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高溫“控場”謹防中暑 2025-07-01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顧泳
上海剛出梅,高溫將持續“控場”,預計7月上旬,極端最高氣溫將達到39℃至40℃。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急診了解到,自28日至今,急診已接診4名中暑患者,其中包括高齡老人和戶外工作者。
92歲的老人外出步行2小時回家后,未采取開空調等降溫措施,出現高熱癥狀后來院急診被確診為中暑。而60多歲的戶外工作者王先生,戶外勞作后出現乏力、頭暈、惡心等癥狀,經確診為熱痙攣。“這兩例中暑患者很典型,戶外工作者、高齡老人可以說是夏季中暑高發人群。”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急危重病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張峰提醒,“熱浪來襲,市民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一旦出現頭暈、口渴、出汗多等中暑先兆時,要及時補充水分,若休息后仍不見好轉,一定要盡快就醫,避免延誤。”
“目前急診還沒接到中暑患者,持續高溫下,外加嘉定工地多、戶外工作者多,預防中暑未雨綢繆很重要。”仁濟醫院嘉定分院(嘉定區中心醫院)急診王飛醫生介紹,中暑除了喝藿香正氣水自救,不妨學會“三招解暑秘方”。
第一招是移步至空調房間。較低溫度有助于皮膚表面的熱量向周圍環境傳遞,同時能讓汗液更加容易蒸發,帶走自身熱量。
第二招是脫掉不透氣的衣物,提高散熱效率。當人們穿著不透氣的衣物時,會使自身表面汗液難以蒸發,這就像給身體蓋了一層“隔熱膜”,阻礙了熱量的散發。
第三招是冰敷。可以將瓶裝礦泉水凍結變硬,放到患者的腋下、大腿根部,這些地方是人體血管分布相對豐富的地方,將凍硬的礦泉水放到這些部位,冰的低溫可以通過血液傳導快速降溫,將熱量從體內的核心部位帶到接觸冰的皮膚區域,實現降溫作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