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松江區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和分類處置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
松規劃資源〔2023〕123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
??現將《松江區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和分類處置行動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上海市松江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上海市松江區經濟委員會
??上海市松江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23年11月24日
松江區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和分類處置行動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保障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管理要求以及自然資源部關于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等工作要求,根據《關于加強上海市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實施意見》《上海市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和分類處置行動工作方案》和9月28日市政府專題會議工作部署要求,以“四個論英雄”為發展導向,高質量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全面排摸產業用地空間,構建綜合績效評估指標體系,開展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一、工作目標
??按照全域、全量、全要素工作原則,通過跨部門協同、市區聯動,構建綜合績效評估指標體系,開展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建立低效產業用地清單,明確提質、轉型、減量、更新、收儲等多路徑聯動統籌的分類處置方案,最終形成全口徑覆蓋、持續更新、多部門共建共享共治、不斷推進完善低效產業用地工作平臺,總體上形成“一張圖、一個平臺”和“一張體檢表、一套標準、一個處置方案”工作成果。在此基礎上,各部門共同施策,對現行低效產業用地認定標準、處置方式等政策工具箱進行修改完善,構建綜合性激勵、倒逼政策和常態化管理機制,切實提高存量產業空間資源利用效率,強化產業空間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資源要素保障能級。
??二、工作思路
??以本區內工業用地、倉儲用地、研發用地三類產業用地為評估范圍,以用地企業主體為評估對象,按照區政府組織實施、市級相關部門聯合研判、報市委、市政府審定三階段開展綜合績效評估。逐步建立健全以全覆蓋、全要素空間資源底版為載體的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低效分類處置和跟蹤監測的常態化管理機制。
??(一)底數清:基于國土空間資源“一張圖”的用地批文、不動產登記和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基礎,提取用地性質及用房功能為工業、倉儲、研發的合法、違法全量產業用地,按照不動產登記、用地批文、土地利用現狀的優先級順序進行數據集成處理和統一編碼,結合“四個一批”市屬國企填報的存量資源數據,形成全域、全量(國有及集體、合法及違法)、全地類(工業、倉儲、研發)、全要素(經濟、社會、環境、生態、安全)的產業用地空間底版“一張圖”。
??(二)標準明:結合區域產業用地空間資源利用現狀,構建落實“四個論英雄”發展導向、全要素覆蓋、各級主體參與的產業用地“體檢表”和綜合績效評估指標。參考自然資源部、市、區相關產業用地標準,建立覆蓋房屋安全、環保等“一票否決”定性判定標準和定量分檔標準的“一套標準”,按照標準開展產業用地綜合評估,形成A(鼓勵支持)、B(保留提升)、C(觀察整改)、D(整治退出)分類績效評估結果,識別判定低效用地。
??(三)措施硬:基于分類評估結果,建立產業用地鼓勵
??退出政策體系。聚焦C類績效(觀察整改)、D類績效(整治退出)用地,市區多部門合力,針對優化國企考核、完善減量化補貼、加快產業轉型清退、加強用非所用監管等研究制定專項措施辦法,逐步形成綜合性政策,引逼結合、多策并舉地推進低效產業用地分類處置,形成“一個處置方案”,并依托“一個平臺”建設,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
??三、工作機制
??參考市級“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工作專班機制,組建由區規劃資源局(側重地塊節約用地和規劃適應性)、區經委(側重產業能級和經濟產出)、區國資委(側重市屬、區屬國企存量產業用地資源盤活)牽頭,各相關部門委派專人參加的區級工作專班。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區規劃資源局,負責統籌各項日常工作。專班各部門應明確分管領導、責任科室以及具體負責同志。區工作專班由規劃資源局、經委、國資委牽頭,發改委、科委、財政局、建委、稅務局、房管局、市場監管局、應急局、城管執法局、統計局、生態環境局、司法局等相關部門組成,并與法院、公安局等司法機關做好銜接。工作專班共同研究開展產業用地綜合評估與分類處置各項工作,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
