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方位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進一步激發 2025-01-20 來源:解放日報
浦東引領區加快打造。深入開展浦東綜合改革試點,157項改革任務有序推進。全國首家外國仲裁機構業務機構落地,首單海關特殊監管區郵輪直供物資新模式順利實施,上海臨床創新轉化研究院、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等重大平臺掛牌成立,科創企業跨境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站啟用,新增各類總部機構、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80家、16家,累計分別達到1522家、103家。浦東新區法規、管理措施分別新增4部、10部,累計分別達到22部、31部。
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建設持續深化。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80條”基本完成,離岸貿易印花稅免征等政策落地實施,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增值電信業務擴大開放試點正式啟動。“6+1”首批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啟動建設,跨境資金結算、外籍人才服務等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復制推廣。臨港新片區新一輪市級支持政策制定實施,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擴區區域封關驗收,全國首單國產飛機跨境人民幣融資租賃出口等業務順利完成,全國首創制度性創新案例新增22個、累計達到70個。上海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合作區高水平建設,全國首批數據跨境流動操作指引清單發布。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區域合作深入推進。制定實施第三輪三年行動計劃,產業協同、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等18個重點合作事項加快實施,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一張網等10個實事項目有序推進,滬蘇湖高鐵建成運營。共同設立長三角基礎研究基金,成立長三角“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促進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新推出18項制度創新成果,華為青浦研發中心正式投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進一步提升能級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虹橋海外發展服務中心、國際人才服務中心揭牌成立。對口支援與合作交流工作穩步推進,落實新增對口支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任務。
重點領域改革協同發力。加快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構建“四類一層”分類監管模式,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國資基金聯動改革深入推進,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上海建科與上咨集團等四組企業戰略性重組有序推進,國有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政策出臺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舉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月活動,制定實施中小企業融資支持措施,完成市級融資信用平臺整合優化,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規模進一步擴大,新增專精特新企業2115家、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5個。中國數聯物流信息有限公司等央企落戶。公共資源“一網交易”規模達到1.2萬億元。“上海標準”、“上海品牌”分別新增11個和27項,累計分別達到52個和20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