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進小昆山鎮“萬、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隊伍整合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根據《關于推進松江區“萬、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隊伍整合和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本鎮“萬、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隊伍的管理,整合工作力量,提升工作水平和效能,推進和諧小昆山建設,結合實際,制定推進“萬、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隊伍整合和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和原則
??(一)工作目標
??按照“打破條塊分工、管理層下移、整合隊伍組織、建立績效考核、提高管理效率”的總體目標,建立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對“萬、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隊伍管理責、權、利相一致的責任和監督體系,實現以鎮社會保障事務所為管理主體,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以業務指導、日常管理、檢查考核等為主要職責的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管理機制;達到隊伍組織機構一體化、日常管理系統化的目標;進而積極探索并逐步實現公益性勞動組織協助社會管理、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成果的運作模式。
??(二)工作原則
??1、堅持科學整合的原則。從實際出發,按照工作性質合理分類,實現“統一調配、功能整合、提高效率”,充分發揮“萬、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隊伍的合力作用。
??2、堅持精簡效能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隊伍的人力物力資源,有效降低政府運作成本,建立權責利相統一的運作機制,力求做到人員精簡、工作高效。
??3、堅持統籌安排的原則。整合工作涉及鎮有關職能部門,關系到從業人員的切身利益,必須堅持統籌安排、穩妥有序地推進,確保取得實效。
??二、對象范圍
??本方案適用的對象主要是指全鎮范圍內涉及市失?;?、區促進就業專項資金、區殘保金和鎮財政補貼,并經市、區兩級核準的現有15支“萬、千、百人就業項目”組織從業人員(含隊伍中編外人員),隊伍分別是:河道保潔服務社、林業養護服務社、助殘服務社、市容環境協管服務社、助老服務社、就業援助服務社、社區公益衛生保潔服務社、社區環境保潔服務社、社區巡邏服務社、綜合協管服務社、社區保安隊、特種設備協管、建筑協管、社保協管、勞動監察隊。
??三、組織領導
??建立鎮長任組長,黨群副書記、分管就業的副鎮長任副組長,社保所、黨群辦、社事辦、綜治辦、村鎮辦、社區辦、社區服務中心、監察室、財政所、經管所、安監所、農業服務中心、派出所、水務站、九峰物業公司、環衛所、城管分隊以及各村、居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小昆山鎮推進“萬、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隊伍整合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實施我鎮“萬、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隊伍的整合工作,統籌管理整合后的“萬、千、百人就業項目”隊伍,協調部門之間關系,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分管就業的副鎮長兼任辦公室主任,黨群辦主任、社保所所長兼任副主任,社事辦主任、綜治辦主任、社區辦主任、社區服務中心主任、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財政所所長以及社保所相關人員為辦公室成員。辦公室設在社保所,負責牽頭協調和統籌管理本鎮“萬、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隊伍整合工作推進,統籌安排從業人員工作目標設置、崗位業績考核、報酬福利統籌、資金賬戶管理、日常工作協調和人員招錄辭退等事宜。辦公室配置專人負責資金賬戶管理等工作。
??四、工作任務
??(一)整合歸類
