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書記訪談 | 金山劉健:撕掉舊標簽,重塑新形象 2022-09-26 來源:上觀新聞
主動融入發展大局,金山未來可期
??記者:這兩年,金山干部群眾津津樂道于一個話題:“撕掉舊標簽,重塑新形象”。這樣的自信和豪情,從何而來?
??劉健:來自對金山發展的理性透視。過去五年乃至十年,是金山歷史上發展較快的時期,也是地區發展更健康,或者說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時期。
??與兄弟地區相比,金山在經濟規模和效益上還有差距,但在增速和質量上,有了顯著提高。去年,金山屬地規上工業產值超過1600億元、十年來年均增長6.7%,區級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1.1%。
??現在很多人更看重人均、畝均,金山常住人口82萬,人均經濟指標并不低,一些畝均指標的增速更是喜人。過去五年,全區的畝均稅收,接近翻一番;全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數、“專精特新”企業數,也實現了增長翻倍。
??記者:伴隨經濟增速,是環境的改善,百姓滿意度也提升了。
??劉健:經濟當然十分重要,但群眾更關心身邊的環境質量。三輪金山地區環境綜合整治,讓金山干部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2015年,上海市正式啟動為期三年的金山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投入和效果前所未有。老百姓親眼看到差企業走了、好企業來了,親身感受到空氣質量改善了。之后,我們又主動請纓啟動第二輪、第三輪環境綜合整治……2021年的數據顯示,與2016年相比,金山的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從79.8%提升到 90.4%,上升了10.6個百分點。
??這是金山最大、最喜人的變化,干部群眾親眼見證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偉力,切身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是面上的變化,但從根上說,如果地區產業不轉型升級,若干年后就可能重蹈覆轍。2018年12月,金山第二工業區成為全市首個“二轉二”的工業園區。今年6月,我們又迎來了重大加持,市里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南北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了一系列轉型支持政策。
??從三輪環境綜合整治,到“二轉二”轉型試點,再到“南北轉型”戰略,這是一個由表及里、由標及本、由點到面、由局部到全局、由眼前到長遠,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過程,推動著金山轉型升級進入全面發力期、加速期。
??記者:您在全區干部大會上說過,金山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劉健:從大的方面講,金山正面臨三重機遇,其中兩個與國家戰略有關,一個涉及全市發展戰略,這是金山歷史上從來未有過的。
??第一個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從市中心看,金山確實是遠郊區。但放大坐標,這里是長三角中心區域,是上海對接浙江的橋頭堡,今后金山謀發展的腹地縱深大大拓展了。第二個是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金山是其南向拓展帶的重要節點,一系列功能項目將得到有力支撐。第三個是本市的“南北轉型”戰略。目前,市政府的實施意見和支持政策已經出臺,可以說力度空前。
??這種背景下,金山干部群眾的精氣神越來越足了,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展現出很強的戰斗力和首創精神。
重塑三重結構 實現動能轉換
??記者:金山提出“撕掉舊標簽”,具體要打破什么“舊烙印”?
