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嘉定區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
嘉府辦發〔2021〕56號
各鎮人民政府,區政府各委、辦、局、街道辦事處,嘉定工業區、菊園新區管委會:
??《嘉定區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已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2月27日
嘉定區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十四五”時期是上海奮力推進高品質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設的關鍵五年,也是嘉定旅游業抓住全市旅游業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機遇,推動旅游業從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型升級,助力推進嘉定現代化新型城市建設、提升嘉定城市軟實力的重要五年。根據《上海市“十四五”時期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設規劃》《嘉定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嘉定區“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等,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牢把握上海全面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設的機遇,全面貫徹嘉定打造“創新活力充沛、融合發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現代化新型城市的總體目標,依托嘉定新城新一輪規劃建設和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核心承載區建設等重要契機,主動發揮文旅融合賦能提升城市軟實力的作用,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弘揚嘉定城市精神為價值引領,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根本目的,以高質量旅游發展、高品質旅游生活、高水平旅游交流、高效能旅游治理為發展導向,積極發揮旅游業在產業轉型中的助推作用、在社會發展中的橋梁作用、在城市發展中的先導作用,塑造嘉定旅游品牌形象、挖掘旅游經濟新增長點、提升產業發展能級,把嘉定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具有特色的節點性城市旅游目的地。
??以人為本原則。自覺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深入挖掘文旅資源,不斷深耕旅游市場,切實提高設施標準,讓市民游客共享高品質旅游供給、人性化旅游服務,滿足市民游客對美好生活的旅游需求。
??提質創新原則。把握消費升級、“互聯網+”、城市數字化轉型等發展趨勢,結合技術手段創新旅游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提升產品品質,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旅游體驗。
??文旅融合原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聚焦嘉定特有的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汽車文化,深入推進文化和旅游業態融合、產品融合和市場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高質量深化文化、旅游融合互動發展,拓展文旅融合新空間。
??因地制宜原則。突出嘉定現代化新型城市的特色和優勢,設計精品游線,培育精品項目,加強宣傳推介,打造蘊含嘉定氣質的文化旅游品牌,統籌吃、住、行、看、購、游各個環節,形成有嘉定特點的旅游業發展思路和發展戰略。
??二、發展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抓住全市旅游業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機遇,以轉變旅游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路徑為重心,緊扣嘉定現代化新型城市建設總體目標,放大“旅游+”的帶動作用,發揮旅游大民生、大產業、大展示的功能,彰顯“人文教化地 智慧汽車城”的獨特魅力,提高市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到2025年,基本形成旅游高質量發展制度框架體系和全要素旅游服務體系,把旅游業培育成嘉定高質量發展的助推產業,塑造嘉定城市新形象的窗口產業,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的幸福產業,打造在全市乃至長三角區域有亮點、有活力、有故事的城市旅游目的地。
