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浦濱江,每步行700米就能走進一個黨群服務站,服務能級和功能定位不斷提升 走進濱江“人人屋”,人人都能參與城市治理 2022-06-24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黃尖尖
??清晨的楊浦濱江,“人人屋”黨群服務站吸引了不少游人在這里停駐,量血壓、看地圖、休憩乘涼……驛站講解員徐婕熱情地接待著進出的游客。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楊浦區濱江公共空間時,曾走進這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近三年過去,楊浦濱江5.5公里岸線上,這樣的黨群服務站已建成9處,市民每步行700米就能走進一個主題鮮明、各具特色的“楊樹浦驛站”。
??從服務市民的功能提升,到城市治理的共治共享,小小的驛站讓“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變得“立體”起來。
??徐婕回憶2019年11月2日的那個下午。“當時總書記問我這里為什么叫黨群服務站,我告訴總書記,我們過去叫黨建服務站,但它不僅為黨員服務,更要為群眾服務,因此改稱為黨群服務站。”
??悉心服務黨員和群眾,是這三年來“人人屋”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員每天都在做的工作。與此同時,“人人屋”也在不斷地提升服務能級和功能定位。
??“第一年,‘人人屋’吸引了許多周邊企業白領和來濱江游玩的居民。”徐婕說,“人人屋”主打文化創意,市民可以瀏覽智能屏幕和紅色沙盤,進一步了解楊浦。在明信片制作系統上,人們還能將楊浦濱江的歷史場景和工業遺存生成明信片,現場打印留作紀念。第二年,學生群體和年輕人多起來了。“我們引入了黨史學習和四史教育的特色課程,邀請全國勞模黃寶妹等來這里給年輕人講紅色故事,開放場地讓兩新組織預約來上黨課。”第三年,“人人屋”開始探索更高品質、更精細化的專業服務,形成一系列特色清單。“我們還開通了‘人民建議直通車’平臺,讓人人都能在這里參與社會治理。”
??“楊浦濱江有9個黨群服務站,各具特色。”楊浦區黨建服務中心主任辛立說。除了人人屋站外,秦皇島路碼頭站以傳承紅色基因為特色;雨水花園站以科普綠色生態為主題;電站輔機廠站作為“旗艦站”,集中展示楊浦百年工業、百年大學、百年市政“三個百年”的發展變遷。
??楊浦濱江作為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示范區,率先建立了全市首家基層人民建議征集站,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辛立說:“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強調人在城市中的主體性,這不僅要實現城市為人民服務,還要讓每個人享有充分的參與權。”每一個黨群服務站,就是一個參與城市治理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