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力更好發揮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引領作用 2022-01-28 來源:解放日報
??(一)聚力更好發揮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引領作用,全面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堅持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著力推動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更大力度創新,加快形成一批具有集中度和顯示度的重大成果。
??打造浦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全面推進“兩特四區一中心一樣板一保障”,更好發揮“五大引領作用”。探索開展綜合改革試點,深化商事登記確認制等改革。配合國家部門制定實施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清單,支持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政策在浦東特定區域適用。打造一批功能性產業創新和服務平臺,支持推出更多面向國際的人民幣金融產品,推動設立場內全國性大宗商品倉單注冊登記中心等重大平臺,加快建立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動態完善立法需求清單,積極配合市人大制定一批浦東新區法規。
??加快落實“三大任務”。以“五個重要”為統領加快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實行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推動率先試點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度型開放舉措。推進更多優質產業項目落地東方芯港、生命藍灣等特色產業園,推動建設全球動力之城核心區。全力支持、積極配合科創板深化制度創新,推動更多“硬科技”企業上市。全面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實施方案、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在科技攻關、產業協同、港口群建設、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生態環境聯保共治等方面,加快推進24項重點協同深化事項。細化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方案,做好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深入推進長江十年禁漁。
??全力推進三大產業“上海方案”。加快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強化新賽道布局和終端帶動。增強集成電路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實施國產設備、零部件、材料、設計軟件等補鏈強鏈固鏈計劃,高標準建設電子化學品專區。提升生物醫藥產業鏈協同水平,加快打通臨床研究及應用的快通道,推動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研發攻關和產業化。促進人工智能深度賦能實體經濟,實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創新行動,布局發展一批智能終端產品和機場、建筑、能源等場景應用。瞄準產業鏈高端和核心環節,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推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和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拓展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先進材料市場化應用,布局電子信息和民用航空、空間信息、船舶海工等高端裝備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生命健康、時尚消費品等特色產業集聚區。
??服務保障在滬國家實驗室建設發展。圍繞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做好在滬國家實驗室配套服務和硬件支持,配合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重組,助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持續推動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新建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推進硬X射線、海底科學觀測網、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等項目建設。
??積極打造雙向開放“三大平臺”。精心辦好第五屆進口博覽會,扎實做好城市服務保障工作,發揮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等平臺作用,鞏固提升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影響力,持續放大溢出帶動效應。深入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制度創新、實踐應用和復制推廣,加快推進水鄉客廳、淀山湖岸線生態治理、西岑科創園區等82項重大項目建設。全面落實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進一步優化區域規劃,發布重點產業目錄,大力實施區域品質提升、展會產業聯動發展、專業機構集聚等專項行動,持續增強國際中央商務區核心功能。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化與港澳臺地區交流合作,做好外事、僑務工作。推進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助力對口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