??1.注重推進重點項目規劃建設。結合嘉定新城新一輪規劃建設的重要機遇,著力打造世界級汽車文化旅游目的地,升級塑造上海國際賽車體育休閑空間。加大西大街、州橋兩大歷史風貌保護區的改造提升力度,實現對遠香湖會客廳、印象西大街、橫瀝河文化水脈和嘉寶智慧灣等重點區域的文旅賦能。加快農業休閑旅游景區點轉型升級,完善配套,提升服務,實現高品質旅游供給,擦亮嘉定旅游品牌。
??2.注重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聚焦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汽車文化四大領域,全力提供更為豐富的旅游產品、更為優質的旅游服務和更多定制化的旅游線路。推動旅游與工業、農業、教育和體育等領域的融合發展,探索建設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江南樣本”。持續做好“觀賽事·游嘉定”精品旅游線路的設計與推廣,培育F1上海站觀賽旅游線路等一批精品線路。深入開展上海汽車文化節、嘉定旅游節等嘉定特色文化旅游節慶活動,營造“夜市、夜展、夜節、夜宿”等多元消費場景,讓更多的市民感受嘉定歷史、領略嘉定魅力。
??3.注重推動旅游空間布局的不斷優化。從嘉定區旅游整體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結合嘉定旅游資源特點和產業定位,將嘉定旅游發展的總體空間布局定為“一核三區、一鎮一帶”。一核,即古城歷史人文旅游核心區,重點區域為嘉定老城;三區,即嘉定新城遠香湖中央活動區、安亭汽車文化旅游區、北虹橋商務會展旅游區,重點區域覆蓋嘉定新城遠香湖會客廳、上海國際賽車場、汽車博覽公園和北虹橋綜合商務區;一鎮,即南翔特色旅游小鎮,重點區域為南翔老街-古猗園;一帶,即鄉村休閑旅游功能帶,重點區域為嘉北郊野公園、安亭向陽村、鄉悅華亭等。通過古城歷史人文核心旅游區的強勢帶動、三大旅游片區的協調互通、南翔特色旅游小鎮的全力支撐、鄉村休閑旅游功能帶的精心打造,實現由古城核心帶動周邊、由樞紐節點向全區滲透的全面發展,實現區域聯動、全產業鏈發展。
??三、重點工作
??(一)打響“3+1”旅游品牌 提升核心競爭力
??挖掘、整合、提煉嘉定特色旅游資源,在原有發展基礎上,進一步擦亮嘉定人文、汽車、田園三張旅游名片,結合嘉定新城新一輪建設,打造享譽遠近的“遠香湖會客廳”文旅融合示范樣板,全面提升嘉定旅游品牌核心競爭力。
??1.打響“汽車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汽車相關景區服務能級,積極參與重塑上海國際賽車場旅游景區、推動上海汽車博覽公園創建5A級旅游景區,激活汽車城內汽車產業鏈節點,將汽車城打造成國際汽車文化中心,將嘉定打造成“世界級”汽車文旅目的地。擴大上海汽車文化節國際影響力,推動其成為上海市品牌節慶活動,加強與F1中國大獎賽等深度融合,推出賽道嘉年華、汽車博覽、文旅休閑、汽車論壇和汽車商務等活動,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汽車產業創新中心增添新動能。做好“觀賽事·游嘉定”精品旅游線路的宣傳推廣,發揮汽車工業游引領力,優化旅游線路,加強汽車文化研究,擴大汽車文化宣傳推廣,引入專業團隊助力汽車文化品牌打造,全面提升汽車文化游的游客體驗和吸引力。
??2.打響“歷史人文”旅游品牌。有效整合嘉定老城、南翔老街、安亭老街、婁塘古鎮等古城古鎮豐富資源,以延續教化嘉定文脈為基礎,對其傳統建筑、生活文化特色等歷史人文旅游資源進行分類保護與提升,加強沿線周邊各類業態的提升與優化。持續推進印象西大街項目,打造承載嘉定歷史記憶的街區。探索博物館、非遺傳習場所等公共文化設施與研學旅行結合發展。運用燈光、置景、多媒體等文化科技手段打造嘉定歷史人文水幕電影、燈光秀、音樂秀、實景演藝等一批特色文化主題旅游產品,提升環城河步道文化內涵,支持推出環城河疁城夜游,煥發歷史人文旅游功能集聚區文化魅力。串聯嘉定標志性文化設施,開發新的旅游路徑。
??3.打響“鄉村休閑”旅游品牌。深入貫徹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嘉定江南文化特質,進一步推動現代都市型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打造鄉村休閑度假目的地。因地制宜支持鄉村旅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加強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利用。聚焦嘉北郊野公園、馬陸大裕村、“鄉悅華亭”、“向陽新里”、瀝江生態園和菊園百果園等重點區域和載體,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農業旅游發展,完善旅游休閑與綜合服務功能配套,推動鄉村民宿和精品度假酒店健康有序發展,增加休閑體驗項目,全面帶動鄉村休閑體驗旅游產業鏈發展,打造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功能集聚區,實現農業旅游、綠色旅游、生態旅游的多方位融合。
