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徐匯區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的起草說明
一、起草依據
為進一步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實現高質量發展,落實上海市服務企業聯席會議辦公室《上海市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區商務委員會結合徐匯區實際情況,起草制定了《徐匯區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二、起草過程
對照本市關于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區商務委形成《措施》(意見征求稿),征求區發改委、區科委、區投促辦、區金融辦、區財政局、區教育局、區人才辦、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國資委、區工商聯、區司法局、區市場監督局、區稅務局、以及13個街道鎮等26個相關部門的意見建議,已報區政府主要領導并進行修改。
三、政策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措施》基本框架包含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助力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營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助推民營、外資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賦能服務、加大中小微企業紓困力度、加強中小微企業精準服務等共15條40款。主要內容如下:
(一)具體內容
1、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涉及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支持企業“小升規、規轉強”、加大人才扶持等3條9款,包括對企業的“專精特新”認證獎勵、提質增規穩增長、支持校企合作、人才項目等。
2、助力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涉及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等2條6款,包括對實施數字化改造項目的獎勵補貼、實施中小企業“工賦伙伴”計劃,支持打造數字化轉型“小燈塔”企業等。
3、營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涉及引導大型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資源、支持企業開拓市場、支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等3條11款,包括鼓勵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拓寬海外市場的獎勵、支持特色產業集群培育等。
4、助推民營、外資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涉及支持產業鏈整合、做實民營、外資企業人才服務等2條4款,包括鼓勵民營、外資企業并購重組、對并購重組的獎勵補貼、人才服務等。
5、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賦能服務。涉及支持中小企業改制上市、支持中小企業股權融資等2條4款,包括對中小企業上市的獎勵補貼、推進專用信用報告、引導投資機構投早、投小、投科技等。
6、加大中小微企業紓困力度。涉及防范化解企業賬款拖欠、開展助企紓困專項行動等2條3款,包括開展防范和化解中小企業賬款拖欠專項行動、加強政策宣貫、強化服務專員作用等。
7、加強中小微企業精準服務。涉及加強組織保障等1條3款,包括加強部門協同機制、深入開展“千帆計劃”系列活動、構建企業健康發展良好氛圍等。
(二)附則
《措施》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具體政策措施明確執行期限的,從其規定。國家、市有相關規定的,從其規定。
徐匯區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上海市服務企業聯席會議辦公室《上海市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實現高質量發展,奮力推進“建設新徐匯、再造新徐匯”各項目標任務,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
(一)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對新認定的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 10 萬元,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 50 萬元一次性獎勵。至2023年底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50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以上。(區商務委)
(二)支持企業“小升規、規轉強”。支持“小升規”企業采購數字化管理、技術創新、法律咨詢、檢驗檢測等服務。對工業產值突破10億元、20億元、50億元、100億元、200億元的先進制造業企業,且對區域穩增長貢獻較大的,經認定,可按年度給予最高100萬元的獎勵。對當年新開業并達規,且對區域經濟增長貢獻較大的服務業企業,經認定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首次成為“四上”企業的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市區聯動給予企業上一年度研發投入5%、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區商務委、區科委、區財政局)
(三)加大產業人才支持力度。落實國家“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備案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中小企業申請入駐本市各區的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支持中小企業申報東方英才計劃、“上海產業菁英”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光啟人才計劃等項目。(區教育局、區委人才辦、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商務委)
二、助力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
(四)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大對中小企業技術改造支持,對企業實施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生產線轉型升級、能力建設提升等領域的項目,經認定,可給予一次性補貼,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區商務委、區科委)
(五)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支持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人才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實施中小企業“工賦伙伴”計劃,鼓勵區域企業參與DCMM貫標評估、數字化轉型水平評測和診斷。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小燈塔”企業,鼓勵中小企業“看樣學樣”,逐步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全覆蓋。參與市級部門舉辦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推進周,打造數字化服務專員隊伍和服務聯合體。(區商務委、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科委)
三、營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
(六)引導大型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資源。實施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攜手行動”,參與市級部門舉辦“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接活動。推動區域國有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創新資源,鼓勵大型企業和平臺機構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納入合格供應商名錄。充分發揮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特色載體作用,開放應用場景、加強資源匹配。(區商務委、區投促辦、區國資委)
(七)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將政府采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延續到2023年底。支持企業進入創新產品推薦目錄,參與上海市各類重大應用場景“揭榜掛帥”行動。對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實現多元化發展并促進區域經濟雙循環貢獻較大的企業,經認定可按年度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加強對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境外投資的指導和服務。(區商務委、區財政局)
(八)支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構建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梯度培育體系,加大與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及龍頭企業合作。2023年力爭建設1個市級特色產業集群。(區商務委、區工商聯)
四、助推民營、外資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
(九)支持產業鏈整合。鼓勵民營、外資企業通過兼并、收購、產權重組等形式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國(境)的兼并重組和投資合作,實現產業鏈整合或核心業務優化調整。對于實施并購重組的重點領域企業,經認定,可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扶持。(區商務委、區金融辦)
(十)做實民營、外資企業人才服務。助力高潛力民營企業“招才、留才、用才”,把“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做實做細,支持高潛力民營企業加速發展。完善外資企業辦理居住證積分、居轉戶和人才引進等各方面人才服務。(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商務委)
五、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賦能服務
(十一)支持中小企業改制上市。加大對區內企業境內外上市的支持力度,給予境內上市最高600萬元、境外上市最高500萬元扶持。加大上市儲備企業培育,對列入徐匯區上市企業儲備庫的擬上市公司,給予入庫儲備扶持資金最高5萬元。加快推行市場主體以專用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記錄證明。(區金融辦、區發改委、區司法局)
(十二)支持中小企業股權融資。引導投資機構投早、投小、投科技,鼓勵區內企業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專精特新”專板掛牌。(區金融辦、區商務委、區科委、區市場監督局)
六、加大中小微企業紓困力度
(十三)防范化解企業賬款拖欠。開展防范和化解中小企業賬款拖欠專項行動,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企逾期未支付中小微企業賬款信息披露制度,實現無分歧賬款化解率100%,50萬元以下無分歧賬款清償率100%。(區商務委、區國資委、各相關部門)
(十四)開展助企紓困專項行動。組建委辦局中小企業政策宣講團,深入開展政策解讀與宣講。發揮中小企業服務專員作用,提供政策上門服務。(區商務委、區投促辦、區科委、區財政局、區市場監督局、區金融辦、區稅務局、各街道鎮)
七、加強中小微企業精準服務
(十五)加強組織保障。充分發揮區級企業服務機制作用,加強部門會商和調研督導。深入開展中小企業“千帆計劃”系列專項活動,加強中小企業輿論宣傳、政策解讀,形成有利于企業健康發展良好氛圍。(區投促辦、區商務委、各相關部門、各街道鎮)
本若干措施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具體政策措施明確執行期限的,從其規定。國家、市有相關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