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區新時代高技能人才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為加快推動人才、城市與產業同步升級,貫徹落實人才強市戰略,為奉賢新城建設提供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助力奉賢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立足奉賢區產業基礎優勢,結合高技能人才及團隊的“引育留用”創新工程,特擬定《奉賢區新時代高技能人才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如下:
??一、總體思路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海市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創新技能人才引進、培養、評價、使用、激勵和保障機制,打造國內領先、對接國際的技能人才培育體系,全面提升全區技能人才素質,努力為奉賢推動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瞄準城市繁華、農村繁榮、萬物和諧、人民幸福,激揚青春夢想,走好趕考之路,回答好新時代“奉賢美、奉賢強”的新答卷貢獻人才力量、提供人才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4年,高技能人才成為奉賢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人才規模不斷擴大、隊伍結構更合理、素質更精良、整體競爭力顯著提升,逐步形成與本區產業發展相適應的高技能人才格局,將奉賢建設成南上海技能人才的集聚中心、培育中心和輻射中心。
??——人才結構分布更趨合理。聚焦“百萬”戰略目標, 在存量上全面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在增量上擴大高層次人才規模。力爭三年內,全區高技能人才的比例翻一番,認定和推廣100個適應產業發展導向的技能培訓標準,引育10000名以上高技能人才。
??——人才載體建設多元創新。創新高技能人才培育載體建設,支撐高技能人才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依托園區、校區、社區,三區協同,力爭在三年內,我區成立1家新型技師學院,建設2個高技能人才基地,打造3個高技能培育平臺,即技能大師工作室、數字技能培訓平臺、技能人才服務站。
??——人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重視人才的發展,出臺系列人才扶持政策,逐步健全人才評價、培育、集聚、服務等制度。開展各種形式的技能競賽等活動,爭取國家級的技能活動落戶奉賢,人才工作的氛圍日漸濃厚,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集聚、成長、發展的良好生態。
??三、發展重點
??(一)聚焦重點產業發展,引育急需高技能人才
??依托東方美谷、張江藥谷“雙谷聯動”、“未來空間”發展及智能網聯汽車等特色產業快速發展,瞄準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引育一批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急需高技能人才,解決產業發展中技能人才緊缺的瓶頸問題,實現產業的整體轉型升級。
??(二)聚焦數字經濟建設,引培數字高技術人才
??結合數字化國際產業社區“數字江海”,重點引進并扶持一批數字場景應用實現的高技術人才隊伍,加快培養一批數字經濟中高技術人才。憑借數字化技術抓住關系變革中所帶來的機遇,打造一批農村高技能人才主力軍,積極投入鄉村振興建設,全面助力農村產業升級,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三)聚焦民生福祉需求,引植服務高技藝人才
??圍繞奉賢新城打造為‘兩城’理念實踐區、未來城市新樣式,重點培育一批新城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所需高技藝人才。通過針對性的培訓,持續規模化的培訓,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工作措施
??(一)緊扣“百萬”戰略目標,引育一大批高技能精英人才
??1.加快高技能人才引流集聚
??制定奉賢新城行業代表企業及相應的緊缺急需技能崗位目錄,納入技能人才引進范圍,優先享受區內各項人才政策支持和服務支持。依托高技能培育平臺,加強與港澳臺以及國外職業院校、行業協會合作,集聚一批具有國際職業教育背景的技能人才。
??2.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機制
??探索打造一條技能人才挖掘、選拔、使用的“全培養鏈”,搭建“技術能手-首席技師-技能大師工作室”梯度培養模式,獲得市級首席技師項目認定的,按市級標準給予1:1配套經費資助,運作滿三年可申請5萬元追加資助,暢通“區級-市級-國家級”技能人才晉升通道,形成區域技能人才儲備庫。
??3.推動校企合作項目精準引才
??大力推行以“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促進企業內部技能人才培養,每年培養企業新型學徒600人,對完成學徒培養的企業在市級補貼基礎上再給予50%的培訓補貼。充分發揮院校培訓資源優勢,支持各類院校開展職業技能牌培訓,推行“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積極為畢業年度學生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對符合條件的院校可按規定承擔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
??(二)實施“123”工程,建設一系列高質量人才集聚平臺
??1.成立1家新型技師學院