??劉健:面向“十四五”,金山提出了“轉型新發展,塑造新形象”的發展主線。概括起來,就是“轉型”和“塑形”。
??“轉型”,就是聚焦產業轉型、空間轉型、治理轉型,走出一條以產業轉型為核心全面統籌空間轉型、治理轉型的新路子。
??而“塑形”,則是要撕掉“化工”“農業”“遠郊”這三張金山的舊標簽,打破 “化工即污染”“農業即落后”“遠郊即末梢”的舊烙印。
??打破 “農業即落后”的舊烙印,關鍵在于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同時,金山接續推進“三個百里”建設,即建設百里花園、百里果園、百里菜園,一個上海的“后花園”新形象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打破 “遠郊即末梢”的舊烙印,便捷交通是前提。金山即將構建兩個交通樞紐,加快實現由“末梢”向“節點”轉變。在南部濱海地區,啟動金山至平湖城際鐵路建設,以滬乍杭鐵路金山站為核心,形成內外交通高效轉換的上海西南交通樞紐。在北部楓涇地區,加快南楓線開工建設,以滬杭客專金山北站為核心,形成綜合性交通樞紐。屆時,金山將進入上海同城一小時快速通勤圈。
??打破“化工即污染”的舊烙印,核心是通過深度轉型、轉換賽道,促進化工產業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
??記者:過去,金山人總糾結于要不要化工。現在,大家考慮的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
??劉健:不是“要不要”化工,而是要什么樣的化工、如何重塑化工產業。這幾年,我們著力推動產業鏈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延伸,重塑化工產業結構,發現了前所未有的優勢和機遇。這當中,關鍵在于用好化工這個基礎性產業的優勢,與兩大化工基地共同推動“煉油向化工轉、化工向材料轉、材料向高端轉、園區向生態轉”,向精細、綠色、高技術、高效益、高附加值方向發展,重點發展碳纖維復合材料、氫能源、電子化學品等新興產業。
??就全區的產業轉型來說,我們將重塑大中小三重產業結構,從而實現區域發展動能轉換。化工產業的轉型,是“小結構”的重塑。
??重塑“中結構”,就要立足制造業大區的定位,聚焦第二產業做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打響“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載區。金山將大力發展新材料、智能裝備、生命健康、信息技術四大產業集群,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碳纖維復合材料、新型顯示、無人機等一批特色優勢產業。
??重塑“大結構”,則要圍繞三次產業做活變量。金山將通過科創賦能、數字賦能、文旅賦能,加快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能級。
活力美麗幸福,定義“上海灣區”城市品牌
??記者:去年起,金山打響了“上海灣區”城市品牌,這是金山要塑造的新形象嗎?
??劉健:為什么提出“上海灣區”這個概念?金山處在杭州灣北岸,而灣區經濟則代表著高質量發展,體現著無可比擬的創造活力、集聚優勢……這是我們的愿景,也是對地區形象和優勢的重新定義。
??就“上海灣區”城市品牌的內涵來說,我們要建設開放創新智慧的活力灣區、綠色低碳清潔的美麗灣區、文明宜居溫馨的幸福灣區。這三個灣區,分別指向了“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
??記者:“上海灣區”城市品牌亮出來了,如何做實其內涵?
??劉健:做實“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內涵,歸根結底要靠轉型,要按照“三個轉型”的內在機理,闖出一片新天地。一個城市的發展,產業是核心,而產業發展必須考慮產城融合、職住平衡,這就要在空間布局上盡可能科學合理。再則什么樣的產業吸引什么樣的人,產業升級會帶來人口結構的升級,這又勢必對社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產業轉型,剛剛已經講過了。在空間轉型上,我們的考慮是:南部濱海片區,重點做強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創中心和高端現代服務業集聚地功能;北部亭楓片區,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打造滬浙毗鄰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主動脈和示范帶;中部鄉村片區,打造萬畝糧田、萬畝果園、萬畝生態林,成為鄉村振興的先行區和示范地;東部亭衛片區,依托灣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碳谷綠灣產業園,打造成為先進制造業重要承載區的主陣地和增長極。
??在治理轉型上,我們將重點抓好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的優質資源供給,鞏固全國文明城區創建成果,全力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讓生活在金山的人民群眾更加安心、舒心和開心。
??我們將全面推動“三個轉型”金山新發展,加快打造“兩區一堡”戰略新高地,全力塑造“三個灣區”城市新形象,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訪談彩蛋·書記珍藏的照片】
??這張照片是金山區漕涇鎮水庫村“水庫里·長島”農民集中居住點全貌圖。水庫村水系發達,縱橫密布約33條大小河道,我們以其自然稟賦為基底,堅持把最美的風景留給村民,同時探索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企業項目,讓生活在這里的村民享受到改革發展的紅利。
??這是在金山城市沙灘舉行的元旦迎接新年第一縷陽光活動。一輪朝陽噴薄而出,映照金山三島風光無限,蘊含著無盡的生機、活力和希望,象征著金山區正闊步邁上“轉型新發展,塑造新形象”的新征途。
??這是2021年6月,金山區朱涇鎮待涇村“花海芳香小鎮”項目開工儀式上給村民分紅的畫面。近年來,待涇村引入社會資本,用項目作牽引,帶領全村走上“鄉村旅游帶動三產融合發展”的振興之路,誕生了一群“五金(薪金+股金+租金+現金+養老保障金)”農民,是金山區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行區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