??4.打造“遠香湖會客廳”文旅融合示范樣板。依托嘉定新城遠香湖中央活動區建設,聚集各類要素資源,提升旅游體驗、消費體驗、文化體驗的互動聯動,推動“會、商、文、旅”融合發展,打造高品質的文旅融合示范區。聚焦保利大劇院、嘉定圖書館等文化旅游設施的功能提升,引進主題書店、文化餐飲等消費體驗項目,構建遠香湖“文化環”,融合景觀、人文和產業資源,豐富“會客廳”內涵。加快奧特萊斯廣場等商業綜合體建設,提高“會客廳”消費能級,全面完成遠香湖燈光提升工程和白銀路智慧道路建設,打造“會客廳”新形象。推出夜游、水秀、夜市等夜經濟特色產品,創造性打造“看精彩大戲、讀經典好書、泛輕舟碧波、賞水幕燈光”的遠香湖“會客廳”。
??(二)豐富“旅游+”新內涵 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依托旅游產業融合度高、關聯性強等特點,以旅游為先導,以產業升級為契機,促進其與文化、工業、體育和生態等各領域深度融合,探索融合發展新模式,發展“旅游+”產業新業態。堅持重大項目支撐帶動,打造品牌特色,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1.打造“旅游+工業”新活力。發揮上海汽車博物館、上海太太樂食品有限公司、養樂多上海工廠等為代表的工業旅游示范項目引領作用,依托發達的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引導鼓勵企業開發工業觀光游、工廠購物游、商務考察游、科技體驗游等業態。一方面打造貫穿國際汽車城、嘉定新城核心區、北虹橋商務區、嘉定新城北部科技驛站等重點區域的嘉定工業旅游精品廊道,另一方面形成以展現現代化智能生產車間、凸顯企業特色文化、強化實踐體驗等為重點的特色工業旅游項目,為嘉定旅游注入新活力。
??2.打造“旅游+體育”新魅力。聚焦嘉定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重要承載區,以F1中國大獎賽等高端國際賽事為引領,依托F1國際賽車場和上海市民體育公園等區域的聯動發展,打造體旅融合項目,開發賽事與健身休閑等產業相結合的旅游產品和線路。推動嘉北郊野公園水上運動項目發展,打造微度假旅游目的地。配合久事集團將5.3平方公里區域(上海國際賽車場2.5平方公里+上海市民體育公園2.8平方公里)打造成為文化休閑、體育運動和旅游觀光等要素集聚的長三角文體旅一體化發展平臺。
??3.打造“旅游+生態”新動力。依托嘉北郊野公園精品農業種植、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原生態的自然風貌,進一步完善旅游休閑和服務功能等配套,圍繞“旅游+研學”“旅游+文創”等主題,打造一系列生態旅游產品。持續提升遠香湖和紫氣東來景觀帶等生態優勢,加強公園綠地與文體功能融合,完善由郊野公園、城市公園、地區公園、社區公園和口袋公園(鄉村公園)組成的城鄉生態休閑公園體。建設主題精品酒店、增加休閑體驗項目,著力培育“休閑好去處”,形成集森林、田園、水鄉、花海于一體的自然美景,打造高品質生態旅游生活度假區。
??4.打造“旅游+紅色”新合力。持續推動紅色教育資源深度發掘、系統開發,支持嘉定烈士紀念館、五抗斗爭紀念館和江抗游擊隊紀念館等重大紀念場館的保護修繕。加快挖掘嘉定紅色旅游資源,推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充分發揮紅色文化教育功能。聚焦嘉定紅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資源,依托“嘉游書架”智能設備,共讀黨史著作,追尋紅色記憶,助力紅色文化與觀光旅游的深度融合。
??(三)辦好節慶賽事活動 塑造旅游新形象
??整合嘉定人文歷史、社會風貌、現代工業和鄉村田園等獨特的旅游資源,舉辦各類節慶賽事活動,鼓勵市場化主體參與,增強嘉定旅游品牌吸引力,提升市民和游客的參與度和體驗感。利用全媒體、寬渠道的旅游宣傳推廣網絡,優化對外宣傳形式與內容,放大節慶活動綜合效應。
??1.打造更具活力的上海汽車文化節。推動上海汽車文化節與F1中國大獎賽等汽車賽事的深度融合,推出賽道嘉年華、汽車博覽、文旅休閑和汽車商務等活動,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核心承載區增添新動能。發揮上海保時捷體驗中心等世界級龍頭企業品牌虹吸效應,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趣味性與實用性并重的知名體驗平臺。支持上賽場卡丁車場和EF PARK動力方程新能源賽車等持續擴大影響力,積極培育賽車文化和車迷群體。與專業團隊合作,合力打造汽車文化品牌,放大汽車文化宣傳推廣效應。
??2.打造更為多元的知名體育賽事。加快推動體育旅游高質量發展,打造F1電競中國冠軍賽、蒸蒸日上迎新跑、HEROS自行車賽等品牌體育賽事,推進象棋大師世界公開賽等大型體育賽事的體旅融合互動。結合賽事活動,增加音樂、市集等元素,策劃集賽事文化、品質生活和體育娛樂為一體的互動體驗活動。利用重大體育活動、賽事節慶等進一步加強與長三角地區的互動交流。
