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嘉定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生態環保舉措》的通知
嘉環〔2021〕28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嘉定新城、嘉定工業區、菊園新區管委會:
??根據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印發的《關于持續創新生態環保舉措 精準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有關要求,結合本區實際,我局研究制定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嘉定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生態環保舉措》,印發之日起實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區生態環境局
??2021年12月15日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嘉定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生態環保舉措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落實嘉定區第七次黨代會精神,根據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關于持續創新生態環保舉措 精準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區生態環境局在守牢生態環境底線的基礎上,著力改革創新,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增強企業綠色發展能力,提出以下政策舉措:
??一、深化“放管服”制度改革
??1、執行細化名錄,豁免環評手續。根據《上海市環評分類管理名錄細化規定(2021版)》,對普通倉儲、城市支路在內的25個行業、73類環境影響較小的項目豁免環評手續,對簡單機加工等工序豁免環評手續,進一步加快建設項目落地。
??2、聯動規劃環評,簡化項目形式。根據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上海市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實施意見(2021版)》,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區域(以下簡稱“聯動區域”)內的自來水生產和供應、加油站、城市道路(含橋梁)、110kV及220kV輸變電工程(不含架空線)等市政項目豁免環評手續;聯動區域內的非重點行業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降低環評等級;聯動區域內部分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實行審批告知承諾。
??3、開展告知承諾,實現即來即辦。支持符合政策要求的建設項目開展環評審批告知承諾。建設項目環評材料齊全的,建設單位可以通過簽訂告知承諾書的形式,實現即來即辦,審批決定立等可取。
??4、用好政策資源,支持產業發展。根據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若干措施》和市經信委等五部門《規劃產業區塊外企業“零增地”技術改造正面和負面清單》、《規劃產業區塊外優質項目認定工作指引》等政策,積極開展工業區塊外新改擴建優質項目的環評審批,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5、統籌總量指標,助力重大項目。建立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區級調節機制。完善區級總量指標庫,對關系到全區發展戰略,必須在本區建設且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較大、列為重大項目的建設項目,通過區級總量指標庫提供來源,可進一步減少審核環節,助力重大項目盡早開工。
??6、轉變審批方式,開展全程網辦。依托一網通辦系統,企業在線申請,區生態環境局實施網上審批,審批過程公開、透明,主要審批節點均可查詢,大幅度縮減環評審批法定時限。
??二、優化生態環境執法
??7、落實正面清單,推進精準執法。優先將綜合效益好、治污水平高、環境管理規范的企業,民生保障重點行業,吸納就業能力強的企業納入生態環保執法正面清單,實施正面清單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差異化監管和精準執法要求,對正面清單內的企業“無事不擾”,積極開展非現場監管方式執法,強化企業指導幫扶。
??8、優化執法方式,提升執法效能。統籌執法安排,將雙隨機、專項執法、信訪處置等事項進行整合,實現“一次檢查,查多項事”的監管模式,避免多次檢查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造成干擾。充分利用無人機航拍、走航監測、雷達掃描、污染物在線監控等科技手段,加強污染源信息分析,及時發現和鎖定環境違法線索,提高執法效率。
??9、深耕“責任田”,推行培“樹”計劃。進一步轉變執法隊伍管理模式,建立執法“責任田”制度,通過采用“條塊結合”的模式開展執法,壓實監管責任,提高執法效能。在執法過程中強化環保法規宣傳教育,豐富執法內涵,增強普法實效,讓企業不敢違法、不想違法、不能違法,提高環保守法的主動意識和行動自覺。
??10、細化流程管理,規范信用修復。根據《關于進一步做好本市公共信用信息修復工作的若干意見(試行)》要求,開展環保行政處罰等失信信息的信用修復工作。明確審查材料清單,嚴格規范修復流程,減少企業跑動。依托一網通辦等系統,企業通過“一網通辦”、“信用中國”、“信用上海”平臺實施在線申請,區生態環境局進行網上審批,做到修復過程“看得見”。
??三、強化企業服務和保障
??11、深化生態環境“一網通辦”服務。拓展和優化生態環境公共服務,推進窗口標準化建設,利用電子證照和電子簽章推進生態環境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深化鞏固“兩個免于提交”成果。聚焦生態環境服務“好辦”“快辦”,推進建設項目管理、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標志、夜間施工等高頻事項的“好辦”管理,推進放射源當日作業備案等事項“快辦”管理。
??12、暢通政企服務渠道,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依托上海市企事業單位生態環境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環保專業領域免費咨詢服務,做好生態環境事務的“店小二”。加大生態環境領域惠企政策落地實施力度,進一步提高政策知曉率、通達率。充分利用各類平臺,實現政策的精準提示和推送,組織開展惠企政策宣傳活動。
??13、加大技術幫扶力度。建立專家把脈問診、部門協同指導的業務幫扶機制,深入解決部分企業在固廢管理、VOCs治理、自行監測等工作中存在的不懂、不會、不做等問題。建立微信群、企業回訪、來電接聽等形式解讀相關政策、信息公開咨詢、答疑實際問題等服務,為企業開展好環境管理工作保駕護航。
??四、提升企業綠色低碳發展能力
??14、積極開展現代治理體系試點示范。圍繞制度創新和模式創建等,在企業、社區(村居)、街鎮、園區和樓宇等不同層面和不同領域開展現代環境治理體系試點示范,培育、支持一批具有本區亮點和特色的實踐案例,積極做好服務指導、宣傳推廣。
??15、積極提升企業綠色低碳發展能力。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依托本市開發的碳普惠運營平臺及碳普惠示范項目,積極開展相關政策的科普與宣傳,發揮好碳普惠機制的正面引導作用,讓企業和市民從中受益,積極參與綠色低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