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轉發《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上海市中小學2023學年度課程計劃及其說明的通知》的通知
各中小學校及有關單位:
??現將《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上海市中小學2023學年度課程計劃及其說明的通知》(滬教委基〔2023〕23號)轉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特此通知
??附件:滬教委基〔2023〕23號
上海市奉賢區教育局
2023年8月18日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上海市中小學2023學年度課程計劃及其說明的通知
各區教育局: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國家與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全國教育大會以及上海市教育大會精神,推進國家統編三科教材使用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辦發〔2021〕40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29號)、《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通知》(教材〔2020〕3號)、《教育部關于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通知》(教材〔2022〕2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的通知》(教材廳函〔2023〕3號)、《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的意見》(教材〔2023〕2 號)、《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的實施意見》(滬委發〔2020〕3號)、《中共上海市委辦公廳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滬委辦發〔2021〕26號)、《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本市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滬府辦〔2021〕4號)、《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滬教委規〔2018〕3號)等文件精神,市教委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學2023學年度課程計劃及其說明(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請轉發至所屬中小學和有關單位,并按照執行。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及中小學要嚴格按照中央和本市有關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規范課程教學工作、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要求,加強教育管理,認真執行課程計劃,努力提高教育質量。
??二、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教師培訓和教研隊伍建設,加強對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和業務指導,深化教學改革,指導和幫助學校提高課程領導力和執行力,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三、各中小學要把德育工作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深入貫徹實施《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和《上海市中小學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中小學教育的全過程。大力開展“溫馨教室”建設,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積極探索實踐教學和學生參加志愿者服務、公益勞動等社會實踐工作的有效機制,積極開展各種富有趣味性的課內外文化、體育、科普活動,培養勞動觀念,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各中小學要根據《教育部辦公廳 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使用工作的通知》(教材廳函〔2021〕5號)的要求,切實做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其中,小學低年級、高年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以下簡稱《讀本》)分別安排在三年級上學期、五年級上學期,初中《讀本》安排在初二年級上學期,高中《讀本》安排在高一年級上學期。小學、初中、高中《讀本》要作為必修內容,利用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課、班團隊課、校本課程等統籌安排課時,由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課教師主講,每冊集中學習1學期,平均每周1課時。
??各中小學要充分利用晨會或午會、班團隊活動以及其他開展集體教育活動的時間,根據不同學段學生年齡特點,采取學生喜聞樂見、富有啟發的方式進行形式多樣的時事教育活動。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發〔2020〕7號)、《教育部關于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教材〔2020〕4號)的要求,切實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全面提高學生勞動素養,組織開展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和本校實際、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活動。
??各中小學要確保高中生每學年不少于30天、初中生每學年不少于20天、小學生每學年不少于10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時間。其中,中學課程計劃內的課時安排每學年至少2周,不足部分應在寒暑假、雙休日或放學后完成。學校在雙休日要主動與社區共建,有序開放資源,加強對社區活動的組織和引導。
??四、統籌用好各類課程課時,進一步用好課后服務時間,鼓勵探索長短課結合,創造條件開展體育鍛煉。保證小學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落實初中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含體育活動,下同),推動高中每周開設4節體育課,落實每天30分鐘大課間。鼓勵高中開設80分鐘專項教學課。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鍛煉活動,保障學生每天校內外運動不少于2小時。
