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在申城·嘉定區丨建設引領高品質生活的未來之城,打造上海新城樣板 2023-08-22 來源:上海發布
??今天(8月22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第七場——“爭當高質量發展標桿,打造上海新城樣板”嘉定區專場。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介紹嘉定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情況和工作舉措,嘉定區委副書記、區長高香,嘉定區經委主任陸鐵龍,嘉定區科委主任謝東升,嘉定區教育局局長管文潔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嘉定是滬寧發展軸上重要的長三角綜合性節點城市,也是上海的產業重鎮和制造業大區。近年來,嘉定主動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全力爭當高質量發展標桿、打造上海新城樣板,創新活力充沛、融合發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城市特質得到進一步彰顯。
??第一,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全市前列
??堅決扛起新征程上的使命任務,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奮力推動區域經濟實現五個跨越,爭當高質量發展標桿。
??一是規模能級實現新的跨越。今年上半年,全區增加值完成1248.3億元,增長9.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4.2億元,增長25.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001.6億元,增長1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95.2億元,增長14.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9.4億元,增長39.4%。
??二是產業發展實現新的跨越。聚焦“3+1”新動能,積極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汽車“新四化”方面,持續引育催化“新汽車”產業集群,做強“三港兩園”載體布局,已集聚汽車“新四化”企業600多家,2022年總產出突破1600億元,實現兩年翻番。代表上海參加國家“雙智”試點,以名列前矛的成績通過驗收。在全市率先實現測試道路全域開放,智慧交通“嘉定標準”升級為市團體標準。高性能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方面,積極打造國內領先的高性能醫療設備制造基地,形成以聯影、三友醫療、康德萊等頭部企業為代表的上市企業“第一集團軍”,2022年總產值達235.8億元。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方面,聚力打造全市集成電路“一體兩翼”布局重要“北翼”,持續做強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平臺功能,形成覆蓋中試、研發和量產的集成電路重要產線布局。在線新經濟方面,打造“1+X”直播經濟新生態圈,2022年實現總產出3119.2億元,完成電子商務零售額1017.4億元,占全市約三成比重。
??三是質量效益實現新的跨越。今年上半年,全區新設立企業2.7萬戶,增長79%;引進億元項目167個,增長70.4%;新增上海市民營企業總部1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02.6億元,增長19.6%;百強企業實現利潤65.1億元,增長121%。加快推動制造業“智改數轉”,1314家企業完成智能制造診斷評估,數量位居全市第一。
??四是創新引領實現新的跨越。推進新一輪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三年行動,探索以產業創新聯盟為主體的協同創新模式,長三角科交會輻射力、影響力持續擴大,校地合作、院地合作兩個千億級科技園加速建設。截至2022年底,全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家,位列全市第二;高新技術企業2453家,位列全市第三;技術合同成交金額349.4億元,占增加值比重位列全市第一。
??五是營商環境實現新的跨越。2022年以來集中發布區級穩增長系列政策、產業扶持“新12條”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為市場主體減負近200億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出臺區優化營商環境6.0版,新增28項區級特色改革事項,創新設立“小嘉幫辦服務站”,獲評全市營商環境優秀案例第一名。
??第二,努力在新城發力上走在全市前列
??圍繞“科技創新高地、智慧交通高地、融合發展高地、人文教化高地”定位,聚力推動“一城一中心”“一城一名園”“一城一樞紐”“一城一綠環”建設,努力把嘉定新城打造成為引領高品質生活的未來之城和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上海新城樣板。
??項目帶動上,全面落實31項重點任務、153個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海創總部等重點產業項目和嘉閔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功能導入上,加速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等第一批5個市級重大功能性導入項目落地,發布第二批市級導入事項6個。
??示范引領上,推動“三大示范樣板區”早出功能、快出形象。嘉定新城中央活動區“新三件套”建設穩步推進,市民驛站、江南書局等文化項目加快施工,保利大劇院推出滬上最大規模戶外水景光影秀,城市“會客廳”功能更加豐富;西門歷史文化街區加快推進西門舊改二期房屋征收簽約,年底將實現首發地塊出讓;嘉寶智慧灣未來城市實踐區首發地塊“星漢空間”項目正式開工,將建成全市最大的近零能耗單體建筑。
??戰略聯動上,推動北虹橋與新城“兩大引擎”共同發力,積極承接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大科創”功能,打造北虹橋國際創新產業集聚區和總部經濟引領示范新高地,“一區一城一灣”三大標桿性項目取得階段性建設成果。
??第三,努力在人民城市建設上走在全市前列
??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用最好的服務溫暖人心。
??民生實事方面,聚焦老小舊遠、衣食住行等民生需求,扎實推進早餐工程、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等民心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創新開展為民辦實事項目社會全過程評議,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教育方面,先后引進上實嘉定新城分校、宋校嘉定實驗學校等一批優質教育資源,去年建成開辦18所優質學校,今年還將新建14所,實現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覆蓋。
??醫療方面,已擁有瑞金醫院、東方肝膽、市中醫醫院3座三甲醫院,成功創建全國健康促進區、國家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區。作為全國首批、全市唯一健康城市試點,積極推進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
??鄉村振興方面,成功創建12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2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加快打造“鄉悅華亭”“鮮花文旅”等一批特色農旅融合項目;在全市率先啟動“數字無人農場產業片區”建設,已建成全程無人化作業示范區1600畝。
??生態環境方面,打造環城河步道、橫瀝文化水脈等高品質“生活秀帶”,入選全國“無廢城市”建設名單,2022年空氣質量優良率90.3%,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比例93.2%,均達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水平。
??社會治理方面,探索實踐五級網格治理體系,創新打造43家“我嘉?鄰里中心”,實現“一網統管”“一網通辦”“一網優服”在片區層級融合,更好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面向未來,嘉定正按照十二屆市委三次全會部署要求,進一步強化排頭兵、先行者的姿態,以高水平改革開放賦能高質量發展。重點聚焦“四大功能”,提升“四個能力”。
??一是聚焦服務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提升關鍵要素配置能力。更大力度吸引高技術高質量外資,全面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大力培育“獨角獸”和“隱形冠軍”企業,集聚一批具有關鍵要素配置能力的企業。做強“我嘉金融”平臺,提升“上海?嘉定人才港”能級,放大長三角科交會溢出效應,加快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公共數據“雙中心”建設,不斷增強對關鍵資源要素的吸附能力和整合能力。
??二是聚焦服務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提升協同創新轉化能力。構建“中小科技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梯度培育鏈,力爭到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3000家。圍繞汽車芯片、燃料電池等細分領域,打造協同創新聯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依托院士專家成果轉化中心,打造科技創新“三庫一平臺”,探索撥投結合、“轉化+孵化+產業化”等新型創新模式,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應用。
??三是聚焦服務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提升現代產業核心能力。加快建設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高地,全力支持上汽轉型發展,高水平打造“三港兩園”,深化“雙智”試點建設,更好彰顯汽車嘉定的領跑領先地位。加大智改數轉力度,力爭到2025年重點領域規上企業“智改數轉”比例超90%。加快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聯影小鎮等載體建設,推動產業能級躍升。
??四是聚焦服務開放樞紐門戶功能,提升節點城市輻射能力。依托進博會等重大平臺,提升綜保區能級,加大海外招商力度,支持鼓勵優勢行業、優質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抓牢新城發力和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兩大戰略機遇,做強產業、科創、服務、交通等節點功能,深化嘉昆太協同創新核心圈建設,進一步提升輻射帶動和要素集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