??區規劃資源局會相關部門指導各街鎮、園區推進產業用地綜合評估,提供國土空間規劃、用地審批、土地出讓合同、現狀地類、閑置土地等情況,落實產業用地轉型發展和低效用地處置相關政策。
??區經委接受市經濟信息化委指導,根據《上海市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指標體系(試行)》提出本區的評估指標體系,會同相關部門落實已有的支持產業提質增效推動存量盤活的相關政策,提供本區各級“專精特新”企業、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總部型企業、外資研發中心等優質企業名單。
??區國資委對接市國資委,牽頭推進國企存量產業用地“四個一批”排摸處置,負責完善國有企業考核辦法,加強區屬國企物業出租、轉租管理。
??區科委提供本區地上高新企業梳理、地上科技小巨人企業數量和地上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
??區財政局落實該項工作財政經費,與相關部門共同研究資金補貼政策。
??區統計局負責提供規上企業(以地塊為單位)的統計數據,包括固定資產原價、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綜合能耗、年末從業人數。
??區稅務局負責提供上繳稅金總額、研究開發費用(以地塊為單位)以及依法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加強稅收服務和監管。
??區生態環境局負責實施差別化環保政策,提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以地塊為單位),以及納入本區限批的地塊。
??區發改委牽頭制定用水用能等管理政策,會區財政局、區規劃資源局評估完善建設用地減量化補貼政策。
??區建管委負責審核是否符合房屋安全、有無安全隱患等管控要求,及房屋建筑的“用非所用”監管政策。
??區應急局負責制定是否符合安全生產等管控要求。
??區市場監管局配合區規劃資源局、區經委形成股權轉讓聯合監管機制。
??區城管執法局負責低效用地綜合治理領域涉及違法搭建、違法建筑等執法監督檢查。
??區房管局負責完善存量低效用地建設保租房的相應準入政策,會區規劃資源局制定低效產業用地退出所涉及的土地、房屋或者物業的補償規范,明確補償評價的認定路徑和方法等。
??區司法局負責指導相關行政執法監督工作。
??區工作專班應當與區司法機關銜接好低效用地處置的訴訟與執行工作,支持各級人民政府依法依規依約實施土地使用權收回。
??各街鎮、園區作為實施主體,可參照區級工作專班建立相應工作機制,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開展具體的產業用地全面調查排摸、填寫《上海市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表》(用地主體自評表、企業信息采集表)、分類處置方案編制和實施、差別化政策落實等工作,配合完成底版數據動態歸集和更新。
??四、工作安排
??(一)建立區級工作專班,形成全量產業空間資源工作底版(9月底-10月上旬)
??區規劃資源局通過《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系統平臺》下載本區域產業用地全要素空間資源底板(不含市統計部門數據)及用于開展用地主體自評的“一地一表”。
??參照市級專班形式建立區級工作專班、明確工作分工,安排工作預算,確定第三方技術單位,并向市工作專班報送專班成員及技術單位名單。
??(二)組織鎮(鄉)政府和園區管理機構,開展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
??街鎮、園區管理機構以及第三方專業機構,在市級數據歸集的基礎上,開展現場調查以及產業用地企業相關數據采集,指導用地企業自評,并補充確定產業地塊的空置、物業品質、安全生產條件、環保區域限評、房屋安全隱患、卡脖子及顛覆性技術項目等各類情況,形成以空間底版為載體的單個地塊“體檢表”1-3);基于“REG”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結合區域產業用地空間資源利用現狀,制定區域評估標準,通過先直接判定類別、再基于綜合評分排序分類的類別劃分方式,形成兩個導向(獎與懲)的四類清單(A(鼓勵支持)、B(保留提升)、C(觀察整改)、D(整治退出))。
??(三)條線指導區級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開展,形成分類處置方案(11月)
??區級工作專班結合職責分工,按照各自管理條線對接市級部門指導區級產業用地綜合評估開展,對綜合評估的數據匯集和相應評估指標測算進行審核把關。街鎮、園區基于綜合評估結果,結合《上海市加強存量產業用地管理專項行動方案》的工作落實,在區級相關部門的指導下,確定低效產業用地并編制分類處置方案,針對單個低效地塊形成“一個處置方案”,并報送至區工作專班。方案應綜合規劃實施、區域轉型發展等因素編制,同時銜接產業轉型提升、低效用地減量化、國企四個一批存量盤活、城市更新等工作。通過低效產業用地專項整治行動已經形成的低效產業用地清單和年度處置計劃可作為本階段的有效成果一并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