??按照“行業相近相似、工作標準相通、崗位技能互補互轉”的標準,將全鎮15支“萬、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隊伍歸并整合為社會協管和公共服務兩大類,第一類社會協管類,由轄區內特種設備協管、勞動監察協管、綜合協管、社區保安、市容環境協管、社區巡邏、建筑協管7支協管員隊伍組成;第二類公共服務類,由轄區內社保協管、就業援助、社區公益衛生保潔、助殘協管、助老協管、林業養護、河道保潔、社區環境保潔8支服務類隊伍組成。社會協管類通過進一步明確職責,著重在管理上進行部分整合;公共服務類通過進一步梳理服務內容,著重隊伍的科學歸并。整合后的隊伍統一實行績效考核,統一人、才、物管理,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二)用工管理
??隊伍整合后,將全鎮15個“萬、千、百人就業項目”組織歸并為兩個服務社,即松江區小昆山社會協管服務社和松江區小昆山社區公共服務社,兩個服務社均設在社保所。新成立的服務社負責與從業人員簽訂上崗協議、辦理用工備案手續、委托各服務隊主管部門管理;從業人員的日常管理仍由從業人員使用單位(部門)負責,并每月向主管部門提出考核報酬意見、年度去留意見。從業協議期限為一年,個人年度考核合格方可續簽,主管部門負責上崗協議的鑒證。
??(三)工作職責和管理主體
??1、社區保安、社區巡邏、綜合協管、交通協管
??工作職責:主要協助維護轄區治安秩序、社會穩定和道路交通秩序,進行外來人口管理和服務、計劃生育指導、協助房屋租賃、違法建筑、各類無證行為以及環境衛生等信息采集,進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宣傳等。
??管理主體:實行條塊結合、部門為主的管理方式,由社會協管服務社委托綜治辦主管,派出所、交警支隊負責隊伍日常管理,賦予各村、居一定的考核分值。
??2、市容環境協管、就業援助、特種設備協管、建筑協管、社保協管、勞動監察
??工作職責:主要協助管理轄區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市政設施、綠化建設,協助對企業進行勞動監察,采集調查用人單位基本信息和社區勞動力資源,負責推崗就業,協助社會保險工作,協助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協助監督建筑業企業用工等情況和接待調處建筑業農民工上訪糾紛,進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等。
??管理主體:實行條塊結合、部門為主的管理方式,由社會協管服務社委托社保所主管,城管分隊負責市容環境協管人員的日常管理;社保所負責就業援助、社保協管人員日常管理,就業援助員派駐各村、居,并賦予各村、居一定的考核分值;安監所負責特種設備協管人員的日常管理;村鎮辦負責建筑協管人員的日常管理;勞動監察協管人員仍由區人保局實行條線直管。
??3、助老服務、助殘服務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服務轄區殘疾人、居家養老和特殊困難老人等群體。
??管理主體:實行條塊結合、部門為主的管理方式,由社區公共服務社委托社事辦日常管理,賦予各村、居一定的考核分值。
??4、社區公益衛生保潔、社區環境保潔
??工作職責:負責道路保潔、小區保潔、綠化養護、公共環衛設施的管理、垃圾的清運、環境衛生整治、公共場所衛生消毒、公益性保潔等。
??管理主體:實行條塊結合、部門為主的管理方式,由社區公共服務社委托社區服務中心主管,物業公司負責小區保潔、環境衛生整治、公益性保潔等的日常管理;環衛所負責道路保潔、綠化養護、公共環衛設施的管理、垃圾的清運、公共場所衛生消毒等的日常管理。并賦予各村、居一定的考核分值。
??5、河道保潔、林業養護
??工作職責:負責進行林業養護、河道保潔、泵站值守和維護等。
??管理主體:實行條塊結合、部門為主的管理方式,由社區公共服務社委托農業服務中心主管,農業服務中心負責林業養護的日常管理。水務站負責河道保潔、泵站值守和維護的日常管理。
??(四)職數核定
??社會協管類通過進一步梳理條線行政職能部門的管理職責、公共服務類通過進一步梳理工作內容,實行分類職數核定和總額核定?!叭f、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職數總額以2011年12月31日市、區核準的659名核定,并按照“出一個、進一個”的原則,由鎮人事部門負責統一調控。各職能部門要依據轄區面積、服務對象和工作的復雜程度等因素,提出從業人員職數核定的政策性參數。
??(五)經費撥付和待遇標準
??1、建立專項經費管理制度。打破原有資金撥付方式,改革現有資金撥付渠道不一、差異較大、管理多頭的現象,規范業務經費、專項經費和人員經費,建立經費專項財務制度,同時加強審計。一是實施經費鎮級撥付。市、區兩級經費統一劃撥鎮級財政專戶,??顚S谩f傌斦騼蓚€服務社撥付經費,服務社根據日常管理部門考核、主管部門審核、分管領導審定意見向就業項目從業人員發放報酬,取消市、區兩級經費直接發放至就業項目從業人員個人賬戶的方式。二是實施缺額鎮級給付。鎮財政將市、區下撥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進行統籌,結合本鎮實際進行專項核定,落實相關基本和專項經費。
