次《實施意見》配套發布的還有《加快推進南北轉型發展的支持政策》,重點圍繞人才集聚、住房供給、土地保障、財稅支持等九方面,提出了15條政策措施。其中,五個新城已明確的政策,原則上適用于南北重點轉型地區,比如在人才落戶和居住證積分、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推動產業用地功能混合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時,在重點區域轉型、低效用地盤活、產業育新轉舊等方面加強制度和政策創新,比如推動國資國企增加土地產出效率考核;共同打造央地轉型合作示范區;支持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等。近期,市政府正在積極推動與寶山、金山的兩家央企中國寶武、中國石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目的是充分調動央企參與南北轉型的積極性,通過央地合作,推動鋼鐵、化工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集群,加快科技研發、供應鏈管理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下一步,全市上下將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精心抓好《實施意見》的組織實施,堅持用奮斗創造新奇跡、以實干展現新氣象,調動多元主體、凝聚多方合力,以奮進姿態,開創南北地區轉型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