??3.打造更顯魅力的傳統節慶活動。充分利用孔子文化節、南翔小籠文化展等傳統文化盛宴,打造活化孔廟、活化非遺等特色文化IP。鼓勵市場化主體參與打造品牌文化活動,放大安亭賽車季、稻草文化節、嘉源海涂鴉藝術季和遠香湖文創集市等品牌的社會影響力。引進培育更多與國際化大都市功能相匹配的頂級資源,努力再打造一批現象級文化節展品牌。
??4.打造更有特色的農業休閑活動。結合新一輪的農業旅游景區點提升改造,持續放大馬陸葡萄節、華亭鄉村歡樂節等品牌節慶活動影響力,鞏固菊園百果園“聚果樂Fruit Joy”采摘節、帶著爸爸去種田等特色農業旅游節慶活動成效,推動嘉定農業旅游的影響力顯著提升。“十四五”期間,全區形成5-7個主題明確、特色鮮明的休閑農業品牌活動。
??(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優化旅游新環境
??整合區內相關部門等資源,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升旅游接待品質,增強旅游發展后勁。健全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旅游智慧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
??1.進一步做強做優A級景區。全面提升上海汽車博覽公園和上海國際賽車場兩個4A級旅游景區的功能配置和綜合效應,打造汽車文化旅游功能集聚區。通過提升景區服務能級,規范服務水準、完善配套設施,積極推動汽車博覽公園爭創5A級旅游景區,支持嘉北郊野公園創建4A級旅游景區、安亭老街創建3A級旅游景區。
??2.進一步提升旅游服務能力。汲取國內外一流旅游城市服務標準建設經驗,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的制定服務準則。優化旅游住宿服務,加強對保利凱悅、穎奕皇冠假日、嘉定喜來登等國際品牌酒店和錦江、華住等集團旗下經濟品牌連鎖酒店的服務指導,注入嘉定文化符號。繼續推動以“鄉悅華亭”“向陽新里”等為代表的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推動鄉村民宿服務質量提檔升級,引導和規范城市民宿有序發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的文化主題旅游飯店、精品旅游飯店。建立、完善優質旅游服務品牌培育、評價和推廣機制,進一步提高旅行社管理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加強賓館、酒店、旅行社和出租車公司等一線服務人員專業素質教育,提高服務質量,為游客樹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3.進一步推動旅游綜合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提升旅游景區綜合能級,指導區內旅游景區(點)加強軟硬件設施配套與完善。以“布局合理、科學設置、制作精良”為原則,完善旅游引導標識。進一步提升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咨詢服務、投訴處理、應急處置、緊急救援等旅游公共服務標準。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務管理制度,提升旅游目的地管理質量,完善旅游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和標識系統。以構建“信用嘉昆太”品牌為契機,進一步推進建立嘉昆太三地文化旅游領域的信用合作機制,推進“信易+”惠民應用場景建設,加快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旅游監管制度,不斷完善旅游信用體系。
??4.進一步健全旅游公共服務網絡體系。完善嘉定旅游咨詢便民服務綜合體系,創新嘉定旅游公共服務管理機制。增設嘉昆太旅游咨詢中心,進一步完善嘉定旅游公共服務三級網絡體系建設。組織開展旅行分享會、旅游公益講座、微游嘉定等系列體驗活動,提供優質旅游公益服務。優化旅游惠民利民措施,開展旅游進社區服務,引導市民游客增強消費意愿。優化旅游景點交通服務保障,做好景點“小交通”與城市“大交通”的銜接聯系,構建便捷順暢的旅游交通網絡體系。
??5.進一步引導數字化賦能智慧旅游。綜合應用現代技術,全鏈條培育旅游數字新業態。支持在線旅游、直播云游、智慧文博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壯大。完善智能化設備部署,加快建設智慧旅游景區(點),在支持古猗園積極打造“智慧公園”的基礎上,聚焦區內旅游景區(點)餐飲、交通及配套資源,不斷完善智慧導覽、導購、導游、導航的應用服務系統,提升市民游客旅游體驗度和便捷度。支持數字酒店建設,深入推進旅游領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旅游業發展質量、效率和動力變革。
