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浦東新區加快“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改革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方案》的通知
浦府辦〔2025〕19號
區政府各委、辦、局,各管理局(管委會),各直屬企業,各街道辦事處、鎮政府:
??《浦東新區加快“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改革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方案》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4月14日
浦東新區加快“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改革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決策部署,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常態化推進機制,全力落實《上海市加快“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改革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方案》,以“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改革推動浦東新區政務服務特色創新,提高政策服務整體性、清晰性、便利性,打造“智慧好辦4.0”版,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深化政務服務模式創新
??(一)推進關聯事項集成辦。以“新增”“優化”為牽引抓手,做好“一件事”重點事項改革工作。高標準落實市規定動作,重點開展“開店一件事”專項改革。深入推進勞動維權“一件事”,實施“勞動解紛+就業幫扶”集成服務。積極探索本區特色“一件事”,切實加強“一件事”運營管理,抓好優化改進,提升服務能級。深化“一業一證”改革,積極探索融合業態準入新模式,加快探索融合業態行業綜合許可證。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在“一業一證”改革中的應用。
??(二)推進政策服務免申辦。按照全市統一工作部署,推進更多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務“免申即享”“直達快享”。對法律法規明確要求依申請辦理的,“一鍵確認”申請意愿、授權共享數據,便利自愿申請。明確信息公示、異議處置、糾錯救濟等規則,確保“免申即享”工作依法合規,兌現全過程公開公平。推進“免申即享”與信用監管有效銜接。
??(三)推進容缺事項承諾辦。持續擴大告知承諾制改革覆蓋范圍,完善標準公開、規則公平、預期明確、各負其責、信用監管的審批服務模式。加強“一網通辦”平臺告知承諾制事項管理,完善告知承諾書樣式,優化告知承諾信用管理、批后核查等環節。深入推進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對特定行業、區域準營項目實施“一次承諾、一次審批”。
??(四)推進異地事項跨域辦。在長三角一體化合作機制內進一步加強政務服務領域機制協同。拓展服務事項范圍,提升長三角高頻服務事項協同性、便利性,推廣政務服務大廳“遠程虛擬窗口”服務模式,實現超200項高頻政務類事項全覆蓋,三省一市地級及以上城市全覆蓋。
??(五)提升涉外綜合服務水平。用好“上海市企業出海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走出去”和“走進來”提供雙向便利。建設浦東新區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中心,為出海企業提供綜合服務,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和設立海外服務站,加強對企業出海指導。
??二、加強政務服務渠道建設
??(六)夯實線下“只進一門”。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均應納入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建立兜底服務機制。構建“遠程虛擬窗口”平臺,支持跨層級辦、跨域辦,推進企業事項向區政務服務中心集中、個人事項向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集中,企業群眾在就近政務服務窗口即可獲得與屬地窗口同質同效辦事服務。
??(七)打造線上“千人千面”。提供門戶智能定制、個性化訂閱、政策智能關聯等服務。優化網上辦事智能引導,強化智能搜索服務,完善電子證照關聯檢索功能。升級個人及企業用戶專屬空間,打造用戶“數字空間”,優化消息推送機制,加強用戶畫像數據運營分析,持續深化“數字空間”屬地化運營。推出浦東新區人才政策服務引導,在“浦東人才服務”微信小程序自測服務的基礎上,根據自測結果及條件要求,引導至對應欄目申報。
??(八)拓展掌上“好辦易辦”。深化“隨申碼”應用,深化與金融、媒體等部分可信社會化移動端應用的雙向賦能。做強“政務服務地圖”精準推薦引導服務。推動浦東新區小學生愛心暑(寒)托班線上報名在“一網通辦”平臺三端上線,創新全流程線上報名及特色功能,滿足個性化需求。
??(九)強化線上線下一體協同。認真落實全市統一標準,規范浦東新區綜合窗口系統建設。加強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實現“520高頻事項”申報人、申報信息及材料實時共享,同一辦件線上線下接續辦理。聚焦營商環境、民生等重點領域,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條塊系統高效互通。依托“一網通辦”平臺和政務服務中心,打造線上線下惠企服務專區。依托智慧稅務建設,全面深化征納互動“遠程虛擬窗口”辦問協同功能,打造征納互動多元化應用場景。豐富電子營業執照和經營主體身份碼(企業碼)應用場景,依托電子營業執照身份核驗功能,打造“云端幫辦+可信認證”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三、優化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務
