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在申城·浦東新區丨引領區建設兩年成效如何,未來怎樣書寫新答卷 2023-07-10 來源:上海發布
??為貫徹落實十二屆市委三次全會精神,市政府新聞辦推出“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將分別走進16個區,展現上海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今天(7月10日)上午,首場發布會在浦東新區舉行,圍繞“奮進引領區 書寫新答卷”這一主題,介紹浦東新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設想和創新舉措,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杭迎偉,浦東新區發改委主任吳偉平,浦東新區科經委主任李慧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發布兩年來,浦東新區緊扣中央賦予的“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自主創新發展的時代標桿、全球資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擴大國內需求的典范引領、現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樣板”這五大戰略定位,瞄準2035年的發展目標——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構建,現代化城區全面建成,現代化治理全面實現,扎實推動中央《引領區意見》落實落地。目前區《實施方案》450項任務中已完成或基本完成的有413項,占91.8%,一批標志性成果先后落地。引領區建設兩年來成果概括為:
??一是“勇立潮頭”
??浦東堅持以率先探索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為己任,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奮力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探路破局。堅定不移挺進改革深水區,探索實施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承諾制注銷、強制注銷等新一批商事制度改革,率先試點“文體旅一證通”,推出民宿審批改革,推出環評排污“兩證合一”等首創性改革,制定全國首個地方船供物料產品領域代碼標準體系,首創企業信用信息報告代替行政合規證明。持續拓展開放的深度和廣度,落地全國首家外商獨資證券公司、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建立全國首個支持離岸貿易真實性審核的“離岸通”平臺,設立“一帶一路”技術交流國際合作中心東南亞分中心、東亞分中心,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首創“一司兩地”一體化監管模式。積極運用立法授權,已有16部浦東新區法規、2部上海市地方性法規浦東專章和16部管理措施制定出臺,初步構建了與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相適應的法治保障體系。
??二是“活力四射”
??浦東堅持把改革開放的成果體現在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上,努力為各類企業、機構、人才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創業環境,推動產業能級不斷提升,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兩年來,浦東大中小各類企業蓬勃發展,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59家,累計達到432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25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81家;新增科創板上市企業21家,累計達到46家;最新公布的《2023年全球獨角獸榜》,浦東有28家獨角獸企業入圍,其中14家是新晉獨角獸;共授牌75個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賦能小微企業超過2600家。去年,浦東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過2200億元、3300億元、1200億元,約占全市75%、40%、40%。特別是一批重磅創新成果在浦東誕生,兩年中,新上市6款一類新藥、7款創新醫療器械,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商業首飛,首艘國產大型郵輪起浮出塢,全球最大江海聯運型LNG(液化天然氣)船、中國首艘全球最大型2.4萬TEU(標箱)集裝箱船建成交付。
??三是“美好生活”
??浦東始終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既在改革開放、創新發展上當先鋒、打頭陣,同時努力在社會進步、民生改善上樹標桿、作示范,積極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建設屬于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引領區。教育方面,近兩年新開辦學校48所,公辦學校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到100%,去年教育財政支出達到22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3.3%。醫療方面,新開工建設醫院5所,長征醫院浦東新院、上海九院祝橋院區、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等市級重點項目正在加快建設。養老方面,新增養老床位4284張。文化方面,上圖東館、上海天文館、浦東美術館等文化地標投入運營、人流如織。城市環境方面,新增公園61個,陸家嘴水環一期貫通開放,全面提速“兩舊一村”改造。經過兩輪“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公共服務設施覆蓋面顯著提升,15分鐘可及可達覆蓋率從2018年的36%上升到2022年的93%。
??四是“充滿激情”
??引領區建設進一步激發了浦東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對浦東肩負的使命責任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勇當王牌的意識更強了。廣大干部大力發揚敢跟全球頂級水平對話的志氣、強烈渴望建功立業的心氣、艱苦奮斗忘我工作的朝氣、不畏困難敢于斗爭的勇氣。今年浦東開展“硬骨頭攻堅行動”,推出十大攻堅項目,讓干部在急難繁重崗位摔打歷練、磨練意志、提升本領。
??引領區建設一直在路上。浦東新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不斷深化對引領區的認識,把中央和市委的新部署新要求融入到引領區建設中去,豐富引領區建設的內涵,彰顯全方位的引領擔當。
??一是強化改革引領
??持續深化面向市場的“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自身的體制機制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系統集成,從事物發展的全過程、產業發展的全鏈條、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出發來謀劃設計改革,圍繞“辦成一件事”推進各部門各領域協同放權、放管銜接、聯動服務,立足“做強一個產業”開展行業整體性制度創新。接下來將推進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全力推動首批授權事項在年內落地。
??二是強化開放引領
??今年是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10周年,浦東將在總結10年經驗的基礎上,推進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聚焦開放實施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在外資準入、市場開放、人才引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制度創新、離岸金融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深化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對標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高水平全方位制度型開放,在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公平競爭、知識產權、政府采購等領域加大探索力度。深入把握國際規則的特征和發展趨勢,不斷探索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開放制度體系。
??三是強化創新引領
??浦東將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深入推進張江科學城擴區提質,進一步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進一步集聚海內外優秀創新人才,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構建完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和全鏈條加速機制,疏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雙向鏈接的快車道,加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四是強化功能引領
??浦東將有序加大金融開放力度,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機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海內外重要投融資平臺,發展人民幣離岸交易、跨境貿易結算和海外融資服務,發展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不斷增強資金、數據、信息、技術、人才、貨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響力,努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更好發揮龍頭輻射作用。
??五是強化發展引領
??改革、開放、創新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去年浦東新區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6萬億元,占全市的35.9%。通過引領區建設,率先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以此來推進量的更快增長,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引領作為。
??浦東新區將敢為人先、銳意進取、不懈奮斗,以更高水平改革開放推進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新答卷,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