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持續加力“兩新”政策激發消費活力 2025-05-13 來源:證券日報
記者 劉萌
5月12日,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322.5萬份,其中汽車報廢更新103.5萬份,置換更新219萬份。自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累計補貼申請量已突破1000萬份。
近期,全國多地持續加力“兩新”政策,通過優化服務流程、擴大補貼范圍等,多措并舉激發消費活力。比如,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廣東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支持各地市結合產業發展和居民消費需求,探索“財政補貼+企業讓利+金融賦能”模式,對大宗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進行補貼;繼續支持汽車置換更新,擴大汽車報廢更新支持范圍,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納入報廢更新補貼范圍。
湖南發布2025年“兩新”實施方案。在之前品類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擴圍拓品、提標降檻等五方面進行調整和優化。截至5月6日,全省消費品以舊換新共有458萬多筆申領補貼,累計申領金額39.47億元,帶動銷售金額超過306億元,消費品市場活力進一步提升。
陜西西安日前推出“國補貸”專項金融產品,幫助國補商戶簡單、高效、低成本獲得高額度信貸資金,進一步減輕企業資金壓力,促進以舊換新活動更好開展。
此外,還有多地推出各類主題活動,優惠促銷與國補疊加,擴大以舊換新政策的影響力。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過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少好的經驗。首先,有的地方擴大以舊換新品類,既順應了消費升級趨勢,又倒逼企業優化產品結構,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第二,有的地方通過財政與金融聯動模式,紓解企業墊資壓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第三,多地將促銷活動與國補疊加,通過降低消費門檻提升消費意愿,持續擴大大宗消費。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兩新”政策有效促進了消費回升,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6.9%、21.7%、19.3%、18.1%。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部及時向地方追加下達今年第二批81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繼續大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的到位將進一步拉動相關品類的消費需求,預計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延續一季度的回升態勢。
談及如何持續提升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能,讓消費者更快更好享受政策紅利,朱克力表示,一方面,各地需進一步簡化操作流程,利用政務平臺等實現資格自動比對、資金即時到賬等;另一方面,要引導企業構建可持續商業模式,將硬件銷售與延保、回收服務等相結合。同時,監管層面要重點打擊舊品回收環節的灰色產業鏈,建立透明定價機制和環保標準,防止政策紅利被二手商截留。
明明認為,當前“兩新”政策已在多個領域顯現出積極成效,進一步釋放政策效能關鍵在于增強居民收入預期、優化消費信貸支持、穩定消費信心,逐步建立起內生性的消費增長機制。同時,應更好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引導企業在產品更新、回收體系和金融支持中形成自發動力,增強政策的可持續性和傳導效率。此外,政策實施也應進一步注重結構優化與精細化引導,將資源更加有效地配置至中低收入群體、三四線市場和綠色智能等重點領域。通過強化政策協調性和市場機制聯動,推動消費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