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單位:
??為進一步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大力提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公共服務能力,助力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區共建,按照《關于做好2024年上海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任務實施工作的通知》(滬農委〔2024〕148號)的要求,區農業農村委制訂了《2024年金山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現下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金山區農業農村委員會
??2024年9月9日
2024年金山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按照《關于做好2024年上海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任務實施工作的通知》(滬農委〔2024〕148號)要求,2024年,結合金山區與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共建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區,支持我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持續完善與發展,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鄉村振興、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發展重大戰略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以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質量和效率為主攻方向,統籌兼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農戶的服務需求,著力培育專業農技推廣隊伍,打造科技示范服務平臺,培養具有一定科技意識和素養的科技示范主體。推廣綠色高效技術模式,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都市現代綠色農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二、總體目標
??以“優質稻米、綠色蔬菜、名優瓜果、特種養殖”四大主導產業為主,進一步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充分調動農業科技推廣單位及科技人員深入一線開展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積極性,建立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基層農技推廣機制,建立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農業科技創新推廣直接為農民增收的目的。
??三、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在區、鎮兩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中遴選101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指導員隊伍,遴選5個綜合性示范基地,17個產業型示范基地,9個社會化服務主體,280戶科技示范主體,確定6個產業、45個主導品種、35項主推技術。
??(一)水稻
??遴選22名技術指導員,1個綜合性示范基地,5個產業型示范基地,130戶科技示范主體,4個社會化服務主體。
??主導品種8個:松早香1號、八月香、秀水134、秀水121、南粳46、太安1號、花優14、申優28。
??主推技術7項:水稻機械化種植技術集成與示范;優質食味粳稻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基于農機農藝融合的稻田雜草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水稻機械種植同步側深施肥技術;雜交粳稻全程機械化制種技術;水稻飛防植保機械化技術;用地養地相結合的糧食綠色茬口模式技術(水稻-綠肥)。
??(二)蔬菜
??遴選22名技術指導員,2個綜合性示范基地,5個產業型示范基地,43戶科技示范主體,4個社會化服務主體。
??主導品種11個:青菜(艷青、海青2號、金品1夏、夏蘇青),番茄(浦粉1號、桃夢茜、黃妃、浙櫻粉1號、碧玉),食用菌(雙孢蘑菇、鹿茸菇)。
??主推技術9項:青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土壤修復技術、蔬菜綠色防控技術、蔬菜集約化育苗技術、基于人工智能+物聯網的無土栽培種植技術、蔬菜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設施栽培青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雙孢蘑菇工廠化生產技術、鹿茸菇工廠化瓶栽技術。
??(三)果樹
??遴選15名技術指導員,2個綜合性示范基地,1個產業型示范基地,43戶科技示范主體,1個社會化服務主體。
??主導品種12個:蟠桃(玉露、滬蟠2號、中蟠11號、金霞油蟠)、水蜜桃(湖景蜜露)、葡萄(陽光玫瑰、夏黑、巨峰、醉金香、申華、申園)、柑橘(紅美人)。
??主推技術6項:果園土壤修復保育技術;桃樹省力化、宜機化、避雨栽培技術;樹形和樹勢調控技術;葡萄機械化、省力化栽培技術;果園生草栽培技術;果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四)經作
??遴選8名技術指導員,2個產業型示范基地,16戶科技示范主體。
??主導品種8個:西瓜(“小皇冠”、“8424”)、甜瓜(“蜜天下”、“金蜜1號”、“亭林雪瓜”、“青皮綠肉”)、草莓(“紅顏”、“章姬”)。