??(十)分類梳理存量和增量惠企政策。圍繞資金扶持、融資貼息、稅費減免、資質榮譽、人才政策、穩崗就業等方面惠企政策,有序拓展“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服務范圍,對存量惠企政策按照“免申一批、優化一批、退出一批”的原則進行分類梳理明確,將新增的申報類普惠性且具備政務數據共享條件的惠企政策納入“免申即享”服務范圍,加快推動有條件的其他申報類惠企政策實現“直達快享”。
??(十一)數字化標注政策申請條件。全面落實“一網通辦”政策標準化工作要求,強化惠企政策申兌閉環管理。政策起草部門要用好“政策演算器”,更加科學地設定政策申請條件和支持標準等。政策制發后,政策起草部門應全量做好政策申報條件、申請材料、評審規則等審查要點的精準標注。
??(十二)上線惠企政策“隨申兌”服務。實現惠企政策全市“一網通辦”統一平臺發布和查詢,所有公開申報類惠企政策統一入口申報。持續推進申報“智慧好辦”,配合市級落實惠企政策服務專區和“隨申兌”品牌服務等工作要求。運用“政策計算器”,根據企業畫像和個性化需求提供精準推送、智能推薦、申報提醒等服務,推出“開餐館”“開咖啡館”等主題服務,實現政策精準推送全覆蓋。依托稅收大數據,推動實現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推送。試點運用大模型技術,建設上線“浦策通”小程序,提供政策查詢、解讀、匹配的智能化服務。持續優化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建立高成長潛力企業挖掘模型,加強政策供給服務。
??四、強化政務服務數智賦能
??(十三)推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業務流程。推進政務數字人“小浦”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持續拓展服務事項范圍、優化服務方式。拓展應用“浦東址引”住所標準化登記信息庫,實現更多商務樓宇、園區等經營用房的標準化集成。提升企業登記全程網辦及電子營業執照下載、使用比例,提高企業登記便利度。
??(十四)持續優化智能服務中樞。深化基于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語義分析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算法模型建設、歸集、納管。推行電子材料鏈應用實現申請材料復用免交。安全穩妥有序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務服務領域試點運用。搭建浦東新區智能算法服務平臺,為“一網通辦”業務場景應用提供強力支撐。
??(十五)創新帶圖智能審批。結合“帶圖審批”特點,創新智能審批服務,通過圖形解析、指標自動核算、在線質檢、智能審查等,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報建和審批效能。鼓勵基于審查要點創新智能繪圖工具。探索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及登記資料數字化、不動產登記審核智能化,實現精準受理和辦件智能秒批。
??(十六)提升智能客服服務能級。積極配合市級開展知識庫分層分類治理,針對咨詢類和審查類需求,分類梳理不同精準度的知識審查要點,加強知識更新、知識維護、知識評價等閉環管理。
??(十七)夯實“021”智慧幫辦服務體系。全力落實市“021”幫辦制度,做到服務“0”距離不間斷、提供線上和線下“2”條渠道、專業人工幫辦“1”分鐘內首次響應。專業人工幫辦覆蓋“520高頻事項”和惠企政策服務。完善領導干部幫辦、領辦工作機制。
??(十八)深化電子證照和電子檔案的歸集和應用。拓展電子證照同步制發覆蓋范圍,落實國家工程標準改造工作。持續深化電子證照應用,加強對政務服務領域“智慧好辦”重點場景的支撐保障。加快構建區域檔案治理框架,深化拓展區域檔案館室一體化信息集約治理平臺應用,實現“一網通辦”電子檔案統一標準、統一歸集。
??五、健全政務服務效能調度機制
??(十九)強化政務服務“好差評”以評促改。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拓展“好差評”應用場景,健全問題發現機制。強化“好差評”和12345市民服務熱線政務服務數據聯動,進一步抓好“一線應答”、接訴即辦。配合建立企業群眾辦事訴求分析政務大模型,完善問題發現、整改、反饋、評估閉環管理機制,通過“解決一個訴求”帶動“優化一類服務”。
??(二十)優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評估評價機制。以政務服務事項為牽引,強化市區溝通聯動,建立運營平臺使用反饋機制,配合市級部門提高運營數據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加強市、區、街鎮社區政務服務數據的規范歸集和質檢反饋,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辦件數據應歸盡歸,數據質檢應做盡做。
??(二十一)細化政務服務數字化運營管理。結合浦東新區重點改革任務,探索搭建區級“一網通辦”數字化運營平臺,推動市級運營數據賦能區級平臺,支撐區級個性化數字運營分析,實現區級“一網通辦”運營數據實時查看、動態感知,運營指標智能分析。
??(二十二)深化政務服務“智慧好辦”品牌運營。建立“處長(科長)講政策優服務”制度。推進浦東新區“智慧好辦”品牌形象統一、管理規范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支持改革創新,鼓勵基層首創,加強崗位立功競賽,提煉總結各部門經驗做法,推動在全市復制推廣。
??各部門、各有關單位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條塊聯動,統籌推進本部門、本單位和主管行業領域的政務服務工作。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以企業群眾感受度為標尺優化服務,力戒數字形式主義。區數據局要做好本區“一網通辦”系統規劃建設及技術支撐。區政務服務辦要加強統籌協調,結合“一網通辦”第三方評估,全面提升浦東新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服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