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府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有關單位:
??《虹口區進一步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舉措》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虹口區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18日
虹口區進一步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舉措
??為進一步深化本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補齊存在的短板弱項,根據《上海市公共法律服務辦法》《上海市虹口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上海司法行政“十四五”時期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制定本舉措。
??一、主要目標
??到2025年,本區公共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服務全區工作大局作用顯著增強,助力本市加快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法律服務中心。
??二、舉措內容
??(一)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功能更加完備
??1.強化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推動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與司法所一體建設,綜合開展法律咨詢、調解和法治宣傳服務,提供法律業務咨詢指引。發揮司法所在基層法治建設中統籌、協調、督促、檢查等職能作用,加大公共法律服務在黨群服務中心、市民驛站、社區法治會客廳等為民服務載體的布點和宣傳。
??2.有效發揮居委法律顧問作用。持續做好“家門口”法律顧問預約服務,一居委一法律顧問“全覆蓋”,積極開展法治宣講會和主題講座。探索提供法律咨詢線上服務,發揮律師提供法律服務“專家作用”,為居委調解提供法律支撐,更多地為社區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出謀劃策”。
??3.優化升級服務熱線、網絡平臺。增加一個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座席,有效運用“制度上墻”和第三方評估方式,提升接答質量,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咨詢需求。提升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平臺智能服務水準,推動具備條件的服務事項實行網上申請、網上辦理、網上反饋、實時查詢,對暫不具備條件的事項提供全程在線咨詢服務。
??4.健全完善無障礙服務。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按照有關標準和規范設置無障礙設施,為殘疾人、老年人等提供必要的無障礙服務,優先辦理相關事項。
??(二)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更加均等普惠
??1.精準施策提升居民法治素養。推動法治文化與海派文化、先進文化、名人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以紅色法治文化為主題的普法宣傳陣地。落實“誰服務誰普法”責任,形成以案釋法長效機制。開展有針對性的普法教育,普及垃圾分類、綠色生產生活等文明規則,全面提升居民法治素養。
??2.聚焦難點發揮人民調解優勢。凸顯調解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與主體性地位,構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司法調解協調聯動的大調解格局。聚焦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建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基層治理的重點難點領域,引導當事人優先采用調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糾紛。構建區非訴訟爭議解決中心多元閉環化解機制。打造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三所”聯動,職能部門、街道、居委共同協作的“虹馨·三所聯動”品牌,著力提升矛盾糾紛前段發現化解能力,嚴防引發“民轉刑”“刑轉命”案件,走出新時代楓橋經驗虹口新路徑。
??3.突出重點提升法律援助質效。完善法律援助受理審批工作制度,降低法律援助門檻,為殘疾人、農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定群體和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提供精準法律援助服務。推進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探索將刑事辯護全覆蓋向公安偵查階段和審查起訴階段延伸,提高值班律師工作質量。深化法律援助與公安、檢察院、法院、民政、社會保障、工會、婦聯、殘聯等部門協同發力。
??(三)多元化專業化公共法律服務更有特色
??1.提升律師法律服務能級。推動律師隊伍持續壯大、素質進一步提升、業務更加多元。鼓勵本區律師事務所規模大所承擔更多的公共法律服務責任、精品所在公共法律服務上更加品牌化、小所加大公共法律服務參與度。進一步發展壯大“兩公”律師隊伍,完善“兩公”律師有效發揮作用機制。
??2.推動公證行業高質量發展。激發公證機構活力,加強公證業務創新和制度創新。依托微信公眾號,推進高頻公證服務事項實行全流程在線辦理。開通企業公證服務綠色通道,擴大公證服務的駐點,積極推進公證服務進樓宇,將利民便企活動落地落實,更好地發揮公證預防與化解矛盾糾紛的作用。
??3.提高司法鑒定便民化水平。推進本區司法鑒定機構向高資質、高水平、涵蓋各專業類別的綜合型鑒定機構和具有特色的專科型鑒定機構方向發展。通過在線服務、便民咨詢等方式,提升鑒定機構的公益屬性。完善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探索建立辦案機關對鑒定人的評價反饋機制。
??(四)高水平國際化法律服務供給更加豐富
??1.打造北外灘一流法律服務高地。對標浦東新區高能級現代法律服務引領區和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標準,匯聚一批知名度高、專業性強的法律服務機構入駐北外灘,打造集聚公共法律服務、專業法律服務、法治研究和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法律服務區。加強涉外法律人才引進和培養,積極培育涉外法律服務示范律所,建立和完善涉外法律服務人才儲備庫,鼓勵本區律師事務所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服務涉外經濟貿易活動。推進北外灘法治樓宇建設,將公共法律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樓宇、商圈內。
??2.營造近悅遠來的一流法治營商環境。落實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加強“證照分離”改革法治保障,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區司法局要會同區工商聯、區律師工作委員會,為有需求的企業進行“法治體檢”,開展法律服務暖企行動,匯聚律師、公證、人民調解、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資源,及時為企業提供糾紛多元解決機制,積極打造法律服務生態圈。加強對中小微企業普惠性法律服務,指導個體工商戶化解合同履約、勞動用工等方面法律糾紛。
??三、實施保障
??(一)經費保障
??建立基本公共法律服務經費保障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務經費。推動區各有關部門、街道辦事處將法治宣傳教育、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居村(社區)法律顧問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業務經費納入年度政府財政預算。
??(二)制度保障
??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機構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納入法治虹口、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整體工作,推動區各有關部門、街道辦事處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體系。
??(三)應急保障
??建立公共法律服務應急保障機制。鼓勵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行業組建專業團隊,建立快速通道,為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提供及時、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