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對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第0290號代表建議的答復的函 2023-06-01 來源:市政府辦公廳建議提案處
侯丹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擴寬查詢通道、進一步完善‘一網通辦’功能”的代表建議收悉。經研究,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您的建議對我們進一步提升“一網通辦”服務能力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我們正積極吸收采納,不斷推進相關工作。
??本市持續推進“兩個集中”工作(企業事項向區行政服務中心集中、個人事項向街道鄉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集中),按照市級政務服務事項“能網辦、盡量網辦”“能下沉、盡量下沉”的原則,通過優化事項辦理模式,充分向基層放權賦能,推動更多事項全程網上辦理、下沉基層辦理,打造扁平化、便捷化政務服務模式,更加方便企業和群眾網上辦、就近辦,切實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目前街鎮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已入駐個人事項192項,2022年辦件量約1222.5萬件。
??您關于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提供服務的問題,我們認真進行了研究。
??一是關于企業失信記錄的查詢。目前已實現全程網辦,根據市政府《關于推行市場主體以專用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記錄證明的實施方案》要求,今年3月1日起,企業可登陸“信用中國(上海)”網站自行開具由系統自動生成的專用信用報告,無需協調相關行政機關。同時,市檢察院正在研究共享檢察機關有關數據,以更好落實企業失信信息查詢服務。
??二是關于法院判決離婚的材料調取的問題。2022年8月,市民政局上線新版婚姻登記信息管理系統,新增圖像采集、人臉識別、指紋比對、身份識別等功能,同時通過信息共享,可一鍵查詢結婚登記檔案、全國婚姻登記、法院判決離婚等信息。為保護個人隱私,目前只能由當事人查詢,不對外開放;按照《人民法院訴訟檔案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只有離婚案件的當事人及其依法委托的訴訟代理人有資格向法院申請查閱法院判決離婚的材料。
??三是關于公民不動產產權、份額、抵押等情況需向區不動產登記中心查詢的問題。本市公民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已經實現網上查詢,不動產權利人可以憑身份信息查詢個人名下在全市已經登記的房屋和土地登記信息,其他人可以根據不動產坐落,查詢該坐落的不動產自然狀況、地籍圖,是否存在共有情形,是否存在抵押登記、查封登記、預告登記或者異議登記等信息。
??下一步,我們按照《2023年上海市全面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工作要點》要求,持續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加強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協同管理和服務。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進政府治理流程優化、模式創新和履職能力提升,構建數字化、智慧化的政府運行新形態,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建設對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推動“一網通辦”與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有機銜接,構建高效運行的政務服務體系。
??一是繼續堅持“以共享為原則,以不共享為例外”的原則,做好數據共享。并貫徹落實《上海市數據條例》中創新提出的便捷共享機制,實現“事前快速授權,事后加強監管”,推動本市公共數據共享更加便捷高效。研究在用戶充分授權前提下,通過調用電子證照,數據核驗等方式,拓寬查詢通道。
??二是持續聚焦自然人、法人、空間地理三大綜合庫和電子證照庫建設。以需求應用為導向,深化相應專題庫、主題庫建設。圍繞公共數據“聚、通、用”,逐步打造科學、高效、協同、聯動的公共數據治理體系;圍繞應用場景,聚焦應用需求,推動跨部門、跨領域數據應用。全面落實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工作方案要求,推進行政權力和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全覆蓋,在重點18類服務領域外,探索和延伸司法領域的場景應用,實現政務服務數據和司法數據的互通共享。
??三是持續推進“兩張網”建設。優化應用場景管理機制、數據便捷共享,拓展數據直達基層試點覆蓋面,推動部門、基層共享國家數據、長三角數據,為部門業務創新和基層治理賦能。持續探索政府數據與社會數據的融合分析,發揮數據價值,帶動更多創新企業開發新技術、新應用、新產品,實現雙向賦能,提升經濟運行分析、綜合監管、基層治理、城市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數字化服務和管理水平。深化“屬地返還”,進一步賦能基層,加強對各區業務數據賦能,發揮區級應用創新優勢。推動區大數據資源平臺建設與運營,推進市、區大數據資源平臺資源一體、管理協同。
??感謝您對本市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工作的關心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