??五、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各中小學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以本市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綜合評價為契機,積極探索建立以校為本、基于過程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根據國家和本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逐步完善本市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各中小學要結合實際做好《上海市學生成長記錄冊》的使用工作,結合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探索,深入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各初、高中學校要認真做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
??教學評價工作按有關文件要求執行。嚴禁對小學一至三年級進行全學區、全區范圍的任何形式的學科統考統測(包括學業質量監測)。嚴禁對四至八年級進行全區范圍的學科統考統測;各區若要進行學業質量監測,每學年不超過1次,且只能隨機抽樣監測,隨機抽取的學生比例不超過本年級的30%。嚴禁學校組織中小學生參加任何形式、任何范圍的聯考或月考。
??學校內部的過程管理性考試應嚴格按照市教委頒發的中小學課程計劃規定實施,并由所屬區嚴格規范和科學指導。根據市教委有關文件的要求,小學生學業評價嚴格實行等第制;小學階段不進行期中考試或考查;小學一、二年級可進行期末考查(一年級不得進行書面考查);三-五年級期末考試僅限語文、數學兩門學科,其他學科只進行考查,考查形式可靈活多樣,嚴格執行等第制。初中除語文、數學、外語學科可舉行期中、期末考試以外,其他學科只進行期末考試或考查;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學科采用開卷形式(或以開卷、閉卷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考查;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學科應加強動手實驗能力考查;信息科技、勞動技術、體育與健身、藝術、音樂、美術學科只進行操作、應用和實踐性的考查。
??根據教育部和國家有關部委的文件精神,中小學按照有關要求開設好各類專題教育,以融入為主,原則上不單獨設課。
??七、2023學年全市小學階段進一步全面實施“快樂活動日”,相關安排見小學課程計劃及說明。鼓勵各區在總結小學“快樂活動日”實施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在初中學校實施“快樂活動日”的試點工作。
??八、各區、學校要加強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各區要建立校本課程建設的分級管理、備案制度,統籌指導、規范校本課程建設工作,對普通高中、義務教育學校校本課程建設相關文本、學習材料進行抽查和指導,與專業機構一起督促指導學校加強課程教學管理。學校要加強整體設計,規范開設校本課程,豐富課程供給,增強課程對學生和學校的適應性,堅持“凡設必審”“凡用必審”原則,嚴格審議審核標準,規范審議審核行為,加強課程教學管理,校本課程修訂周期原則上不超過三年。
??九、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按照本市項目化學習有關政策,結合學校實際,實施項目化學習。
??十、各中小學要根據本課程計劃和相關課程實施方案,結合統編三科教材的使用以及學校實際制定本校課程計劃,安排教學工作,并將本校課程計劃等信息及時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公布。經區教育行政部門批準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實驗的學校,如確需調整課程計劃的,必須按教育部及市教委有關文件要求,并及時報市教委。
??十一、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貫徹執行教育部和市教委有關文件要求,加強對學校課程計劃執行以及教學用書使用的管理。學校在課程實施中,嚴禁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取代國家課程,不得組織學生購買未經國家或上海市審查通過的書本資料(包括教學用書和教輔材料),不得擅自使用未經上海市審查通過的境外原版(或改版)的教材。各區要加大依法治教的力度,將課程計劃的執行情況和教學用書的使用情況納入對學校的綜合督導內容,對學校在執行課程計劃中出現的違規現象予以制止,并下發整改意見書,敦促整改;各區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對學校領導的責任追究。
??十二、高中階段課程計劃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上海市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滬教委基〔2021〕35號)要求實施,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各類課程。
??附件:
??1.上海市小學2023學年度課程計劃及其說明
??2.上海市初中2023學年度課程計劃及其說明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2023年7月26日
??附件1
上海市小學2023學年度課程計劃
年級 周課時 課程、科目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說明 |
||
基 礎 型 課 程 |
語 文 |
9 |
9 |
6 |
6 |
6 |
(1)小學低年級、高年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分別安排在三年級上學期、五年級上學期,作為必修內容,利用道德與法治課、班團隊課、校本課程等統籌安排課時,平均每周1課時。 (2)一年級入學初設置4周左右的學習適應期。一年級加強小幼銜接教育。 (3)語文課程每周安排1課時用于寫字教學。 (4)虹口區和楊浦區小學以及其他各區部分試驗小學繼續進行科學與技術課程的試驗,替代自然與勞動技術課程。科學與技術課程一至五年級的周課時分別為2,2,2,3,3。 (5)依托勞動技術課程,可與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整合實施,落實勞動教育要求。 |
|
數 學 |
3 |
4 |
4 |
5 |
5 |
|||
外 語 |
2 |
2 |
4 |
5 |
5 |
|||
自 然 |
2 |
2 |
2 |
2 |
2 |
|||
道德與法治 |
2 |
2 |
2 |
3 |
3 |
|||
唱游/音樂 |
2/ |
2/ |
/2 |
/2 |
/2 |
|||
美 術 |
2 |
2 |
2 |
1 |
1 |
|||
體育與健身 |
5 |
5 |
5 |
5 |
5 |
|||
信息科技 |
2 |
|||||||
勞動技術 |
1 |
1 |
||||||
周課時數 |
27 |
28 |
29 |
30 |
30 |
|||
拓 展 型 課 程 |
興趣活動 (含體育活動) |
4 |
3 |
3 |
2 |
2 |
鼓勵開設短周期興趣活動,供學生選擇;部分興趣活動可與學生體育活動相結合。至少安排一個年級每2周開設1課時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動課。 |