??(五)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助推旅游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優化文旅融合發展環境、提升旅游市場管理服務水平,營造更加安全規范有序的旅游市場,讓市民游客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1.持續推進文旅融合。放大文化和旅游機構改革效應,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促使文化和旅游部門從物理融合向化學融合轉變。著力深化旅游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基本形成“旅游+”大產業融合發展格局。
??2.加強旅游安全建設。加強旅游、安全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深化區級層面聯席會議和街鎮層面工作聯動機制建設。聚焦人員密集旅游場所,以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為目標,對接“一網統管”平臺,實時發布旅游景區游客量、道路出行、氣象預警等信息,不斷加強旅游安全軟硬件建設,助推城市運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3.加強行業培訓指導。聚焦旅游安全、文明旅游和服務技能等主題,結合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重要工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對旅游企業、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和服務指導,不斷提升行業服務質量。加強上下聯動、條塊結合,加強督促檢查,進一步加強旅游安全長效管理機制建設,切實提高行業抗風險能力水平。
??4.加強服務質量監管。加強對旅游市場的監督管理,引導商戶規范經營,誠信經營,打造良好的消費環境。規范餐飲經營,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保障食品安全活動。以投訴處理為抓手,不斷提高市場監管效能。探索推出“理念先行,服務帶動執法”的“柔性執法”方式,把執法與普法緊密結合起來,加強對文化旅游行業動態管理,實現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加強旅游消費維權工作,切實維護市民游客合法權益,努力提升游客對嘉定旅游的滿意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
??加強區政府對旅游工作的領導,建立區旅游發展聯席會議機制,把旅游發展擺在政府各項工作的重要位置,將旅游業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與經濟社會發展任務一起部署實施,把旅游發展情況納入各街鎮、各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加強部門協同,建立旅游重大項目協調工作機制。創新管理機制,切實發揮旅游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帶動旅游行業良性發展。
??(二)完善政策支持
??深入貫徹上海旅游業提質增能的若干措施提出的12條舉措,建立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涵蓋財政金融、旅游用地、稅費優惠等政策,加強對涉旅市場主體的指導支持,優化文旅投資環境。加大區財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與區財力、旅游產業發展相匹配、與全區人民群眾旅游需求相適應的保障機制,提高旅游產業發展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積極支持基層旅游公共服務建設。做好市級旅游專項資金服務指導工作,積極落實重大旅游項目。
??(三)加強宣傳推廣
??緊緊依托嘉定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融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等國家戰略以及嘉定新城新一輪規劃建設等市級戰略機遇,整合各類媒體資源,持續強化嘉定旅游宣傳力度。定期做好對外宣傳推介工作,運用數字化手段,加強線上旅游推送平臺建設和旅游產品供給。拓展嘉定文旅宣傳陣地,充分發揮賓館、酒店、公交車和出租車等窗口服務行業主觀能動性,不斷加大多方位宣傳力度。
??(四)規范市場秩序
??加大旅游執法和監管力度,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消除安全隱患,營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經營和消費環境。進一步健全旅游投訴受理和旅游應急機制,維護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合法權益。加強導游等旅游從業人員培訓,不斷提高素質和能力。加強旅游政風行風建設,提升旅游服務質量與效能,提高游客滿意度。提升旅游公共服務配套水平,增強城市綜合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