??主推技術6項:西瓜春季大棚早熟栽培技術、西瓜人工授粉技術、甜瓜冬春大棚早熟栽培技術、甜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草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設施草莓套種鮮食玉米高效生態栽培技術。
??(五)水產
??遴選23名技術指導員,2個產業型示范基地,38戶科技示范主體。
??主導品種2個:蝦(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
??主推技術3項:南美白對蝦生態養殖技術、南美白對蝦土池高產養殖技術、南美白對蝦套養羅氏沼蝦技術。
??(六)畜禽
??遴選11名技術指導員,2個產業型示范基地,10戶科技示范主體。
??主導品種4個:楓涇豬、二黃雞、烏骨瓢雞、肉鴿(米瑪斯)。
??主推技術4項: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瓢雞低海拔地區飼養技術、獸用抗菌藥減量化技術、豬場廢棄物源頭減量關鍵技術。
??四、主要任務
??(一)推進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創新。以公益性農技推廣隊伍推廣服務為主,鼓勵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單位與市級技術部門、各科研院校、鄉土專家合作交流,共同開展試驗示范和農技推廣服務,形成“一主多元”的農技推廣體系,示范展示主導品種、主推技術。
??(二)開展針對性農技推廣服務。結合遴選確定的主導品種、主推技術,遴選一批專業技術強的技術骨干,與科技示范戶簽訂指導協議,每月聯系示范主體1次,全年上門指導不少于10次,充分運用“農民講堂”、“田間課堂”、“區院合作”、“社會培訓課堂”、現場觀摩、展示等多元指導模式,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服務。
??(三)加強科技示范基地建設。按照產業引領到位、示范展示到位、推廣培訓到位的要求,遴選并建設一批科技引領意愿強、示范培訓效果好、可參觀、可學習、可交流的科技示范基地。全區共建設綜合性示范基地5個,產業型示范基地17個??萍际痉痘貟炫坡蕿?00%,示范基地每年開展農業技術示范推廣和觀摩培訓次數不少于3次。
??(四)培育農業科技示范主體。圍繞“優質稻米、綠色蔬菜、名優瓜果、特種養殖”四大主導產業,遴選280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作為農業科技示范主體。通過技術培訓、入戶指導、物化補貼等提升科技示范主體生產水平。
??(五)強化農技推廣人員隊伍建設。根據產業需求,制定培訓計劃,組織基層農技人員走出去,專家請進來,開展有針對性的知識更新培訓,培訓人數不少于200人。
??(六)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從本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鄉土專家中選聘6名社會專家,從本市科研院校、技術單位中選聘12名技術專家,參與農技推廣服務。特聘技術專家、社會專家每人對接基地不少于1個,每年下鄉聯系不少于5次,對于服務對象提出的技術問題,解決率不低于90%。
??(七)深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遴選9家社會化服務主體,鼓勵社會化服務主體在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示范推廣,培訓,農業機械化作業等方面開展服務,通過組織現場展示、田間教學等活動發揮主體服務能力,社會化服務主體全年開展開展農業機械化作物服務不少于5000畝次,或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示范推廣,培訓,農產品助銷等服務不少于2次。
??(八)加強農技推廣服務信息化建設。繼續推廣中國農技推廣信息服務平臺使用,鼓勵農技人員積極記錄工作日志,并參與技術問答、市場分析等多種類型服務,提高中國農技推廣APP在農技人員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的應用率。
??(九)做好先行區共建工作。圍繞稻米、瓜果、蔬菜和畜禽養殖等具有金山優勢或特色的產業,組建專家服務團隊,在新品種選育、示范推廣,新技術、新模式示范推廣等方面開展技術指導,培養青年科技人才。
??五、項目進度安排
??(一)準備階段(2024年5-7月):遴選推薦技術指導員、特聘技術專家、社會專家,確定專家服務工作方案,遴選好科技示范主體、社會化服務主體、科技示范基地,制定實施方案。
??(二)實施階段(2024年9月-2025年6月):開展科技入戶指導,實施主體培訓,開展示范學習,開展專家服務團下基層活動,開展農技人員培訓。
??(三)總結階段(2025年6月):分產業對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做好工作總結考評。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和制度,形成農技推廣長效工作機制。
??六、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
??項目成立由區農業農村委分管領導為組長,相關科室、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工作小組,全面負責項目組織與管理。每個條線確定一名項目負責人,負責具體組織實施、溝通聯絡以及項目日常工作信息的上報。
??(二)強化展示示范
??以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為載體,通過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集成示范以及組織科技示范戶進行現場觀摩、田間培訓、經驗交流等方式,達到主推技術由示范基地向示范戶、輻射戶的梯度推進,積極開展農技推廣項目以及示范基地、示范戶、社會化服務組織典型案例宣傳。
??(三)強化資金使用管理
??本項目預算資金228萬元。資金來源為基層農技推廣項目當年下達資金和往年結余資金,項目經費實行專款專用。
??附件:
??1.項目經費預算安排表
??2.科技示范基地名單
??3.社會化服務主體名單
??4.特聘專家名單、社會專家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