拓展型和探究型課程的部分內容采用“快樂活動日”的形式進行設計和實施。學校每周安排1個半天(按4課時計)實施“快樂活動日”,每學年安排30次,課時總量為120課時。可全校統一安排,也可分年段、分年級、分主題設計安排。鼓勵學校實施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可整合實施相關課時。 |
班團隊活動 |
1 |
1 |
1 |
1 |
1 |
|||
社區服務 社會實踐 |
每學年1至2周 |
每學年2周 |
學生必修,可單獨設置,也可整合實施,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要求。課時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使用。 |
|||||
探究型課程 |
1 |
1 |
1 |
1 |
1 |
|||
晨會或午會 |
每天15-20分鐘 |
|||||||
廣播操、眼保健操 |
每天約35分鐘 |
|||||||
周課時總量 |
33 |
33 |
34 |
34 |
34 |
每課時按35分鐘計。 |
??一、小學課程計劃依托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探究型課程,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關于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設置及實施要求,實現培養目標。各小學要根據課程目標,以先進的課程理念為指導,結合學校實際,制定2023學年度學校課程計劃,加強學校課程管理,切實貫徹落實上海市小學課程計劃。各小學要聚焦核心素養,變革育人方式,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
??二、小學各年級全學年教學活動總時間為40周。其中,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時間為2周,授課時間按34周計,復習考試、節假日及重大活動時間為4周。
??三、小學一、二年級每周課時總量為33節,三、四、五年級每周課時總量為34節。每節課的時間按35分鐘計。學校安排學生在校課堂教學時間不得突破規定的周課時總量。
??四、小學各年級每天安排15至20分鐘的晨會或午會,每周在晨會或午會時間安排1次時事形勢教育,每月在校、班會時間安排1次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時事教育活動。
??五、小學各年級每天安排時間約為35分鐘的廣播操、眼保健操等體育保健活動;每周安排兩次時間為35分鐘的體育活動,活動時間可安排在拓展型課程中,因活動場地有限等原因安排有困難的,可將1次活動時間安排在課后,活動形式和時間可由學校根據實際靈活安排。
??六、小學低年級、高年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分別安排在三年級上學期、五年級上學期,作為必修內容,利用道德與法治課、班團隊課、校本課程等統籌安排課時,由道德與法治課教師主講,每冊集中學習1學期,平均每周1課時。
??七、小學勞動技術、信息科技、專題教育、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課時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小學探究型課程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側重跨學科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建議以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形式進行。勞動技術、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探究型課程可單獨設置;也可整合勞動技術、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開展勞動教育,整合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探究型課程等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八、小學每周集中安排1個半天(建議安排在下午)用于實施“快樂活動日”。學校可根據本校和學生實際情況以及相關教育要求,系統設計活動內容和形式,具體包括班團隊活動、體育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專題教育等限定拓展活動以及自主拓展探究、興趣活動、社會調查、參觀考察等實踐活動,做好時間安排;可全校集中統一安排活動,也可分年段、分年級、分主題進行安排。“快樂活動日”的課時安排計入拓展型和探究型課程課時,每次按4課時計,每學年安排30次,每學年課時總量為120課時。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可利用“快樂活動日”課時。
??九、小學一年級入學初4周不安排“快樂活動日”,利用拓展型課程和探究型課程的課時,落實16-20課時的學習適應期綜合活動,重點實施入學適應教育。
??十、各年級每周安排0.5課時用于學生閱讀活動,可安排在拓展型課程課時內,也可安排在晨會或午會時間進行。
??十一、各校至少1個年級每班每2周開設1節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動課,由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執教。每學期至少有1節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班團隊會和1次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專題活動,有計劃、有活動、有記錄,做到全覆蓋、不斷線。
??十二、各校要從本校實際出發做好統籌安排,每周各有1次科技活動和藝術活動,可作為“快樂活動日”的內容安排在課內,也可安排在課外。
??十三、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20,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的學生,學校應提前開門、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課間休息和下午上課時間,倡導學校將午休時間排進課表,午休時間不少于30分鐘,具體形式可以由學校結合實際探索實施。
??十四、各校要根據《上海市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指南》,堅持“愿留盡留”原則,為放學后自愿留校的學生提供免費課后服務。統籌課內外學習安排,有效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安排作業輔導、德育、閱讀、科技、體育、藝術、勞動、安全實訓等多種類型的素質教育活動。
??附件2
上海市初中2023學年度課程計劃
年級 周課時 課程、科目 |
六 |
七 |
八 |
九 |
說明 |
|
基 礎 型 課 程 |
語 文 |
5 |
5 |
5 |
5 |
(1)初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安排在八年級上學期,作為必修內容,利用道德與法治課、班團隊課、校本課程等統籌安排課時,平均每周1課時。 (2)生命科學課程在八、九兩個年級開設,可統籌安排課時,在保證總課時數為102課時的前提下,可適當調整相應學期的課時安排。 (3)在保證勞動技術課程總課時數為170課時的前提下,可調整六至九年級的勞動技術課程設置,可與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整合實施,落實勞動教育要求。 (4)在保證信息科技課程總課時數為68課時的前提下,可調整六、七年級的信息科技課程設置。 (5)在調整部分學科的課程設置時,基礎型課程的周課時數要控制在28課時以內,以保證拓展型課程和探究型課程的開設。 |
