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上海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上海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
滬府發〔2025〕1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為殘疾兒童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現就加強我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建設提出實施意見如下:
??一、明確救助范圍
??(一)救助對象
??具有我市戶籍,未滿18周歲,持類別為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持我市“陽光寶寶卡”或經我市孤獨癥兒童康復救助診斷機構診斷為孤獨癥的兒童。
??持我市居住證,未滿18周歲,持類別為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經我市孤獨癥兒童康復救助診斷機構診斷為孤獨癥的兒童,其父母雙方(或監護人)持我市居住證連續滿1年以上,且未享受外省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政策的,可參照執行。
??(二)救助內容
??以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目的的康復醫療、康復訓練和輔助器具服務等。具體內容由市殘聯另行規定。
??(三)康復服務機構
??我市各類依法登記設立,具備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和孤獨癥等康復服務能力,符合衛生健康、教育、民政、市場監管等相關設立條件的醫療機構、教育機構和其他康復服務機構等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
??二、加強政策支持
??(一)增強公共服務效能
??確立、公布各類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及救助條件,保障有需求的殘疾兒童能獲得適合的康復服務。推進兒童康復機構發展,持續增加公辦康復機構服務供給和保障能力,引導鼓勵各類社會組織和經營主體參與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提升醫療康復、教育康復、工程康復等能力水平,充分發揮市級綜合性殘疾兒童康復機構示范引領作用。
??(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加強兒童康復醫學發展,暢通醫療機構與康復機構之間的雙向轉診系統,確保殘疾兒童的篩查、診斷與康復服務有效對接,鼓勵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兒童醫療康復和心理健康服務。完善覆蓋殘疾兒童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提升區域醫療服務能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分布。加大基層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專業人員培養力度,吸引優秀人才投身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事業。
??(三)促進康復與教育融合
??持續完善特殊教育服務體系,提升學校康復服務能力。通過“醫教結合”方式,為不同類型和障礙程度的殘疾兒童提供個性化的教育、康復和保健服務。完善市、區兩級特殊教育評估機制,提升基礎教育階段在校殘疾兒童醫教結合評估質效,增強康復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鼓勵高校加強特殊教育相關專業建設。
??(四)提升輔助器具服務
??豐富創新型、智能化輔助器具產品供給,不斷滿足殘疾兒童生活、醫療、教育等方面需求,拓展輔助器具指導目錄,提高精準適配服務水平。推動更多基本治療性康復器具納入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加大特殊教育學習輔具和教具研發力度,在醫療、教育、康復及兒童社會福利等機構中普及便捷、安全的輔助器具。
??(五)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
??為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改善殘疾兒童生活環境,增強獨立自主生活能力。將無障礙理念納入各類學校校園文化建設,通過開展無障礙體驗活動等方式,培育學生尊重和幫助有無障礙需求社會成員的理念,加強教育場所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和改造,為殘疾兒童適宜融合、參加考試等提供便利。
??(六)強化家庭康復支持
??為殘疾兒童提供家庭康復指導和社會支持。幫助殘疾兒童家庭成員掌握康復知識和技能,探索為殘疾兒童家庭提供心理疏導、自助互助等服務,減輕家庭照料負擔。建立家庭康復指導長效機制,探索將家庭康復教育納入社區教育平臺。
??(七)發展社區康復服務
??科學規劃殘疾兒童康復服務網絡布局,加大康復設施設備資源整合與升級投入力度。依托社區服務機構,提供便捷的康復指導、照料護理、文化體育等服務。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殘疾兒童康復訓練,通過醫聯體建設、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措施,保障殘疾兒童尤其孤獨癥兒童就近便利獲得康復服務。加強公辦兒童福利機構建設,不斷提升服務功能,為孤殘兒童提供完善的康復服務保障。鼓勵和支持各類慈善機構、公益組織參與殘疾兒童救助工作,提高社會公眾對殘疾兒童的重視程度。
??(八)加強殘疾預防
??普及兒童發育行為科學知識和健康教育,引導全社會了解各類兒童致殘風險和防治措施。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存在先天發育缺陷、遺傳疾病或功能受損等高致殘風險的兒童實施早期干預,開展動態評估等殘疾預防工作,進一步降低我市兒童殘疾發生率。
??(九)創新科技助殘體系
??制定完善科技助殘政策措施,提升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加強自主研發殘疾兒童無障礙產品和技術的示范應用,依托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探索實現遠程診療、智能康復等高效服務,為殘疾兒童康復提供精準化的輔助解決方案,提高殘疾兒童的生活品質與自立能力。
??三、強化組織保障
??建立由市、區兩級殘聯、衛生健康、教育、民政、醫保、市場監管、財政等部門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殘聯負責做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和政策宣傳工作,引導全社會關心關愛殘疾兒童。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殘疾兒童醫療康復服務及健康管理,對相關醫療機構的指導與監督管理。教育部門負責健全特殊教育體系,提高特殊教育發展水平。民政部門負責殘疾兒童社會救助,牽頭開展孤獨癥兒童關愛。醫保部門負責完善覆蓋殘疾兒童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擴大康復服務范圍。市場監管部門負責依法維護殘疾兒童及其家庭合法權益,做好營利性康復服務機構登記。財政部門負責落實經費保障,確保救助工作順利實施。市、區兩級衛生健康、教育、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商殘聯組織共同做好康復服務機構監督管理。各區政府負責組織、協調屬地部門開展殘疾兒童康復工作和落實各項措施。
??四、其他
??有關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持“陽光寶寶卡”和“經我市孤獨癥兒童康復救助診斷機構診斷為孤獨癥”的兒童康復救助實施細則由市殘聯會同相關部門另行制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本市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滬府規〔2018〕22號)、《上海市人民政府延長〈關于本市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有效期的通知》(滬府〔2023〕50號),自本實施意見施行之日起同時廢止。
??本實施意見自2025年5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30年4月30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2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