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楊浦區關于促進類腦智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楊府辦發〔2025〕7號
區政府各委、辦、局,各街道辦事處及各有關單位:
??經區政府同意,現將《楊浦區關于促進類腦智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6月20日
楊浦區關于促進類腦智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
??大力發展未來產業,是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選擇。為深入貫徹國家對發展類腦智能產業的戰略部署,落實《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楊“數”浦新質秀帶創新區建設方案》等文件精神,布局類腦智能新賽道,結合楊浦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建設目標
??貫徹上海市關于加快推動前沿技術創新與未來產業培育的工作要求,落實上海市在類腦智能領域的整體布局,堅持三區聯動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區域“大學+大廠”優勢,積極培育類腦智能產業,打造類腦智能創新高地。
??近期,完成類腦智能未來產業科技園規劃與建設,支持搭建類腦智能產業公共技術平臺,組建類腦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聯盟,建設類腦智能專業孵化器,積極招引類腦智能相關企業。
??中長期,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得到進一步應用,培育3-5家瞪羚企業,集聚10-15家類腦智能代表企業,形成較為完善的類腦智能產業生態體系,成為類腦智能產業集聚高地。
??二、建設內容
??圍繞類腦智能產業領域,探索構建前沿技術發現機制;圍繞類腦智能產業戰略性、顛覆性等特征,探索構建多維交叉甄別機制;依托類腦智能專業孵化器,探索構建全過程培育機制。
??圍繞打造類腦智能產業集聚區,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企業為主體,以場景需求為牽引,重點建設“一平臺、一聯盟、一園區、一基金+基金矩陣、一生態”,形成類腦產業集群。
??1.“一平臺”。建設類腦智能公共技術平臺。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及類腦芯片、大模型等生態企業,支持構建類腦智算基礎底座,為需求方提供算力、數據、工具、模型等資源服務。支持類腦通用智能模型算法研究與應用場景落地,聯合下游規模化應用頭部企業開發多樣化創新應用示范場景,實現高能效智算產品的升級換代。
??2.“一聯盟”。成立類腦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聯盟。在上海市科委指導下,邀請專業機構牽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設立類腦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立足上海輻射全國,打造包容開放、合作共贏的類腦產業生態,幫助引育類腦智能重點企業。
??3.“一園區”。建立上海類腦智能未來產業科技園。以南面長陽創谷為核心,北面灣谷科技園為支撐,打造類腦智能產業集聚地。協調載體資源,建設類腦智能專業孵化器,招募專業項目管理人,加快創新團隊及優質項目的落地及導入,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深度協作。
??4.“一基金+基金矩陣”。成立類腦智能未來產業基金及發起基金矩陣。加速類腦智能產業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由區屬國資公司參與,聯合市場化基金公司共同發起成立類腦智能未來產業基金。以該基金為牽引,吸引市場化投資機構共同組建類腦智能未來產業基金矩陣,形成面向類腦智能的多層次資本集群,驅動類腦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5.“一生態”。培育類腦智能產業發展生態。依托區域高校、院所等學科優勢和研發基礎,與高校共建類腦智能領域科技創新體系,打造多層次、多領域的創新人才培育體系。通過類腦智能產業活動,為類腦智能學術專家、技術廠商、場景方、資本方提供交流平臺,加快推動類腦技術到應用的轉化。
??三、保障措施
??1.建立工作機制。建立“政產學研用”多方聯動機制,推動高校、政府部門、功能平臺及企業形成定期會商。聚焦成果轉化關鍵節點、重點平臺建設需求及產業化項目落地難點,形成“決策-執行-反饋”全流程閉環,以高效協同機制加速類腦智能產業布局。
??2.深化開放協同。推動創新主體以資源互通、優勢疊加為基礎,建立跨領域協作網絡,促進類腦智能技術在更多場景的應用落地。支持企業、科研機構聯合開展核心技術攻關,通過協同創新推動技術迭代升級與應用場景拓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3.營造良好生態。強化類腦智能未來產業科技園、產業聯盟、功能性服務平臺、專業孵化器及企業的資源聚合效應,形成“平臺支撐、企業帶動、機構協同”的生態格局。通過舉辦行業峰會、技術論壇等高層級活動,搭建技術交流、項目對接與資本合作平臺,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主體深度互動,構建開放包容、創新活躍的產業發展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