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對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第0867號提案的答復的函 2021-06-21 來源:市政府辦公廳建議提案處
胡偉康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一網通辦’建設”的提案收悉。經研究,現將辦理情況函告如下:
??您的提案,對本市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建設具有借鑒意義,我們正積極吸收采納,不斷推進相關工作。
??一、全面深化“一網通辦”平臺建設
??對于本市而言,今年是“一網通辦”的改革拓展年,市大數據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網通辦”改革總體要求,全面推進“一網通辦”平臺建設。
??一是建成“一梁四柱”為構架的“一網通辦”總門戶。建成統一受理平臺,實現了統一身份認證、統一總客服、統一公共支付、統一物流快遞等,形成了“一梁四柱”的平臺架構。同時,采用受辦分離的方式,對接各區、各部門業務系統,使分散孤立的系統成為能夠一網受理、協同辦理、綜合管理的政務服務平臺。截至3月底,已接入59個部門、3100多項服務事項為各類人群企業提供服務,累計服務人次達69.5億。
??二是全面提升數據治理能力。自2019年起,市大數據中心建設市級大數據資源平臺,打造本市數據類新型基礎設施,并依托該平臺,開展全市公共數據統一集中管理和按需共享。截至目前,依托該平臺已匯聚超400億條公共數據,建立了自然人、法人、空間地理三大綜合庫及電子證照基礎庫,實現了跨部門數據共享超30億條、跨層級數據交換270多億條,在長三角層面共享數據達1億多條,在國家層面共享數據超過2億條,不斷提升公共數據共享成效。同時,依托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開放了49個部門的5000多個數據集、46個數據應用、4萬多個數據項,并重點推進普惠金融應用試點工作。
??三是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不斷優化升級。依托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四級四同”標準支撐,規范“跨省通辦”事項業務標準,2020年底,實現104個政務服務事項在41個城市跨省市“一網通辦”,并開通550個線下專窗辦理點。在《2021年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工作要點》中,明確“加強事項規范化管理”“完善服務接入標準規范”等22項重點工作內容、12項工作任務清單,各項工作正積極推進中。
??二、向規范化發展邁進,推動“一網通辦”規范化建設
??2020年初,上海市公共數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市數標委”)成立。市政府辦公廳、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等部門會同市數標委制訂了《公共數據“三清單”管理規范》《公共數據共享交換工作規范》《公共數據安全分級指南》等數據治理方面的地方標準,為本市公共數據統一集中管理和按需共享提供了標準支撐。
??三、加強信息管理,確保“一網通辦”的安全性
??2018年,市政府發布《上海市公共數據和一網通辦管理辦法》(滬府令9號),以集中統一管理為核心,對公共數據采集、整合、共享、開放、應用、安全等作出全面規范。其中,第六章明確了各單位的安全管理職責,特別是被采集人權益保護方面,規定各單位采集、共享和開放公共數據,不得損害被采集人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合法權益;因履職需要,采集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數據的,應當取得被采集人同意,并要求相關單位采取充分的安全防護措施,防止被采集人信息泄露。
??四、努力做好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強信息數據互通互聯,深化數據治理,提升“一網通辦”。在市相關部門共同努力下,進一步加強市、區兩級信息化基礎設施的統籌規劃和統一管理,推進電子政務外網、電子政務云(含PaaS平臺)、大數據資源平臺等共建共享共用。堅持“三清單一目錄”機制,加強公共數據歸集治理應用力度,推動部門以數據驅動業務流程再造。體現“整體政府”改革服務理念,以數據為基礎,精準施策、主動服務和科學治理。
??二是提升“一網通辦”服務的高效性、便捷性、精準性。我們將進一步深化“一網通辦”平臺能力建設;持續做強做優“隨申辦”超級應用,優化拓展服務渠道;做大做強“隨申碼”功能,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廣泛性;深化市民主頁和企業專屬網頁特色服務;持續推進電子證照庫建設及深度應用;建設“AI+一網通辦”平臺,依托AI賦能“一網通辦”;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持續推進長三角“一網通辦”;加強“一網通辦”體驗優化和運營管理。
??三是加強信息安全保護,確保“一網通辦”安全穩定。本市十分關注“一網通辦”安全工作,堅持筑牢“技術+制度+管理”三道防火墻。市相關部門將通力協作,加強對“一網通辦”相關系統安全監測,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重點對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開展安全專項檢查。結合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海地區活動,加強數據信息安全知識宣傳。
??感謝您對“一網通辦”工作的關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