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對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第0801號代表建議的答復的函 2022-11-07 來源:市政府辦公廳建議提案處
嚴宏強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完善政府辦實事機制的建議”的代表建議收悉。市政府辦公廳會同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房屋管理局進行了認真研究,認為您的建議抓住了關鍵,很有針對性,我們將積極采納,推動為民辦實事以及其他民生工作不斷改進和提升。
??三十多年來,本市以為民辦實事項目為載體,每年完成一批與市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且看得見、摸得著、能感知的實事,這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解決了一大批“老小舊遠”和“急難愁盼”問題,近兩年測評總體滿意度連創新高,受到市民群眾高度評價。在推動硬件建設的同時,我們也積極探索擴大群眾參與、建立健全運維機制。如,在舊住房更新改造項目中,通過實施前的征詢會、實施中的協調會、實施后的評議會暢通群眾參與渠道,并通過居民意見征詢結果公開、修繕科目和內容公開、施工隊伍公開等“十公開制度”接受社會監督,促進公開、公平、公正。為使為民辦實事項目更好惠及百姓,下一步,我們將從四個方面加以改進和完善。
??一、進一步加強可行性分析論證。要求申報部門對項目可行性進行深入調研論證,切實摸清群眾的真實需求,在此基礎上,提前與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銜接溝通,按照與發展階段相適應、與財政承受能力相匹配的要求,確保項目的立項報批、開發建設、后續管理等各環節形成閉環,杜絕建管脫節,嚴格做到未進行充分溝通、未達成一致意見的項目不列入,確保實事項目經得起歷史檢驗,讓市民群眾長期獲益。
??二、進一步擴大群眾參與。目前,市級為民辦實事項目的立項醞釀,主要通過網上征集意見(“中國上海”門戶網站、“上海發布”微博和微信公眾號、“12345”市民服務熱線)、基層座談會(參加者包括市民群眾、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基層工作者)、委托第三方開展專項調查等方式,傾聽群眾呼聲,查找民生領域存在的薄弱環節。今年,將把為民辦實事項目的立項啟動時間調整至8月(較往年提前約1個月),并適當增加基層座談會的參會者人數,以進一步提高群眾參與的深度和廣度,更好地反映最廣大市民心聲,使最終確定的實事項目更接“地氣”,市民受惠覆蓋面更廣。
??三、進一步加強經費和績效管理。為民辦實事項目突出財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市財政局在立項時,即配合各項目牽頭部門做好項目內容和資金情況的審核工作,對申請財政資金安排的項目,要求符合公共財政規定和財政資金供給范圍,有明確的績效目標、組織實施計劃和科學合理的項目預算,并經過可行性研究、論證和評審。從今年的市級為民辦實事項目看,絕大部分項目由市、區級財政全額出資保障。對需要依托社會力量開展的項目,我們將進一步厘清財政支持邊界,持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一方面,對現階段市場還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非經營性項目,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投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另一方面,督促各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相應的績效管理指標體系。
??四、進一步加強長效機制建設。對需要進行后續運營維護的項目,要求責任單位在立項時,即明確后續維護責任主體、運營資金安排等內容,避免項目完成后出現管理真空。以廣受社會關注的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為例,電梯投用后,容易出現管理主體落實難、后續運維保障難等問題。對此,市有關部門將從推動立法、制定標準、強化監管等層面入手,進一步完善全流程閉環服務,切實把好事辦好。目前,市司法局已將修訂《上海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列為今年立法的正式項目,通過修訂辦法,對加裝電梯的使用管理主體、運維費用籌集、維修資金繳納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市市場監管局已制定《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使用管理規范》地方標準,明確加裝電梯使用管理的各項要求,并督促各區市場監管部門將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納入年度重點檢查計劃。
??感謝您對本市為民辦實事工作的關心,希望您繼續關注支持我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