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小而精”市民中心正開啟服務功能轉化輻射 服務“五站合一”,辦好一件件民生實事 2022-06-22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舒抒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調研。總書記逐一察看涉外人員服務窗口、老年助餐點等,了解社區生活、文化、養老等便民服務情況。兩年多過去,這座“小而精”的市民中心,也正開啟服務功能的轉化與輻射。
??居民葉京生回憶,在老年助餐點,總書記同正在用餐的居民熱情交談,詢問飯菜可不可口、價格貴不貴、對社區便民服務還有什么新要求。
??“疫情發生后,我們一度擔心老年助餐會取消,沒想到不僅服務沒打折扣,街道和送餐公司也經常征求我們老年人的意見,調整餐品口味。”葉京生說。
??虹橋街道榮華居民區黨總支第一書記、古北市民中心主任盛弘介紹,居民區與配餐企業開展了線上問卷調查,針對居民需求調整餐品設置,并計劃圍繞“15分鐘社區生活圈”進一步拓展助餐半徑。
??總書記考察時強調,要推進服務供給精細化,找準服務群眾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對接群眾需求實施服務供給側改革,辦好一件件民生實事。
??2020年,古北市民中心的事務受理板塊迎來功能再升級,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首創境外人員服務站、虹橋海外人才薈、移民融入服務站點、蒲公英雙語稅收服務站、“一網通辦”古北市民中心服務站等“五站合一”服務平臺,同時首創了社區版外國人“工作—居留”單一窗口、海外人才“政社聯動”服務模式。
??盛弘介紹,截至目前,古北市民中心境外業務中,許可類業務辦理量達300余人次,其他辦理類服務達9000余人次,總計開展出入境政策、稅務、涉外法律咨詢等線上服務以及生活類、“融入在虹橋”活動等線下服務2.4萬余人次。
??近年來,虹橋街道通過引導黃金城道沿線的居民、商戶、社會組織主動通過提案方式參與街區更新,“港灣式停車點”“融·阡陌小筑”公共休憩空間等共治成果亮點頻現。居民在“家門口”有了更多發揮自治共治作用的平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也在社區治理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