??2、建立報酬統一制度。整合后的兩大類人員嚴格實行全日制用工形式(已完成規定工作量的從業人員現有的用工形式視作全日制用工形式,助老服務按服務人數計算),采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逐步規范的報酬制度,規范后其年收入由月工資、月績效考核獎、特殊工種月崗位補貼、年考核獎和年福利待遇等組成,年收入和社會保險費等所需資金由市、區促進就業專項資金和鎮財政共同承擔。具體標準如下:
??⑴社會協管類
??月平均總收入不低于1570元(根據上海市規定執行)。月總收入由月基本工資和月績效考核獎組成,月基本工資主要基于完成基本職責給付,月績效獎主要基于考核工作成效給付(社區治安從業人員根據工作實際給予一定的特殊崗位補貼)。
??⑵公共服務類
??月平均總收入不低于1570元(根據上海市規定執行)。月總收入由月基本工資和月績效考核獎組成,月基本工資主要基于完成基本職責給付,月績效獎主要基于考核工作成效給付(環衛保潔、圩區泵站從業人員根據工作實際給予一定的特殊崗位補貼)。
??⑶社會保險費
??正在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維持原狀,尚未繳納社會保險的按文件執行;從事野外、危險職業的,統一實施社區綜合保險。
??⑷福利待遇
??節日高溫費補貼(高溫冷飲費補貼不超過1000元每人每年,元旦、五一、國慶每個節日發放200元,春節發放500元)等,其他福利,包括傳統假日福利(元宵、端午、中秋三個節日累計不超過300元實物)。工作服、勞防用品等,視隊伍需要按上級主管部門有關規定執行,由部門提出申請,經領導小組批準后列入下年度預算。培訓經費由服務社統籌安排,報領導小組批準后列入下年度預算。體檢由小昆山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原則上管理類、服務類二支隊伍人員二年一次。
??⑸年度考核獎
??社會協管類按照年基本工資的2%—25%核定;公共服務類按照年基本工資的2%—28%核定。
??(六)建章立制
??各管理主體要根據本方案統籌制定“萬、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管理實施細則,進一步細化各項工作制度。
??1、建立基本規章制度。各管理主體要制定或委托日常管理部門制定針對各類從業人員的“工作職責”、“業績考核制度”、“學習培訓制度”、“考勤制度”、“備案管理制度”和“招錄辭退制度”等具體規定,切實加強規范管理。
??2、建立統一調配機制。整合后的兩大類隊伍實行資源共享、統一調配的組織運行機制。結合我鎮實際,實施條塊結合的管理機制,凡工作派駐村、居委會的,以村、居委會為單位落實網格化管理,優化調度平臺,明確工作職責,明確網格內管理者可根據工作任務調配工作人員。
??3、建立績效考核的辦法。從業人員實行月績效考核和年度績效考核兩種形式。月績效考核分為業務考核與工作表現考核兩部分,業務考核由日常管理部門(單位)負責,工作表現考核由從業人員所在村、居和日常管理部門負責。年度績效考核由鎮領導小組牽頭,以月績效考核為基礎,以區條線部門對本鎮的年度業務考核為參考。各從業人員的具體考核內容、指標以及考核等次、有關獎懲制度分別由各管理主體統籌各日常管理部門共同制定,報鎮領導小組批準后實行。
??五、時間節點
??1、2012年9月底,區召開整合工作推進大會。
??2、2012年9月底,對我鎮“萬、千、百人就業項目”從業人員的工作性質和人員性質進行分類梳理,根據區下發的實施意見,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具體操作方案、相關標準和工作制度,明確工作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
??3、2012年9月底至10月底,明確落實新的管理機制,制訂崗位職責、工作紀律規定、日常教育培訓規定、績效考核細則、獎懲措施及考核辦法、聘用辭退規定等各項制度規范。
??4、2012年10月期間,認真做好整合工作中勞動組織變更、撤銷,機構代碼辦理及社會保險繳納組織變更,從業人員退出錄用無縫交替,市、區兩級崗位補貼打包等相關工作。
??5、2012年11月中上旬,按新規定發放十一月份工資。
??6、2012年11月至12月,加強跟蹤監測,對實施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加以研究解決,促進整合實施到位。
??7、2012年12月,各管理主體進行小結,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全面總結全鎮實施情況,接受上級組織的驗收。
??六、工作要求
??各單位、各部門要提高認識,將此次整合管理工作作為我鎮貫徹落實市、區兩級工作精神的重要舉措,要堅決執行相關工作要求,講協作、顧大局,全力以赴地開展工作,不討價還價、不推諉扯皮、不搪塞敷衍。鎮監察部門要對各單位、各部門在整合管理過程中的工作情況加強行政監察,對違反規定、工作不力的,要嚴格追究相關責任。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