數 學 |
4 |
4 |
4 |
5 |
||
外 語 |
4 |
4 |
4 |
4 |
||
道德與法治 |
1 |
1 |
2 |
2 |
||
科 學 |
2 |
3 |
||||
物 理 |
2 |
2 |
||||
化 學 |
2 |
|||||
生命科學 |
2 |
1 |
||||
地 理 |
2 |
2 |
||||
歷 史 |
2 |
2 |
2 |
|||
音 樂 |
1 |
1 |
||||
美 術 |
1 |
1 |
||||
藝 術 |
2 |
2 |
||||
體育與健身 |
3 |
3 |
3 |
3 |
||
勞動技術 |
2 |
1 |
2 |
|||
信息科技 |
2 |
|||||
周課時數 |
27 |
27 |
28 |
28 |
||
拓 展 型 課 程 |
學科類、活動類 (含體育活動) |
4 |
4 |
3 |
3 |
六至八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用于寫字教學。各年級學科類、活動類科目每周至多不超過1課時,鼓勵開設短周期的學科類、活動類科目,供學生選擇。部分活動類科目可與學生體育活動相結合。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分配學科類、活動類拓展型課程以及探究型課程的課時。至少安排一個年級每2周開設1課時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動課。 |
班團隊活動 |
1 |
1 |
1 |
1 |
||
社區服務 社會實踐 |
每學年2周 |
學生必修,可單獨設置,也可整合實施,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要求。課時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
||||
探究型課程 |
2 |
2 |
2 |
2 |
||
晨會或午會 |
每天15-20分鐘 |
|||||
廣播操、眼保健操 |
每天約40分鐘 |
|||||
周課時總量 |
34 |
34 |
34 |
34 |
每課時按40分鐘計。 |
上海市初中2023學年度課程計劃說明
??一、初中課程計劃依托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探究型課程,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關于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設置及實施要求,實現培養目標。各初中學校要根據課程目標,以先進的課程理念為指導,結合學校實際,制定2023學年度學校課程計劃,加強學校課程管理,切實貫徹落實上海市初中課程計劃。各初中要聚焦核心素養,變革育人方式,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
??二、初中各年級全學年教學活動總時間為40周,其中,社會實踐活動時間為2周。六至八年級授課時間按34周計,復習考試、節假日及重大活動時間為4周;九年級授課時間為30周,結束新課的時間不得早于4月底。
??三、初中各年級每周課時總量為34節,每節課的時間按40分鐘計。為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學校安排學生在校課堂教學時間不得突破規定的周課時總量。
??四、初中各年級每天安排15至20分鐘的晨會或午會,每周在晨會或午會時間安排1次時事教育;每月在道德與法治課內安排1節課,進行重大時事宣講;每月在校、班會時間安排1次時事形勢報告會。
??五、初中各年級每天安排時間約為40分鐘的廣播操、眼保健操等體育保健活動;每周安排2次時間為40分鐘的體育活動,可安排在拓展型課程中,因活動場地有限等原因安排有困難的,可將1次活動時間安排在課后,活動形式和時間可由學校根據實際靈活安排。
??六、初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學習安排在八年級上學期,作為必修內容,利用道德與法治課、班團隊課、校本課程等統籌安排課時,由道德與法治課教師主講,集中學習1學期,平均每周1課時。
??七、初中各年級的探究型課程、勞動技術、信息科技、專題教育、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課時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初中探究型課程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側重跨學科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建議以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形式進行。勞動技術、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探究型課程可單獨設置;也可整合勞動技術、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開展勞動教育,整合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探究型課程等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八、初中各年級拓展型課程中的學科類、活動類科目為自主拓展,科目的開設要根據學校的實際,從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出發,要盡量兼顧各學習領域。六至八年級在學科類自主拓展科目中每周安排1課時的寫字課。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分配學科類、活動類拓展型課程以及探究型課程的課時。
??九、各校至少1個年級每班每2周開設1節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動課,由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執教。每學期至少有1節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班團隊會和1次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專題活動,有計劃、有活動、有記錄,做到全覆蓋、不斷線。
??十、各校要從本校實際出發做好統籌安排,每周各安排1次科技活動和藝術活動。
??十一、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00,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的學生,學校應提前開門、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課間休息和下午上課時間,倡導學校將午休時間排進課表,午休時間不少于30分鐘,具體形式可以由學校結合實際探索實施。
??十二、各校要根據《上海市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指南》,堅持“愿留盡留”原則,為放學后自愿留校的學生提供免費課后服務。統籌課內外學習安排,有效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安排作業輔導、德育、閱讀、科技、體育、藝術、勞動、安全實訓等多種類型的素質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