??圍繞新城建設目標,通過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加大投入,以支持技師學院以培養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為目標,成立一家新型技師學院,探索高技能人才制度改革和創新試點,為我區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撐,正常運行一年后給予20萬專項經費資助。
??2.建設2個高技能人才基地
??結合產業及區域布局特點,在奉賢新城核心區建設一個市級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發揮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示范引領作用,按市級標準給予1:1配套資助。建設一個區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場地、設備共建共享試點,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性實訓服務,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
??3.建設3個高技能人才培育平臺
??掛牌一家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發揮技能大師工作室在本行業、本地區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加快培養一批青年高技能骨干人才。建設一個數字技能培訓平臺,加大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數字營銷等新技術高技能人才培訓力度。試點創建一批技能人才服務站,鼓勵各街鎮、開發區根據本地區產業發展需要,培育一批高素質鄉村建設人才。對于人才培養效果明顯的特色服務站給予不超過10萬元工作扶持經費。
??(三)開展“一攬子”提升行動,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1.深化多元化技能培訓改革
??通過“頭雁”企業帶動區域技能提升,全力推進“誰用人、誰發證”的技能評價試點改革,對認定和推廣適應產業發展導向技能培訓標準,為區域重點產業和企業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并在年內開展相關培訓、年度培訓人數達到100人的企業,給予不超過1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依托特色技能人才服務站,加大技能提升培訓,勞動者通過技能提升獲得相應技能等級證書,給予個人相應培訓補貼,中級1000元,高級及以上2000元,每年推動10萬人次參與各類技能提升。
??2.實施競賽帶動技能提升計劃
??以世界技能大賽為契機,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格局,對接長三角職業技能資源,每年舉辦一場區級職業技能大賽,“以賽促培”、“以賽促引”發揮技能大賽在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方面的積極作用。在國家級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非本區戶籍選手,與本區用人單位一線技能崗位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結合緊缺急需技能崗位目錄,給予一定獎勵,吸引高技能人才投身到奉賢。
??3.推進技能人才激勵機制
??建立以政府激勵為導向,以企業激勵為主體,以社會激勵為輔助的技能人才激勵制度。對取得各類榮譽的獲獎者及團隊等予以分層、分級、分類獎勵。開展奉賢區“濱海賢人”系列高技能人才選樹,對入選人才提供資金補貼、體檢療休養、藝術欣賞等待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強化“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責任,思想更加解放,眼光更加前瞻,推動更加有力,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區人社部門要牽頭抓總,有關部門要加強協同,主動作為,明確責任領導和具體責任人,抓緊制定落實配套措施。
??(二)優化管理機制
??各部門要健全工作機制,充實技能人才工作隊伍力量,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實。鼓勵技能人才集聚的行業企業因地制宜,制定并推進落實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技能提升計劃。發揮區域內國有企業的帶動作用,著力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骨干企業中推進創新改革。要按照本行動計劃精神,確保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三)強化輿論宣傳
??充分發揮微博、微信等各類媒體平臺作用,創新宣傳方式,做好日常宣傳。舉辦高層次技能人才活動周、技能人才論壇、項目對接等活動,結合第 46 屆世界技能大賽、世界青年技能日、高技能人才選樹等重要節點進行專題宣傳。開展各類活動,大力弘揚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多渠道傳播技能文化,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輿論氛圍。
??六、其他
??(一)本意見試行一年,自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1月30日試行。試行期滿后,對政策開展整體評估。
??(二)本意見所涉及各類補貼與本區相關委辦局同一類型補貼,按照“從優不重復”原則,不可同時享受。
??(三)若今后市相關補貼政策進行調整,則本意見中有關補貼條款做相應調整。
??2022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